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推荐几部烧脑的穿越时空电影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6

@张家小仙:先有“鸡”,生活所迫(==)

@爱闹事:先有蛋,没有鸡之前就有恐龙蛋了。

@真我本我超我:人类先有鸡的概念,后有鸡蛋的概念。因此先有鸡,后有蛋。

@一股清流不是海:先有鸡,“蛋壳的形成有赖于一种只能在鸡的卵巢中才能发现的蛋白质。”

而这个答案是最通俗易懂的,如果有人问你,可以根据中国传统来回答:

我:师傅师傅,你知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师傅:不知道。

我:哈哈,你不是号称全宇宙无所不知?你还有不知道的?

师傅:不知道就是答案。

我:你耍赖。

师傅:我没耍赖。

我:那你解释解释,为什么不知道就是答案。

师傅:之所以不知道,是没有先后。

我:怎么可能没有先后?

师傅:为什么要有先后?

我:......

师傅: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洋鬼子不一样,洋鬼子认为我们的进化与发展是一条直线,而中国人认同轮回,是一个圆。

为什么要有先后,因为他们认为,鸡的发展,是一条直线,这样肯定就有起点。

而中国文化认为,我们一直在一个圆中循环。

我:这不科学啊,我们人类从猴子变来,那么发展应该就是直线啊,没有人类变回猴子啊。

师傅:你看那幢大楼,从我们这里到那里是直线吗?

我:是的。

师傅:地球是什么形状?

我:圆的。

师傅:那不就得了,这个圈够大,人类的发展够小,我们只能可悲的看到一条线。

我:你这样回答没意义,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师傅:这才是有意义的回答,先有鸡还是蛋,他是哲学问题,是为了引发我们思考,探求宇宙无穷的,哲学,你懂吗?

我:不懂。什么是哲学?也是一门学科?

师傅:不是学科,是在你吃饱了,睡足了,无聊时候的一种游戏,就和玩弹珠、拍画片一样。

以上是从知乎借的,真心认为特别好,如果原答主介意,请和我联系删除。

第2个回答  2017-12-26

关注小编,关注更多精彩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苦恼了很多人,同样,也让很多科学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个民间故事,说诸葛亮三气周愉,周愉问了诸葛亮一个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诸葛亮回答说:先有鸡。周愉冷笑着说没有鸡哪来的蛋。诸葛亮反问到:如果第一个蛋是种蛋,又哪来的鸡。周愉一听为之语塞,气自外生,血从内润,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我们言归正传。有人说“鸡蛋鸡蛋,鸡在前,蛋在后,所以先有鸡,后有蛋。”如果这么回答的话,那么恭喜你答案正确。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有科学家给出了比较合理的答案,原因却没那么幽默。之所以先有鸡,是因为,蛋壳中的主要物质是碳酸钙和蛋白质。而蛋壳中的蛋白石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OC-17,这种蛋白质只有母鸡的卵巢中才存在。而鸡蛋必须要有蛋壳的保护才能孵化成鸡,所以应该是先有鸡

无数的哲学家为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蛋碎的问题操碎了心,争得脸红脖子粗。最早的时候,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就曾讨论过,不过他们给了一个很不负责任的结果:不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两者一定是同时存在的。这个结论多少有点问心有愧,答非所问。即便这样,这师徒二人的结论也一样有问题。

从形而下的层面讲,柏拉图的结论只有一种情况下是成立的,就是只有在母鸡已经在肚子里长成了完整的鸡蛋,从那一刻开始到下的蛋没有被吃掉或者孵化出小鸡之前这段时间。从意识的层次看,你心里想着鸡的时候,就不能想着鸡蛋,想着鸡蛋就不能有鸡,你不可能同时想到鸡和鸡蛋两样东西。

好了,问题解决了。大家以后也不用纠结了~

有人觉得这个问题是闲的蛋疼根本没有讨论的意义,其实很重要,因为它有了答案就意味着所有动物性声明的来源问题就解决了。这点上进化论似乎帮不上什么忙,它也无法为我们解读答案。

其实问题并不复杂,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思维混乱。如果先把问题搞清楚,知道它到底在说什么,然后再找答案,这样就简单多了。

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原成本质,就是现先鸡这个实体还是先有能够孕育出鸡的受精卵的问题,答案自然一目了然。不管是形而上的意识上还是形而下的物质层,必然是先有实体再有功用的。鸡是实体,蛋只是它功用的结果。

各位大神,你们所了解的是这样吗

第3个回答  2017-12-26

2017-11-29中国食品报中国微视角中国微视角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这个困扰了人类数百年。虽说现在得到了答案,但答案的画风是这样的:

说白了,这是个多选题。

总感觉这是科学家才关心的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也有那么多人喜欢去钻这个“牛角尖”。但是后来反思了一下,其实是我太没有探索研究的精神。

不过事情总是有相对的一面,虽然我不会去花时间去纠结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像鸡蛋这样,既能平凡到与各种食材完美搭配,又能高贵到独自撑起一道菜而毫不怯场的食物,我怎么会轻易的放过呢?

其实在众多的食材中,鸡蛋大概是最省心的了。

一种食材有很多种做法并不稀罕,稀罕的是不管怎么做,它都担得起“色味俱佳”这四个字。

鸡蛋怎么做最好吃?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西红柿炒鸡蛋。毕竟是名声大噪的“国菜”,而且很多人第一个学会做的菜就是西红柿炒鸡蛋,既低调又平民。

关于“国菜”的具体做法,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

西红柿是否去皮、究竟放盐还是放糖……一个很小的步骤,就能改变这道菜的味道与口感,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儿也不夸张。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相同。虽然平时吃饭的时候,我一向坚定“不咸不辣不好吃”,但我记忆中的西红柿炒鸡蛋,那一定得是甜的。

其实甜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西红柿与鸡蛋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搭配。减肥期间通常我都是拒绝碰这道菜的,因为拌着米饭吃,一个不留神就容易辜负一周的减肥进度。

除西红柿鸡蛋以外,鸡蛋羹在我心里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光是看外表我就已经在心里唱起了征服,更别说在鸡蛋羹里还能加上各种各样的食材,从而变成海鲜鸡蛋羹、肉蛋羹等等美味的食物。

光滑的表面、细腻的口感再加上它丰富的营养……鸡蛋羹虽然很普通也很大众化,但其实想要做好却并不简单。

很多“厨房老手”也很容易会把鸡蛋羹做成“月球表面”。像这样:

但其实,一碗成功的鸡蛋羹,它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这样:

其实秘诀很简单:

鸡蛋羹

用料:鸡蛋、水、葱、生抽、麻油。

做法步骤:

1

鸡蛋打散,调入食盐拌匀。

2

兑入150g温开水拌匀,倒入另一个碗中,滤去蛋筋和浮沫。

3

将虑好的蛋液倒入容器中,盖上保鲜膜,用牙签戳几个小孔。

4

锅里烧开水,隔水用中大火蒸15-20分钟左右,虚火焖3-4分钟。

5

蒸好后撕去保鲜膜,调入生抽和麻油,撒上葱花即可。

小窍门:

1、水的比例约为1:1.5(2个鸡蛋大概100克,水150克)。

2、水最好用40度左右,带一点点温热的水,太热或太凉的水都会影响蛋羹的口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