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左文和新材料作文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4-28
清晨,拉开窗帘,明净的窗户照射下几束阳光。啊!又是一个新的一天。我闭上眼,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忽然脑海中想到昨晚那件令我刻骨铭心的事——军训联欢晚会。
那个傍晚,我们围坐在草地上,边享受着微微的清风边看着精彩的表演:我们班的同学演唱了青春活泼的歌曲——《童年》;紧接着六二班合唱了一首军歌,这令我们觉得他们班气势威武;然后,六三班的一位同学用她柔美的身姿表演着充满活力的舞蹈;其次,六四班的三位同学充满感情地唱了一个相声……
但最令我难忘的不是每个班表演的精彩节目,而是一位教官主持人绘声绘色的演讲:他手持话筒,精神抖擞的面对着大家,接着他说了一个小故事——一位教师正教着一批准备进行高考的学生,可是他的爸爸却在这时得了癌症,教师知道后每天一会儿跑到学校帮助学生复习,一会儿跑到医院照顾爸爸。他爸爸见他如此辛苦,便让他每天不用来回跑医院和学校,他有他妈妈照顾,终于,经过那位教师的不懈努力,他们班一半部分同学全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可他的爸爸却在高考前一天晚永远的离开了他,后来那位教师得知原来他爸爸怕他担心人不告诉他,那位教师不禁泪流满面。
昨晚那个小故事,在场的所有人听了都感动地哭了,我的脑中也不禁思绪万千:这位教师的父亲真伟大呀!但是在军训中,我的小伙伴们也会帮助我:如果我晚上踢被子,小孟会帮我盖上被子;当我不舒服时,小王会关切的询问;当我们寝室所有人害怕时却不敢去拉上窗帘时,小梁她会主动拉上窗帘。虽然这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充满了小伙伴们满满的关爱。
我非常感谢这次军训,它锻炼了我的意志力,提高了我的自立力,并让我懂得了感恩。
第2个回答  2017-04-28
近,语文教学一线盛行一个名词,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到省级的教研会议,小到普通的语文课堂,谈及这个名词,有人深感莫名其妙,有人说得神神叨叨,大有高考作文已然变天的架势。
那么,任务驱动型作文究竟是个什么鬼,跟以往的作文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种作文究竟该怎么写?
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只不过加了一个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种独立于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题形式,高考作文没有变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