关于勺花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1. 关于芍药的诗句

唐 - 白居易 - 春尽日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

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蜀茶之名也。

]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林园三两声。唐 - 白居易 - 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唐 - 杜牧 - 旧游闲吟芍药诗,怅望久颦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唐 - 韩愈 - 芍药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2. 求几首关于芍药的古诗

关于“芍药”的古诗有:

1. 《忆杨十二》

2. 《红芍药》

3.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

4. 《春尽日》

5. 《旧游》

1.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药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2. 上述古诗全文如下:

(1)《忆杨十二》元稹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

(2)《红芍药》元稹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3)《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元稹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4) 《春尽日》白居易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林园三两声。

(5)《旧游》杜牧

闲吟芍药诗,怅望久颦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3. 求几首关于芍药的古诗

关于“芍药”的古诗有: 《忆杨十二》《红芍药》《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春尽日》《旧游》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

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

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

另外,芍药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上述古诗全文如下:(1)《忆杨十二》元稹 去时芍药才堪赠,看却残花已度春。

只为情深偏怆别,等闲相见莫相亲。 (2)《红芍药》元稹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3)《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元稹 梁王开佛庙,云构岁时遥。珠缀飞闲鸽,红泥落碎椒。

灯笼青焰短,香印白灰销。古匣收遗施,行廊画本朝。

藏经沾雨烂,魔女捧花娇。亚树牵藤阁,横查压石桥。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匠正琉璃瓦,僧锄芍药苗。

旋蒸茶嫩叶,偏把柳长条。 便欲忘归路,方知隐易招。

(4) 《春尽日》白居易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

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 。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林园三两声。

(5)《旧游》杜牧闲吟芍药诗,怅望久颦眉。盼眄回眸远,纤衫整髻迟。

重寻春昼梦,笑把浅花枝。小市长陵住,非郎谁得知?。

4. 有关水仙花的诗句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 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宋代诗人刘邦直《咏水仙》一诗赞赏水仙在严寒冬季,仅凭一勺清水,亭亭玉

朱熹诗云:“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

姚文奂诗云:”离思如云赋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凌波袜冷香魂远,环佩珊珊月色新。”清代吴懋谦在《水仙花》诗中写道:”姑射群真出水新,亭亭玉碗自凌尘。冰肌更有如仙骨,不学春风掩袖人。”黄庭坚写过不少咏水仙诗.最有名的是《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说水仙乃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凌波仙子”一语,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水仙的风韵。因此,自黄诗一出,”凌波仙子”这一水仙雅号美称,便一直流传至今。

水仙有单瓣与复瓣两大品系,朱熹的”翠袖黄冠白玉英”诗句,写的是单瓣花:它的花朵白色,中央花芯黄艳,形似六棱白玉盘托起一盏金黄酒杯,故别名”金盏银台”。复瓣不生副冠,通体洁白如玉,故别名”玉玲珑”。明代诗人陈淳对它很赞赏,写道:”玉面婵娟小,檀心馥郁多。盈盈仙骨在,端欲去;麦波。”水仙花具有朴素高洁的品格,赢得无数名人的赞美。宋代姜特立诗云:”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是赞美水仙高出群品的清香。明代李东阳诗云:”澹墨轻和玉露香,水中仙子素衣裳。风鬟雾鬓无缠束,不是人间富贵妆。”这是赞水仙朴素无华的品行。近代女革命家秋瑾赋诗咏道:”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赞颂水仙高洁的气质,不由得使人如见其美,如闻其香,耐人寻味。

中国水仙以福建漳州水仙最为著名,每年有数百万粒花球远销日、美及东南亚各国,被誉为”中国宜春水仙花”。现代诗人郭沫若吟咏中国水仙品性在于”只凭一勺水,几柱石子过活”;当代诗人艾青对水仙深情咏道:“不与百花争艳,独领淡泊幽香”。

5. 描写水仙花的诗句

1、[宋] 高观国

《金人捧露盘 水仙花》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2、[宋] 黄庭坚

《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簸船綪缆北风嗔,霜落千林憔悴人。

欲问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探请东皇第一机,水边风日笑横枝。

鸳鸯浮弄婵娟影,白鹭窥鱼凝不知。

《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

6. 赞美水仙花的诗句

水仙花的诗词有:

1、《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2、《水仙花》

姑射群真出水新,亭亭玉碗自凌尘。

冰肌更有如仙骨,不学春风掩袖人。

3、《广群芳谱》

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4、《水仙花四绝》

乘鲤琴高采掇新,蔚蓝天上少红尘。

黄姑渚畔湔裙水,不是人间妒妇津。

扩展资料:

最早记载水仙传入中国的可靠文献是段公路《北户录》中的一段文字:“孙光宪续注曰,从事江陵日,寄住蕃客穆思密尝遗水仙花数本,摘之水器中,经年不萎。”是说寄居江陵的波斯人穆思密赠送给孙光宪几棵水仙花。

孙光宪是晚唐五代花间派的重要词人,当时在高季兴南平国所辖的江陵任职,江陵相当于今湖北荆州。因此大致可以肯定,中国水仙的确是由外国传入的,时间在五代或稍早一些的唐末,首传地点有可能就在湖北荆州一带。

屈原行吟泽畔的形象与希腊传说中那喀索斯(Narcissus)这一水边自恋的神灵颇有几份神似,当时传来水仙的蕃客移民入乡随俗,遂以水仙这一楚国故里对屈原的乡土称呼来替代这一西洋的神异命名。这应该就是水仙这一中文名称的来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