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殖民地时期文学创作的因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7
环境因素:当时的社会环境,统治者的政治措施是否严厉?是否是人民丧失主权?人民是否被压迫?这时的文学作品大多有浓厚的感情基调和政治色彩,字里行间往往表达出作者对殖民主义和殖民国的痛恨,对本国前途的忧虑及热爱。作者感情的浓烈通常受作者的生活环境影响,大多数的养尊处优集团是不了解人间疾苦的。
政治因素:社会言论环境是否自由?本国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如出版,结社,等有无受到迫害,此处可参照新文化运动以及五四运动中出版的各种爱国刊物。
暂时先答这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知道愉快
第2个回答  2016-04-11
政治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
经济因素:民族经济发展缓慢,长期的封建时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思想因素:长期的儒学思想,纲常伦理的束缚
第3个回答  2016-04-29

    经济情况

    政治情况

    国家内忧外患的势态


第4个回答  2016-04-21
创作活动的完成,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从收集材料,到构思,再到写作,每一步的发展和最终完成都是凭着作者坚强的意志力推动的,每推进一步,都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和精力,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根本不可能完成。
第5个回答  2016-05-15
1,政治斗争的需要。民族危机的空间严重,阶级矛盾的激烈复杂,给文坛以巨大影响,
使这个时期的文学具有不同于封建时代的鲜明特点。由于清王朝对外国资本主义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中国人民在反侵略的同时,又要反对封建王朝。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决定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反帝反封建性。反殖、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近代文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主题。但由于近代政治斗争的复杂和激烈,也给近代文学作家及其创作带来了复杂性与过渡性的特点。

2,西方文化的撞击。外来文化的输入,古已有之,但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和中西文化融合,却始于近代。在当时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亡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西方文化思想涌进中国的舞台,极大地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变革。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新的艺术手法的吸取,都无不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

3,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审美意识的变化。近代前期的经世致用思潮、中期的维新变法思潮、后期的民主革命思潮,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近代文学反帝反封建性、过渡性等特点的存在。另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撞击,近代文学中的审美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在对艺术把握世界的规律问题上,由知性分析向艺术审美分析的转化;同时对通俗文学美学意义的认识,扩大了对审美范畴的探讨。这些审美意识上的变化,必然或强或弱地影响着近代文学特点的形成。

4,旧文学的没落趋势和翻译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近代,有不少文学样式已日趋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和人民生活发展变化的需要。这就促使了旧文学的逐渐衰亡。但另一方面,由于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不仅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学说被介绍进来,而且西方文学也被介绍进来了。特别是翻译小说的兴盛,在精神上给予中国近代小说家以营养。因此,便从不同侧面促使了近代文学多样性、复杂性和过渡性特点的形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