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常识填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1.古代文学知识填空
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杨权 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以后称童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

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

《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

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

《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

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2.有没有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填空题
1、白居易,字乐天。

号___________。中唐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 》、《 》,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 》、《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2、屈原,名平。

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他开创了我国___________诗歌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屈原的代表作有《 》《 》《 》等。3、鲍照, 文学家,字 。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最有名的是《 》18首。七言诗在他那里有显著发展,对唐代诗人很有影响。

4、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

杜甫的诗被称为 ,他被后人冠以 的美称。李白评价杜诗 “ ”。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诗人。代表诗有“三吏”“三别”分别指 。

其它代表有《 》《 》《 》等。他的诗作风格多样,以 为主。

5、陆游,字 ,号 ,越州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代表作有《 》《 》《 》等。

6、阮籍, (朝代)诗人,字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 。政治上谨慎避祸与 、等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 。

阮籍是“ ”的代表,其中以 最为著名。7、陶渊明,东晋诗人。

字 ,曾更名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 。

为贫穷所迫,陆续做过州祭酒、参军、县令等一些小官。为官期间,尔虞我诈的官场使他认识到社会现实的黑暗,终于从彭泽令任上弃官归田。

死后友朋私谥为“靖节”,世称 。8、李白,字太白,号 ,杰出的 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如《 》《 》《 》等。

韩愈称赞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9、李清照,北宋女词人,号____________。

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是宋代______词派中成就最高者。后人辑有《 》。

代表作有《 》《 》等。10、黄遵宪,清末诗人。

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论诗主张“ ”,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倡导“ ”。

所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11、张若虚,初唐诗人。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 ”。《全唐诗》仅存其诗两首。

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水平一般。一首则是《春江花月夜》,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12、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 。以写 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 。与王维并称“ ”。

代表作有《 》《 》等。13、韦庄,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四世孙。

他的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长篇叙事诗 《 》为其代表作,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尤具特色,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 其并称“温韦”,也是“ ”中的代表之一。

14、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_____________诗派代表,其作品被________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以禅悟诗,故有“ ”之称。

代表作有《 》《 》等。15、苏轼,字 ,号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

倡导 运动。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

与韩愈并誉为“____________”。并开创了_______词派。

16、姜夔字尧章,号 ,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骚雅词派的代表作家。17、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 ,号楞伽山人。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 、并称清词三大家。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18、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 。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 ”。

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 》、韩愈的《 》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19、李煜,南唐中主第六子,世称 。

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来。代表作有《 》《 》等。

20、周邦彦,字美成,号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他的词自成一家,有“ ” “ ”之称。

21、高适字达夫,一字。
3.给一些四大名著的文学常识(填空题)副答案
1、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

2、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位英雄是____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

3、《三国演义》中蜀国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为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____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_____》。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_。

1、《红楼梦》 2、关羽 大意失荆州 3、吴用 《水浒传》 4、大闹天宫 5、三国演义 6、武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