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表示书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31

1. 文言文经典著作有哪些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编著,总十六部,五十二卷,收载药物1892种,书中附药物图1100余幅。这部医学著作是李时珍用了大约二十七年编著而成,在编制过程中,李时珍带着弟子曾先后到了中国各地访医问药,采集药物和标本。这本书包括草部、木部、土部、火部、谷部、果部、鳞部、兽部、禽部、虫部、介部、菜部、人部、金石部。除了涉及涉及医学外,还涉及到了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这部著作,介绍了众多植物的名称,性能、生长环境和地区等。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时人。鬼谷子是纵横家的鼻祖,兵家著名代表,通天彻地,精通数家之才。鬼谷子如此厉害,他的弟子也各个非凡,兵家的有孙膑、庞涓。纵横家有苏秦、张仪等,这些人在己身所处环境中都是叱诧一时的人。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奇书,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以故事的形式中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主要是有关人物评论、言谈事则的故事。《世说新语》以描写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为主题。此书对人物的描写、无论是外貌、学识、和心理,都有完美的表现。通过言谈举止写出了每个人物的独特性格。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这本书以作者围着炉子,展开的一段人生对话。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这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因为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2. 文言文中,那些可以指代书的意思

除了简,木牍,书的别称还有

百城 《北史·李孝伯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

书田 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书田”。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经笥 经,经书,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装书的箱子。《后汉书·文苑传·边韵》:“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后人用“经笥”代好书多,用“腹笥”喻博学。

万卷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用“万卷”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 宋真宗《劝学文》:“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有自有颜如玉。”封建时代常用来代指书籍。

五车 用五辆车载书,喻书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汗牛充栋 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形容藏书极多,堆满屋子,充满栋梁间;运送时让牛马负载,牛马都累出大汗。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借代极为丰富的藏书。

3. 文言文之类的书籍,介绍一下,谢谢

古文阅读一般是采用二十四史,具体包括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是中国的经典,很多中高考考试都是从里面出的,而且这些书思想内容都很丰富,特别有利于学习古文。如果觉得可以,推荐你去看一些古文游记,古文传记等,大有裨益。

最后祝你学习进步,加油!

4. 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写。

《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译文: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

2、记录。

《狱中杂记》:“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译文:我听了,有动于衷,曾拿杜君这些话来普通的问了问别人;结果大家说的一样,我就决定记录下来。

3、文书;公文。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4、书法。

《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译文:(晋)王羲之平时非常仰慕(汉)张芝的(书法)。

5、信。《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译文: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书,箸也。从聿,者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书,以竹筷为笔。字形采用“聿”作边旁,采用“者”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背书[bèi shū]

背诵念过的书:过去上私塾每天早晨要背书,背不出书要挨罚。

2、读书[dú shū]

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背书声。

3、丛书[cóng shū]

根据一定目的和使用对象,选择若干种书编在一起,在一个总名称下出版的一套书。有综合性的,也有专科性或专题性的。

4、史书[shǐ shū]

记载历史的书籍。

5、书桌[shū zhuō]

读书写字用的桌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