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日子】15《没头脑和不高兴》整本书阅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没头脑和不高兴》作为我们二年级上期第一本共读的整本书,我们是从开学的第二周开始布置的。

导读课是在孩子们读了两三天之后进行的。

导读课

教学目标:

1.了解书的内容大致知道,链接学生读书的节奏。

2.潜移默化的进行整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

3.主要交流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进行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1.《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我们读了几天,你读到了哪里?

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说说说自己读的内容。

2.交流没头脑和不高兴。

(当时学生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很多孩子停留在表面,不会进行对段落故事的梳理,比如说没头脑有哪些事情能表现出他没有头脑,学生当时在说的时候能找出大致的段落,基本上都是把段落读了出来,不会进行总结,这也是正常情况,毕竟是刚刚进入二年级,还不太会进行归纳总结。)

3.尝试梳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身上发生的事情。(这个问题在当时处理的不是特别的好,因为学生不会进行总结,基本上是由我领着学生读相关的段落,然后学生进行尝试说,最后还是我进行的总结)

二、了解这本书

1.看封面。

从封面上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2.看封底。

读读封底上的这句话,从这句话当中,读出了什么呢?

3.看目录。

从目录当中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通过目录,让学生明白这本书里面有七个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作为这本书的书名和第一个故事是这本书的重点,同时明白这是一本故事集)

4.认识作者。

三、细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

推进

对这本书我们没有进行课堂上的共读,是每天晚上不知课下读书的任务,第一遍是以页码为准,每天读十几页,第一遍读完之后第二遍是以故事为主,边读故事,边填写阅读单。同时抽出时间进行每个故事的交流。

阅读单参考了付雪莲老师的阅读单。

交流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学生读书的深浅。

2.通过交流,能在故事中读出自己。

教学重难点。

明白名字当中的含义,能结合自己谈谈自己身上的坏习惯以及如何改正。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读一本书的方法

1.拿到一本书应该怎么看呢?

2.回顾看封面,封底和目录的方法,以及如何了解作者。

二、看图猜故事

1.出示图片,学生猜测来自于哪一个故事。

2.回顾7个故事。

三、故事人物猜猜猜

1.出示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学生猜测是哪个人?

2.你从这些名字当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吗?

学生具体交流,没头脑,不高兴,泰焦傲,甄用工和闹闹名字隐含的秘密。

(这两个环节猜故事和猜人物,学生反应都非常迅速,说明通过两遍以上的自主阅读学生是认真的去读书了,还有就是做阅读单的交流,也是有一定的运用的)

四、故事情节说一说

所以说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

(这个环节基本上是只有几个孩子能大致的来进行表达,很多孩子是讲不出来这个故事的。现在想来,应该把阅读单再次进行展示,让孩子看着阅读单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可能会更好一些)

五、感受文中好玩的夸张写法

1.出示句子,学生读,谈感受。

2.进行仿说。

(这个环节学生无比喜欢。那天下着雨天突然变得特别的冷,学生最有感触的是说冷)

六、读出自己

你身上有没有和没头脑和不高兴,闹闹等等他们一样的习惯么呢?

你准备怎么做呢?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这个话题并没有展开说,只是孩子们听到这样的话题,都不好意思的笑了,正好时间也下课了,就安排了学生进行写话的训练,从第二天孩子们的作业上来看,还是有一部分孩子能够从故事当中读出自己说出和没头脑一样,等做事总是丢三拉四的,有时候比较任性等等,能够读故事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坏毛病,有了改正的决心)

这本书读完给我的启发:

1.导读课放在读之前进行,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推动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检查。第一次安排,每天读十几页的任务的时候发现有一部分孩子每天晚上回家并没有读书这也提醒我尽可能在课堂上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读几页以此来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进行下一本整本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推进过程作家时,比如说设定读书记录有家长亲自进行监督,读完之后,以家长的签字为凭证来进行班级读书排行榜的榜单排名。以此督促读书,激发兴趣。

3.交流课不能贪多,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深入交流,试着让孩子把故事读透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