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开元寺戒坛的简介?

???

第1个回答  2009-04-16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据传说,开元寺的原址是唐朝大财主黄守恭经营的一大片桑园,有一天夜里,黄守恭梦到一个僧人向他乞地建寺,梦醒三日后,满园的桑树都开出白莲花。黄将这一异象报知当地知府,知府奏请朝廷,派匡护和尚来泉州主持建寺,赐名“莲花道场”。唐长寿元年(692)改名为“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年),再易名为“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为现在的“开元寺”。两宋时期开元寺达到鼎盛阶段,发展到有120个支院。到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统120个支院赐名“大开元万寿禅院”,此后四十年为全盛时期,其后几百年间开元寺历尽沧桑,兴衰无常。

1949年后,政府对开元寺重加保护,拨款修缮,1962年建省人民政府将其确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期间由于当时主持市委工作的王今生书记力加保护,未遭破坏,1980年,开元寺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由新加坡侨僧捐巨资全面修缮,使这一千年古刹再次生辉。

开元寺建筑宏伟,风光别具,全寺南北长二百米,东西宽三百米,占地面积七万八千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戒坛、藏经阁、水陆寺、檀越祠、准提禅林。房舍五百余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气派雄伟。相传大雄宝殿建筑之初,常有“紫云盖地”之瑞,故称“紫云大殿”。大殿为明朝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九间,进深八间,高约20米,有88根石柱,故又称“百柱殿”。

寺中文物甚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于寺之东侧,唐朝名僧匡护、五代释弘则、宋朝释行昭、近代弘一法师等,都曾在寺驻锡,开堂讲经。唐宋时印度、西域等地僧人屡居此寺,名扬四海。天王殿后有长廊,列置宋以后历代所建各种形式的石经幢、小石塔、焚帛炉等多座。大雄宝殿的柱头斗拱,附刻带翅飞天乐使24尊,为国内古建筑上所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上刻172幅人面狮身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婆罗门教青石柱上刻着印度、锡兰等地流传的神话故事。

开元寺的甘露戒坛与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的戒坛合称为中国三大戒坛。坛分五层,供有卢舍那、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千手千眼观音以及金刚等,下座环立戒神牌位64座。

藏经阁藏经逾万卷,其中有20余卷宋版经书,为衡世珍宝。寺中供有高1.8米的毗卢舍那佛,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有辟支佛舍利,为公元897年僧朝悟所纳。古钟陈列室保存历代铜钟、铁钟十余口。

开元寺现任方丈妙莲法师,上海人,系弘一大师弟子,高龄近百。现任监院道元法师,福建省泉州人。历史传承位于泉州城西街,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寺。1982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又名紫云寺,“时有紫云盖地之瑞,因以得名”(《温陵开元寺志》)。原为黄守恭长者(参见《泉州人名录·黄守恭》)的七里桑园之一段,匡护法师向他乞地建寺,因园中有一古桑,并有“桑开白莲”的神话,初名莲花道场。又传说,守恭梦僧欲化其宅为寺,辞曰:待桑树生莲花乃可耳。不数日,桑树尽生莲花,守恭即舍为寺。曾名莲花寺、兴教寺、龙兴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开元寺。

唐·大中年间(847—860年),天竺僧人智亮(袒膊和尚)驻锡开元寺东律院弘传佛法。(参见《泉州人名录·智亮》)

唐·乾宁四年(897年)十一月,王审邽(参见《泉州人名录·王审邽》)重建开元寺,佛殿、钟楼、经楼落成,黄滔作文勒石以纪其事(参见《泉州人名录·黄滔》)。

据《泉州府志·版籍志》记,五代·王延钧“遣官弓量田土,定为三等。以膏腴田地尽入寺观,民间及得其硗窄者,先后如王延彬、陈洪进诸家,多舍田入寺……故寺田产米比民业独重焉”。王延彬在泉州开元寺创千佛院,延僧省僜居之。唐·天复元年(901年),判军事朱弘宵创地藏院,并置寺田延接僧行昭居之。王延彬治泉,大修功德,大兴土木,为外地来泉之高僧在开元寺建造清吟院、清凉舍、浴室院、泗洲院、法兴院、法华院、罗汉阁、千佛院、金自院。天复元年,又创净外白衣院、上方院。此外,在泉州开元寺还创建兹恩院、天佑院、建法院和报劬律院,延请僧人居之。梁·贞明年间(915—921年),节度使陈洪进延请僧栖岑演说西方《上生经》。后唐·天成三年(928年),训练使陈敬通铸金身佛像。后唐·长兴元年(930年),王延彬嗣子王继崇任泉州刺史,创建清隐院,延禅僧师寂住持。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节度使留从效创建六祖东院,延请僧如岳居之。南唐·保大间,漳州刺史董思安,其妻率子全武,在泉州开元寺建栖隐禅寺,以荐冥福。此外,在泉州涂关门外法石宝觉山附近乌墨山澳的山坡上,还发现梁·开平三年(909年)雕刻的石像,石像高170厘米,立姿,赤脚踏仰莲座。现在仍保存泉州开元寺内。

清·乾隆《泉州府志》:开元寺“历五代至宋,更创支院百区(《八闽通志》作二百一十七,《开元寺志》作一百一十七)”。其地范围南临西街通衢,北至大寺后,东至台魁巷,西至孝感巷。原额田分布于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以及仙游、莆田、龙溪、长泰等县。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宣政院功德使司刘鉴义,言于伯颜平章,奏合泉州开元寺120院为一禅刹,赐额“大开元万寿禅寺”,寺僧“食常万指”。又建法堂、寝堂,延请妙恩禅师住持,为开山第一世。至元三十年中,又建禅堂、双桂堂、檀樾祠、伽兰祠和祖师堂。延佑六年(1319年),僧契祖继住持大开元万寿禅寺,垂四十年。可见元代泉州开元寺规模是很大的。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朝廷有旨,选派僧正映(参见《泉州人名录·正映》)住持泉州开元寺,谕曰:“著他去做住持。如今做住持难,善则欺侮尔,恶则毁谤尔。但清心洁已长久。钦此。”正映“开堂演法,众志翕然”,“竖法堂,建甘露戒坛”,百废俱修。成化、宏治年间(1465—1505年),开元寺出现“禅风不竟,云散四方,丛林规则,日就陵夷”,住持“主席久虚”。寺产被豪右强占,“由是寺之不能保故域者,十之七八矣”。

明朝中后期,倭患日炽,泉州首当其冲。明军云屯泉州,驻军佛寺。后因随军火药匠、兵器匠急需工场,开元寺、承天寺遂为“硝冶二匠”的工场,“百灶云屯,烬土山积”。每逢佛诞节日,地方官员来寺顶礼,也只好“侧足伛偻灶下尘土旁,苟且终事”。在防倭的理由下,寺僧和地方官员对此随意进占佛寺的行为无可奈何。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泉州开元寺僧通楫、通全与里人陈实、赵用赞等人,请求云南副使黄文炳(献地建开元寺的唐朝黄守恭裔孙)出面,呈报观察使杨乾铭,要求从寺中驱出军匠及其眷属。杨乾铭“毅然独断”,下令尽驱逐之。此后50年,由地方官和寺僧发起多次重修,开元寺得以保存。但比起唐、五代的120支院规模,“仅存十一于千百之间而已”。

万历《泉州府志》载,嘉靖年间寇乱兵兴,财政匮缺,加紧对寺院搜括,“寺在僧存者,内将四分给僧焚修,六分抽饷”。泉州开元寺原有寺田园273顷又91亩,但因明代寺院衰微,为维持寺院计,寺田被变卖,有时官府征用,有时豪右大户强占,寺田在量减少。明政府财政无所出,嘉靖年间下令对寺田征税六(政府)四(寺院)分。万历年间竞规定八(政府)二(寺院)分。因克剥过分,僧人纷纷诉讼,政府则认为“奸僧寻端起衅”,“捕系置对,蔓引株连”。至明末,泉州开元寺田仅剩26顷又86亩,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清·康熙初,僧维深创建开元寺东侧准提禅林,尊奉准提观音,宏传天台宗。僧为霖重修甘露戒坛。乾隆十年(1745年)、嘉庆十年(1805年),泉州开元寺又得到两次重修。

现存原规模的十分之一、二,面积尚有百余亩。寺宇宽敞宏大,中轴自南至北建筑群依次为:(1)照墙“紫云屏”。(2)山门即天王殿,悬朱熹撰、李叔同书之“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楹联。拜亭和拜庭。(3)大雄宝殿。(4)甘露戒坛。(5)藏经阁。

寺两厢有长廊。东侧有檀樾祠、准提寺(俗称小开元)、东璧寺,西侧有功德堂、尊胜院(又称阿弥院殿),后改为水陆寺,现改建为弘一法师纪念馆。西长廊外侧有唐植古桑树一株,老干雷轰为三,仍然枝叶繁茂。相传为黄守恭“桑开白莲”之桑树。两廊外草坪上有东西双塔凌空对峙。

自紫云屏照墙,经天王殿山门,至百柱结构之大雄宝殿,上登甘露戒坛,抵藏经阁,形成一完整的古建筑体系。其飞天乐伎斗拱、毗庐莲座木雕、释迦护法泥塑、镇国仁寿双塔、须弥座身石刻,都是我国古代建筑之科学艺术精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