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

整篇文章,其它的也要。

第2个回答  2009-03-13
第3个回答  2009-03-13
春天的脚步近了
第4个回答  2009-03-13
7A语文书上有非常好的解析
第5个回答  2009-03-13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的散文以风格朴素,情调和谐,描写细腻,余味腴厚见称。他的早期优秀作品《春》,“敢遣春温上笔端”(鲁迅诗句),以新颖精巧的构思,不满千字的俭省文墨,活灵活现地刻划了春天的踪迹,宣泄了无穷春意,读后使人仿佛感到那清新放浪的早春气息扑面而来,从中享受到悠悠不尽的美的情思。
散文贵在构思新巧,意境和谐,韵味隽永。而朱自清的《春》就具有这样的特色。作者落墨,不是就春景写春,而是独具一格,首先,从孩子的心灵出发,借孩子的眼睛对春作了缜密的观察,把自然界的春天与人类生命的春天融汇一起,使文章充溢着浓郁的诗清画意,呈现出盎然的早春生机,散发着醉人的生活芳香。
文章开头,作者模仿着孩子的口吻,呼喊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仿佛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不甘严冬的禁锢,终于盼到了春天的降临,欢呼着,跳跃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春天给万物带来了生命活力,“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草木生绿,“山朗润起来”;春雨淅淅,“水涨起来了”,春晖暖人,“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里,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山色、春水、阳光,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图。
含蓄凝练的笔墨,往往能蓄藏象外之旨,弦外之音,逗人遐思。作者紧接着开头,以清隽含蓄的白描手法,不著一个“春”字,而通过小草、花树、风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的情态,使无穷春意夺纸而出。
小草先得地气之暖,是春天的“先知者”,随着春天的脚步临近,它“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个“钻”字,传神地表述了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嫩嫩的,绿绿的”,不仅写了它的颜色可爱,而且也显示了它的润泽欲滴。这里,已经使生物小草包含动意,然而作者还不满足,又穷插了少年跃于草上的眼前即景:他们喜欢春天,也喜欢嫩绿柔软的草地,在上面“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动静相映,活脱脱地写出了小草欣然、少年欢跃的景象。
花是春天的象征。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春天独具的景色。作者从百花丛中选择了最为人们熟识的三种:桃、杏、梨来概括繁花似锦的春色。“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带着甜味儿”,写出了花的色和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写出了花的密和“闹”:“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呀的”,写出了花的神和情,三者相映成趣,多姿多态,栩然引人。花儿怒放,芬香扑鼻,作者不说“香”,却说“带着甜味儿”,语言入神,细细品味,令人拍案称奇。花香招引来蜂蝶,蜜蜂是“嗡嗡地闹着”,蝴蝶是“飞来飞去”,情态逼真,各具特征。作者善于通过缜密的观察,抓住客观景物美的情态、色调,委婉细腻地描摹其神采风韵,创造出了一幅秀丽、妩媚的百花迎春风景画,给人以清新、俊逸、隽永,充满诗意的特殊感受。
由小草、花树及风、雨,文章对春的描绘又推进一层。写春风,作者引了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的末一句,杨柳发绿时候的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寒冷。但朱自清并不到此为止,还进一步写出了“杨柳风”的可亲,“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柔和与温暖,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暗示了春耕的开始。作者不仅写了春风的温柔可亲,还以特有的工细手笔,结合着花香、鸟语、人欢进一步写出了春风的特色。“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都受惠于春风,“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散发着浓郁醉人的春天的芬芳。从“花香”很自然地带出鸟语。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牧童也吹响了短笛,这一切音响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组成一曲迎春的交响乐,在宁静的氛围中,翻腾着青春的活力。文章的意境也由此深入一层。
文章对春雨的描写,更加充分显示出构思别致、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力。作者用“可别恼”来对你诉说其可爱之处:先写春雨的“形”,“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的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三个比喻词各有侧重地写出了春雨的特色——它决没有夏雨的瓢泼,秋雨的凉寂,冬雨的刺面。远望房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水气蒸蒸,“薄烟”更加反衬出雨丝的紧密与飘忽。次写春雨蒙蒙中的“色”。树叶儿“绿得发亮”,雨催叶发;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生机盎然,表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特点。再次写雨中的情调。无论傍晚时黄晕的灯光,路上撑伞的行人,地里披蓑戴笠的农民以及稀稀疏疏的房屋,都呈现一片“和平”与“静默”的气氛。雨点何得无声?有声仍然无碍于安静,那是细密的春雨,何况已是傍晚了。作者将自然美升华为生活的诗意,写景显情,情景相生,“形似”“神似”,浑然一体,真正给读者以“神与物游”的美感享受。
风筝,是春天的信号,又是儿童的天使。作者紧扣这一特点,写道:“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把春意从天上带到人间,带到最敏感的孩子身上。当然,春到人欢,不仅仅限于孩子,文章又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更新的意境:“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个个精神抖擞,筋骨舒活,到处是一片欢乐繁忙的景象。春,给人们带来了“工夫”,带来了“希望”。作者与春俱来的喜悦之情寓于景,溢于辞,创造出一种深邃和谐的意境,启迪着人们的思想,陶冶着人们的心灵。
最后,作者用饱蘸感情色彩的柔毫,歌颂了春天的美好。一连三个排比句,第一句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旺盛的生命力,是何等的贴切;第二句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的娇美和前景,是何等的形象;第三句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的无穷活力,又何等的警策。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点明了春的脚步越走越近的进程。结句“领着我们上前去”,点明了对光明未来的向往,通篇行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针线绵密,不枝不蔓,毫无斧凿痕迹。人们阅读这篇作品,如观写意画,似聆小夜曲,仿佛细嚼橄榄,齿有余甘,口舌生津。
杜勃罗留波夫说过:“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巧妙和谐地交流在一起,可以看出一种愿望,一种对于较好命运的憧憬,一种灵魂的冲动……”朱自清深谙其真谛,他对“春”的描写,构思缜密新巧,文字清丽凝炼,意味隽永深长,动静相映,虚实相生,达到子“情中景,景中情”的佳妙境地。正由于如此,《春》这篇散文作品,至今仍然闪耀着不泯的艺术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