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绦的本意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4

丝绦:本意是指丝编的带子或绳子。

读音:sī tāo。

引证:唐代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翻译: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色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的柳条,好像绿色的丝带一样。

引用:郭小川《乡村大道》:“哦,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所有的城市、乡村、山地、平原,都叫它串成珠宝。”

例句:洒金描画的扇子,天鹅毛和孔雀毛的扇子,用细细的丝绦吊在手腕上晃荡着。

扩展资料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