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杭州诗思情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江慧君 15

 苏东坡一生中,除去生他养他的眉州之外,杭州在苏东坡的心中,却是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杭州像是他的第二故乡,不只是因此处具有人间难得的美景,却也是这里的热爱苏东坡的杭州人给予它的活力与诗意。杭州的美丽赋予了苏东坡泉涌般的灵感。杭州温柔的魅力能浸润他的心神。面对杭州,苏东坡的才气得以在此处完全地抒发出来,不仅是在文学上,在政治上,客观来说,他对这地方的建树良多。那时的杭州,无处不是苏东坡留下的影子。杭州赢取了苏东坡的心,苏东坡赢取了杭州人的心。在这里,他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熙宁四年七月,苏东波携家眷离京前往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到杭州,苏东坡宛若置身于人间仙境中。都说由景入情,苏东坡面对此景,如此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妙也。苏东坡的诗思,非遇杭州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他在杭州写的诗词,以天真快活的心情,几乎赤子般的狂放不羁,将心中所感尽情歌唱出来。苏东坡为天性好客之人,来到杭州,更是激起了苏东坡与可客同游西湖之兴致。在杭州挟上三五好友,同乘一小船,船上有船夫,有表演的艺人,同游西湖。一起谈天说地,聊国家,聊社稷,聊志向。饮酒作对,觥筹交错之间,烛影闪烁,映射出的是苏子微醺的神态,是苏子背后那满城的湖光山色。

       唐诗宋词,在苏东坡的那个时代,词这种诗的新形式正盛极一时。由于苏东坡、秦少游、黄庭坚,以及宋代别的的词人如宴几道,周邦彦等的创作,词这一体的诗成了宋朝诗的正宗。在杭州,苏东坡遇上了词。这一见,便极其喜爱。词的清新活泼,音律感强,能为世人所传诵甚广,深深得到了苏东坡的心。苏东坡天性不爱拘束,而词的形式长短不拘一格;他乐观阔达,对生活充满诗意,而词能编曲,可广为传唱。不管是苏东坡的何种性格特点对上了词的何种特色,总之,可以知道的是,宋朝的苏东坡都与词结下了不解之缘。《水调歌头》这一首在中秋之夜写给弟弟子由的词被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

      林语堂在书中对苏东坡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苏东坡这个人物太复杂,方面太多,了解不易。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到道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的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把生活完全消耗于醇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从苏东坡在杭州写的诗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东坡确实如此,他对自然爱得是如此热切,作为诗人,他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也十分善于把它表达出来,并不藏于心中。然而,作为一名官员,这种情感在尔虞我诈的官场却有时是致命的,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