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的全部知名特产

有名的;有特色;味道美;易携带(有精美包装最好);适合带个长辈、朋友的

第1个回答  2013-11-24
新会亚陀霉姜以生姜为原料,将鲜姜经柠檬汁、陈皮及其他香料腌泡后,经真空浓缩而成。传说:相传,新会市城曾有一个卖凉果的小贩,此人驼背,所以人们都叫他“亚陀”。有一天,他买一个巨型姜,打算把它作为酸姜。因为他又要做生意,又要加工制作食品,忙得顾不上做酸姜了。这天晚上,亚陀累得已睡着了,就在这里这个巨型姜变成了一具老翁,看着床上勤劳能干的小伙子,非常同情。于是他留下了一张纸条,让他制作霉姜。第二天,亚陀醒来,发现姜发霉了,而且还多了一张纸条。于是他便按着老翁的方法制作起霉酸来,这就是现今的新会亚陀霉姜。产品呈棕色粒状,质地柔软,酸、甜、辣、咸诸味兼备,风味独特。宜于老人与幼儿食用,有止渴生津、祛寒除痰之功效,戒烟者亦多用作替代食品。

台山虾羔 产于广东台山。 夏秋汛期大量苗虾上市,选通体透明晶亮、肉质肥满、连壳可吃的小苗虾,用咸水冲洗,去其杂质、泥土,晾干后置瓦器中加盐拌匀,用擂酱棍稍加擂烂,加盖发酵再加适量食盐拌匀;又发酵,最后再补加食盐,发酵。经过三次发酵,苗虾变为色泽通红的虾坯。天气晴朗时,于阳光下晒一个礼拜即成虾酱。在此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擂酱一次,次数愈多愈好,使其异味散发,水分蒸发,颜色由大红变为紫红、入口味美滑嫩。加工过程中以下盐及发酵最为关键,需按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其制作以夏末及秋季为宜,这时天气干爽,发酵时间易于掌握,虾质鲜美洁净,制成成品味道最为香醇。最后密封贮存。食时放生油蒸熟,香味扑鼻,引人食欲。将虾酱进一步压干其水分,即成羔饼,虾羔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丰富,虾香浓郁,味美可口。

大良磞砂 同样有相当知名度,与盲公饼、西樵大饼一起可称三大佛山“手信”特产为面粉拌和猪油、南乳、白糖等配料油炸而成的食品,形似金黄色蝴蝶,顺德人俗称蝴蝶为磞砂,故名。始制于清乾隆年间县城东门外的成记老铺,初为脆硬薄片,后来经李禧记改进,风味甘香酥化,咸甜适度,品种有蚝油、虾蓉、榄仁、南乳等。现时制作的多为南乳磞砂。制法以普通面粉为主料(精面因筋强,炸后不松化,不适用),和入南乳、油、糖、水,比例是:面粉500克,南乳32克.花生油16克,白糖172克,碱水半汤匙,精盐7.8克,臭粉0.3克,食粉0.6克,清水78克,搓扭成面团后,切块捏压成形,再放入花生油锅中慢火
大良膏煎 大良膏煎产于广东顺德。 大良膏煎是从古人寒食节时所食的一种叫“膏煎”的食品发展而来的,后来也称膏环。如今,大良膏煎用白糖、猪油掺和面粉油炸而成,状如两个并排的环钏,色泽金黄,更加松脆酥香。 佛山扎蹄 产于广东佛山。 传说德心斋在清乾隆年间,只是一间专营肉类的店铺,叫“和记”。店老板余大伯为使日常卖剩的猪手、猪脚能够销售出去,便巧制出一种猪手猪脚的加工品“扎蹄”来。这种扎蹄是熟食品,皮爽肉脆,五香和味,别具风味。 佛山扎蹄选用上乘的猪手、猪脚作原料,用盐、汾酒、莲见、小茴、川椒、桂皮等适量煮成卤水,然后把猪手、猪脚剖开,取出骨肉,把已经处理好的枚肉、腿肉切成薄片,一层肥一层瘦地间隔着,酿进挖空骨肉的猪手猪脚里,直到酿满为止。接着,用水草连皮带馅把猪脚、猪手切成片状,淋上适量麻油、便可上碟食用。如果把酿猪手、猪脚放在卤水里泡浸一个晚上,翌日再食,品味更佳。
西樵大饼 西樵大饼最早出品是官山圩的天园饼家,曾畅销省港各地。其特点是松软、香甜,入口松化。这是用西樵山清泉才能制成此饼,其它地方仿制,不及此味,所以被称为西樵大饼。
西樵山的大饼,已有300年历史,远近驰名。西樵大饼名不虚传,外型圆大,大者有2市斤,一般也重半斤,也一两左右的小饼。它颜色白中微黄,不起焦,入口松软,清香甜滑,食后不觉干燥,可与鸡蛋糕比美。制作过程是,选上等白面粉,白糖、猪油、鸡蛋,配以山上甘泉水,以发酵,作成饼性,在炉中烘制而成。又因饼子形如满月寓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礼品送人。
西樵大饼的典故
明朝弘治年间,方献夫任史部尚书时,一天四更起床,洗完毕,准备用早点,岂料仆人迟迟没拿上来。他到厨房一看,厨子迟了起床来不及做点心。方献夫见案板上有已发酵好的面团,便急中生智,叫厨子在面团中加上鸡蛋和糖揉匀,做成一个大饼子,放在炉子上烤。一会儿饼子烤好,方献夫用包袱布包好,命轿夫起轿,匆匆上朝去了。
方献夫来到朝房,见还有时间,便拿饼子就着清茶吃了起来,饼子松软甘香,十分可口。同僚们闻到饼香四溢,都咽口水了,有官员还探过头来问吃什么饼子。方献夫故乡情浓,不假思索便说:“这是西樵大饼。”散朝后,方献夫命厨子如法炮制,做了几十个大饼子,第二天上朝时带到朝房,分给同僚享用。同僚们边吃边啧啧称赞饼子可口,西樵大饼便在朝中美名扬了。方献夫也经常命厨子烤制,供自己吃或招待客人。 后来方献夫称病还乡,在西樵山设石泉书院讲学10年,将制饼方法教给山民。好方法加上西樵山好泉水,制出来的西樵大饼更可口了,又因为饼子形如满月寓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探亲和过年过节,都以此作礼品送人。
到了清未民初,西樵大饼做得最好的是离西樵山不远的民乐圩一饼家,它制出来的西樵大饼除了甘香、松软、清甜外,还有刀切不掉渣,暑天在桌上放上10天半月不变质的特点,广州、佛山的商人纷仿制,但色、香、味均无法与地道的西樵大饼媲美
佛山盲公饼 盲公饼是广东省佛山市土特产名产品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因而得名盲公饼。它创制于浦嘉庆年代后期(1796一l820年),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 盲人名叫何声朝,八岁时由于家贫患病,无钱医理,而致双目失明。十岁开始学卜易,学成后,就在本市教善坊口开设"乾乾堂"卦命馆,颇得当时一些人士信仰。生子二,一名荫源;一名奋兴(字豫斋)。而豫斋则在馆侍奉父亲。由于问卜者多携带小孩,喧闹啼哭,影响工作。豫斋乃想出一法:用饭焦干磨成米粉,加上芝麻、花生,用生油和匀,制成米饼,称为"肉饼"。 (现盲公饼饼印仍旧有肉饼二字)这样既可卖给问卜的人以饵小孩,又可以多赚一些钱以补助家计。由于制作别出心裁,甘香香美味,价钱便宜,购买的人日多。邻居为了获利,也从中仿制出售,但质量不及"正货",人们都拥向何声朝处买,辗转相传下去,向盲公买饼的人们都叫肉饼为"盲公饼",盲公饼遂由此而得名。在封建社会里,盲人最忌别人叫他盲公,因此百多年来,市场上百公饼虽已名传遐迩,但他的子孙后代,也不拿自公饼作招牌,而以合记肉心饼为名。自解放民1952年我市参加华南物资交流大会,为了大力推销佛山土特产品,才正式定商标为盲公饼。
盲公饼自出名以后,购买者日众,并多以此为送礼佳品。初制时,饼形大于铜元,没有猪肉心,到1875年后,为了精益求精,才加猪肉心配制。创号合记后,历年来都是雇工12至13人进行生产,但实际生产人员只有七八人。每天产量一万斤左右,最盛时期是1933至1936年,每天加班生产至15一一16小时, 日产量两万多斤。多销往东莞、石龙一带,省内及港澳来佛山的旅客,多购盲公饼回去馈送亲友。合记号在解放前一向在鹤园社老铺用零沽形式出售,不设批发或代理,出口数量极少,也抗日战争前一年,出口只有四千八百斤,是用铁罐精装(无肉心)托洋船带货出口。日寇南侵,佛山沦陷,到处抢掠残杀,民不聊生,盲公饼的销路一落千丈,生产工人大都回乡务农。百公饼的形式从此由大改小,由每个出售改为每筒出售(每十个为一筒)。日产300至400个,营业不振,有时几天也无开工生产。抗日战争胜利后,生产稍有恢复,工人也逐渐从农村返回佛山,但在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生产仍没有很大发展,日产只有三万个,约等于战前大型饼的一万五千个,还未恢复到战前生产水平。
  盲公饼的制作,与一般饼食不同,有其独特之处,市场上出售的饼食,大都以面粉配制,而盲公饼则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食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中外亦负盛名。百数十年来,制法古朴,以瓦盆盛料焙制,坐着生产,效率极低。直至1955年公私合营后,才改用案板制,站着生产。由于操作方法改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现在产品规格有大小二种,大的每筒六个,小的每筒十个。出口或送礼另有装纸盒和铁罐。
肉丸
肇庆裹蒸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肇庆裹蒸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
潮州腐乳饼 腐乳饼是潮州著名的饼食之一,腐乳饼造形小巧,有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醇酒的气味,香味的浓郁,甜而不腻,是饼食中的佼佼者,腐乳饼用料奇特多样。它以精面粉制成饼皮,馅中白猪肉要经过精选切成肉丁等,配料总共有十四种以上,在制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先后有序,烘烤也有章法,这样使饼皮薄而不裂,馅饱而不露干润而不燥。 腐乳饼的最初起于何时难以查考。据说,是有一位高明的师傅,因愤于老板无情义,离店前夕,暗将厨房里的腐乳、酒、大蒜等物料乱混于大缸里的饼馅中,老板不忍将此物抛弃,将其制成另一种饼,名为腐乳饼,想不到受到顾客欢迎。以后,各饼食店竞相制作这种饼,而且各显所长。但毕竟这只是传说,不一定可信。 腐乳饼用料奇特多样。它以精面粉制成饼皮。饼馅中,腐乳块百分之二点五,名酒含百分之二,白猪肉要经过精选,切成肉丁,占百分之十八点二,粉糖含量百分之二十七点五,还有蒜头等,配料总共在十四种以上。在制作上也十分考究,投料先后有序,烤焙也有章法。这样,使饼皮薄而不裂,饼馅饱而不露,干润而不焦燥。目前,这种产品已成批生产,并加上漂亮的装潢,每年均有出口。 腐乳饼不仅造型小巧,有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酒的气味,香味浓郁,芳香可口,甜而不腻。而且富含糖类、维生素、蛋白质和脂肪,有丰富的营养,是饼食中的佼佼者。

湛江威化饼(华夫饼、维夫饼)
又名华夫饼、维夫饼。产于广东湛江。采用新鲜、纯正、支链淀粉多、粘性大的糯米为主料;所用油脂,经碱炼、脱味、脱色、氢化后成为腻滑、无异味、洁白;白砂糖磨细成微细粉沫;添加剂纯度要高。其制作,先将糯米洗净、浸泡、晾干、椿粉,与充分溶解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混合液,按一定比例制为粉团,投模夹内,焙烤成饼片。另将凝固的食用油脂连续搅拌,至腻滑为上好,加白糖粉拌匀,涂饼片上,进行粘全,最后锯成各种规格的小块,才成为成品。威化饼色泽鲜艳,层次明显,滋味纯香甜美,口感膨松嫩滑,保存期长,含有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营养丰富,热量较高。
东莞腊肠 东莞腊肠短而粗,传说始创这种腊肠的原是个矮仔,他挑着长的腊肠上街叫卖,因人矮,有的腊肠拖到地上,沾上很多泥沙,不受顾客欢迎。后来,他便想办法,把腊肠制得短而粗,在炮制方法上又与众不同,他挑担上街,人们老远就看见那粗大的腊肠,并嗅到腊肠的特别香味,从此生意兴隆,再不用沿街叫卖了。至今人们仍然用“东莞腊肠”来形容一些矮壮而精灵的人。
东莞腊肠身长不到2~3厘米,好像一个椭圆形的小肉球。在制作上与普通腊肠有所不同,它是用当天加工出来的新鲜猪肠衣来制作腊肠衣,用8:2的瘦、肥肉切粒剁烂和匀,拌以白糖、食盐、特级生抽酱油和味精,入肠前还洒上正牌的山西汾酒,捆扎后,自然风干至适度,即放入火柜以文火烘烤至透明干爽。因而东莞腊肠风味独特,色彩鲜丽,并有爽脆、香醇、咸味均匀、美味可口等特点,成为广东腊肠中的上品,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大埔京粉糕(仙人糕)工艺:其制作系采用仙人草、淀粉及矿泉水,不加任何防腐剂,经熬制、冷却成为成品,目前已有罐头包装。
特点:呈半透明凝固状,具棕褐至茶褐的仙人草本色。含胶质多,富弹性,有天然仙人草风味,并略带碱香。
用途:食用时,可加入白糖或牛奶,爽滑可口,清凉解热。除供食用外,并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其他还有红茶、“香蕉、甘蔗、荔枝、菠萝”四大名果、粤绣、牙雕、端砚、陶瓷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