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儿童诗(要长~)

最好15行以上!!

第1个回答  2009-03-01
咦?是谁叫醒了小草?
原来是春姑娘在挠小草的痒痒呢!
是谁在和鱼儿玩耍?
原来是春姑娘在和鱼儿嘻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 玩耍,一起成长……
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
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哗啦啦
春姑娘迈着她轻盈的脚步姗姗而来

叫醒了
沉睡的小草小花
惊动了
游离在脑海边缘的梦想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
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浪花

白色的浪花是大海妈妈的娃娃,

总是淘气的在沙滩上玩耍,

天黑了也不回家,

月亮婆婆亮起了灯,

把浪花娃娃送回大海妈妈的怀抱,

大海妈妈轻轻哼起了歌谣,

浪花娃娃进入了梦乡,

不知道梦到了什么,

嘴角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第2个回答  2009-03-12
我国古代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它们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塑造了儿童的种种神态。笔者从常见的《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子家诗》等书中选得几首,以飨读者。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这样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仅二十八个字,却给我们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久居客地,重返家园,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彬彬有礼,十分可爱。

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溪居即事》这首小诗描绘了春日渔村溪边的趣事。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忘了系缆绳,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不知实情,误以为有客相访,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慌忙跑向家门报信,想打开柴门相迎,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诗人把小童的一系列动作写入诗中,显得平易自然,却又栩栩如生,形象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还很勤劳。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有一首这么写道:“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里描写的是夏天农村紧张劳动时的情景。“村庄儿女”是指成年农民,“童孙”是儿童。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

儿童们不仅学种瓜,他们还学垂钓。唐代诗人胡令能在《小儿垂钓》中这样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看,这个“蓬头”“侧坐”的小家伙是多么顽皮可爱,怕鱼惊不咬钩,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虽是“学垂纶”,可却满认真的!诗人信手写来,好似不费丝毫力气,其实功夫很深,诗味也很浓。

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高手,他的《宿新市徐公店》里有这样的描绘:“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画面。接着从画面里跃出一个“急走追黄蝶”的儿童。那黄蝶被追急了,一下子隐没在菜花里。诗到这里就完了,但我们可以想见,那飞奔的儿童怎样一下子站住,又在菜花地里东张西望的神态。

由此可见,古代诗人不仅善于观察,还善于用笔,把一个平淡的场景记录下来,就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不仅写得新奇,还塑造了种种可爱的儿童形象。
第3个回答  2009-03-05
春眠
正在小心晾晒衣物
星星就咳嗽了
燕子飞回屋檐
传播她来的消息

小猫列队整齐
修剪弯曲的指甲
狗儿转动平底锅
抖开肥厚的花

她比水母还游的快啊
她落到窗台张望了

只要轻轻一举
就高过短短的月亮
只要悄悄一吹
就湿得滴滴答答
第4个回答  2012-04-12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那翠绿的山林,
沙沙,沙沙,
微笑着摆摆舞裙。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那洁白如玉的樱花,
哗哗,哗哗,
轻轻地梳洗头发。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那快乐的小蜜蜂,
叮当,叮当,
摇着喜悦的铃铛。
第5个回答  2013-11-27
花开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