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二十四孝图是元代郭居敬收录的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后世又为它配上图,以此来颂扬孝道的行为。其中的故事不乏是神话故事,就如我们小时听老一辈们讲的故事,也是带有传奇和神话色彩的,不然故事就不好听了。

        从隔壁培训班那儿借了一本鲁讯先生的散文集,里面收录了一篇写于1926年5月10日《莽原》半月刊上的文章《二十四孝图》,文章中鲁讯先生对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产生了质疑,表示难以做到,也对其中几则故事表示反感。

        “ 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湖北阳新县富水 阳辛村 人),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要吃竹笋煮羹治愈,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对这则故事,鲁讯先生表示,臣妾做不到,没这个特异功能。鲁讯先生是个凡人不是神,他认为他很难办到。

          “卧冰求鲤

晋朝时期,有个叫 王祥 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 搬弄是非 。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 十里乡 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对这则故事鲁讯先生,认为他家乡的河水结的冰很薄,人仆上去冰层就碎裂,人跌入河中,有性命之忧,未必就能见着鲤鱼。

        他最反感的是二十四孝里面的“老莱娱亲”与“郭巨埋儿”。

        文中指出“老莱娱亲”里的版本,古与今不同。鲁讯先生文中: 日本小田海仙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 行年七十 ,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 娱亲 意。”大约旧本也差不多,而招我反感的便是“诈跌”。

        而最初的版本是 :然而在较古的书上一查,却还不至于如此虚伪。师觉授《 孝子传 》云,“老莱子……常衣斑斓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跌,恐伤父母之心,僵仆为婴儿啼。”(《 太平御览 》四百十三引)较之今说,似稍近于人情。不知怎地,后之君子却一定要改得他“诈”起来,心里才能舒服。

        鲁讯先生最担扰的是这则故事里改编的“诈”,误导孩子。他认为孩子是不会接受诈跌这一行为的,以及后世的一系列胡乱改编行为导致——“ 道学先生以为他白璧无瑕时,他却已在孩子的心中死掉了。 ”

      “郭巨埋儿

      汉 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家里穷苦得很。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 郭巨 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再到母亲那里去进食物,年迈的母亲总把食物留给儿子。郭巨便要将儿子给埋了。郭巨说,你不要惊动了母亲,儿子可以再有的,母亲是不可以再得的,为何不把儿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她丈夫的话,就在地上掘坑。掘到三尺多深。正要将儿子扔进去,忽然一个霹雳。并且地里有一釜的黄金。上面有字写着。说是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对于“郭巨埋儿  ” 鲁讯先生是这样描绘的:

        “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

      “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曾经在一处旅游景点上,见郭巨的塑像,农夫样打扮手里拿着一把铲子,边上还有一位幼童,应该就是郭巨打算埋掉的幼儿。

        这则故事对于正常的人类情感上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郭巨埋掉自己儿子给母亲留下口粮的这种行为,即使他夫妻俩能接受,那被埋孩子的祖母能接受失去孙子的事实吗?这其实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就如母亲与妻子同时溺水,先救哪个的问题一样。但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的确会遇到。

        古人写二十四孝的故事显然不是以真实的事例来写的,就如“哭竹生笋”的故事,显然是带有神话色彩。鲁讯先生在文中也说了: “ 哭竹生笋 ”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 抛脸 而已,到“ 卧冰求鲤 ”,可就有性命之虞了。

      古代的成年人未必会相信神话,但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孩子,可能会信或者会将信将疑。鲁讯先生担扰的是如果将这些故事给孩子讲了,或者孩子读了,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后果。

      古人写下这些孝的故事,无非就是要宣扬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文化。孝道对于人类的情感,大部分人是有自然流露的,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关系正常亲子关系中,这种情感自然就会存留在孩子的记忆之中。

        古代封建伦理道德体系中,儒家认为,格守孝道的臣民也会格君臣之礼,而不至于做出叛逆之事,并且在“孝”这方面的礼节作为考察官员的项重要内容。最熟悉的,我们常在一些历史题材剧中能见到古代官场的“丁忧”规矩。

      古代的文人写下并宣扬这二十四孝的故事,其精神内含的象征性大于现实的指导性,它并不具备实操性。就如中国古代留传的许多神话与传说,都是不可能去求证其可操作性的。

        神话里包含的向往和美好愿望是人类心灵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