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下卷》五歌(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雪竹 :一种干节上有浓厚白粉的竹子。唐郑谷《送进士韦序赴举》: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

烟萝 :草树茂密,烟聚萝缠。唐 李端《寄庐山真上人》:更说谢公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南唐李煜《破阵子》: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新欢对旧恨 :唐杜甫《佳人》: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新欢:新近宠爱欢好之人。明何景明《悼往》:何能眷新欢,弃掷故所怀?
旧恨:以前就有的仇恨。宋柳永《内家娇》:奈少年,自有新仇旧恨,消遣无计。

琴再抚 :弹琴技艺要达到精湛的地步,需要再三抚琴练习。

剑重磨 :宝剑要达到锋利的程度,需要经过反复的磨砺。
《警世贤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媚柳 ::比喻女子娇娆妩媚。宋赵师侠《菩萨蛮》:娇花媚柳新妆靓。裙边微露双鸳并。笑靥最多情。

枯荷 :比喻韶光易老,容颜不再。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饮酒岂知欹醉帽 :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天性率真,其邻家有个漂亮的少妇当垆卖酒,阮籍经常去她家喝酒,喝醉了便毫不避嫌地斜卧其侧,其丈夫也不以为怪。欹:斜,倾侧。

观棋不觉烂樵柯 :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晋人王质到石室山砍柴,看到几个童子在下棋、唱歌,便放下斧头视听。童子送给王质一枚似枣核的东西,含于口中,不觉饥饿。未久,童子对王质说:“你为何还不回家?”王质起身欲归,看斧,已经腐烂;回到村里,与己同龄者都已过世。柯,斧头柄。

山寺清幽,直踞千寻云岭 :清静的寺院坐落在直插云霄的高山上。千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云岭:泛指直插云霄的高山。

江楼宏敞,遥临万顷烟波 :宏敞的江楼建筑在水面辽阔的江岸上。万顷烟波:形容雾霭苍茫的水面极为广阔。宋陆游《寄赠湖中隐者》:万顷烟波鸥境界,九秋风露鹤精神。
元钱彦隽《富春江·桐庐》:桐君山下望层城,万顷烟波一叶轻。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车万育 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 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 中古汉语 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 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 )四种声调, 二元化 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áǎ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 阴平或平调 ;第二声叫 阳平或升调 ;第三声叫 上声或上音 ;第四声叫 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 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3)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1)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2)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3)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1)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2)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3)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2)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3)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1)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2)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3)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1)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2)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3)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1)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2)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3)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1)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2)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2)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3)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1)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2)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2)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3)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1)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2)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3)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1)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2)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3)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1)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2)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3)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2)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