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三重含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就是孝。

      《盐铁论孝养》故上养志,其次养色,其次养体。

      孝在古人眼里是有层次的,让父母过上好日子,锦衣玉食,那也是最低层次的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随意损毁,孝之始也。(保护好自己身体),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这个意思。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二养色:

      察言观色,体会父母的内心,对待父母和颜悦色,努力使父母心情愉悦,是养色。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论语》中有这样的句子,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老乎?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孟懿子问孝。子日: “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太简单太著侈的侍奉或者下葬都是不孝。

      三养志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大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所以那么多的孩子离开父母远渡重洋,虽不能守护父母,膝下尽孝,但父母却乐此不疲,津津乐道。

      做子女如何扬名就是要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就是做圣人,做好事,做一个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用现代语言就是做一个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雷锋”。,

      立功就是做英雄,做征战四方质建奇功的大将军,或是安民有道明镜高悬的大清官,再或是拯民于水火的救世主,反正在当世要有功德无量的口碑,对后世要有功业F秋的记载。

      立言就是做文章,著书立说,而且这个文章是传世之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