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话题,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10
答案一 开除自己

人生犹如一个灯光闪烁的舞台,每个人都是这舞台上的一员,或是主角,或是配角,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有人愿意固守自己的角色,有人愿意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舞台……

不能给自己一个理由,寻找一片能让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尽情演绎自己的角色吗?尝试开除自己,是你成功的开端!

开除自己首先是对自己认识的提高,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当你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扮演的角色正渐渐远离自己的理想,日子一天天消逝,而自己心中的激情无法释放时,你是否尝试着改变,是否为自己心中的绿洲寻找阳光雨露?有“文化散文家”之称的余秋雨先生在谈及当初放弃院长职位,走向漫漫文化苦旅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斋不是我的最终目的地,古人到过或留下足迹的地方,才是我的目光所在……”余秋雨正是明白只有把自己置身于文化的根源所在,才能让自己一步步靠近文化本身。他在如日中天的仕途上,把自己从令人羡慕不已的官场开除了,选择了文化这条漫漫苦旅。他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化巨人。

开除自己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1993年联合国招聘员工的一个条件是受聘者须有5次以上工作调动的经历。可见时代需要一个敢于挑战自己,勇于创新的人才。只有在对自己不断挑战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003 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丁磊曾说过,“我这一生曾开除过自己三次……”在亲人不解的目光中从电信局辞职;从周围一片喧哗中从总经理高职中跳槽;直至挟网易威名登上富豪榜首。我相信丁磊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角色,或许他会第四次开除自己。很难想象呆在电信局的丁磊会是啥样,局长?厅长?总之不会出现在富豪榜。改革的时代给勇于开除自己的人创造了无数的机会,然而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有一本辛酸的创业史。他们始终挑战自己,而不安逸于暴发户、万元户。

开除自己同样也是对理想、对人格的一种追求。建国之初,百业待兴,留学国外的一批学者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奉献自己的才智。我们为他们炽热的爱国之情感动之余,更应为其敢于开除自己,追求自己理想的魄力而感动。

当然,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自我,并对自己新的舞台有足够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开除自己”。否则,那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好高骛远了。

“安于贫道”也是一种美。然而,为什么不能高歌“给我一个理由,让我开除自己”呢?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虽然轻松,但容易落伍。

答案二 个性的思考

曾几何时,开学典礼上,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响彻了整个中国。历史说,这就是个性。

汨罗江畔,风萧萧,一位老人迎风伫立江头,宽大的衣襟在风中飘洒,凌乱的头发随风飘舞,他准备把社稷、苍生化作汨罗江边的绝唱。历史又说,这也是个性。这种个性让“精忠报国”的信念深深地刻进历史的肩膀,让屈辱的泪水融入了祖国的山川。这个性深入了他的血液,成了他信仰的主宰。

“你们村里还有几个共产党员?”“不知道!”“难道你就不怕死吗?“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寒风刺骨的腊月,她走向了冰冷的铡刀,走向了人生的辉煌。于是,毛泽东题词曰:“生的伟大,死得光荣!”在这里,个性被刘胡兰演绎得气壮山河。在这里,历史告诉我们,个性原来是刘胡兰选择的红色革命,是她谱写的坚毅乐章。

某班班会上,一颗躁动不安的心,耐不住“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的诱惑,总是想知道山的那边是否风萧萧,林的那头是否草青青,学习不进步但仍旧“聊发少年狂”,趁着老师不在,大踏步走上讲台,面不改色地庄严宣告:“将来的我,能当总理,能取代比尔盖茨,我主宰整个银河系!”历史又说话了,听,这就是个性在宣告。

什么是个性?也许我不能作出准确的回答,但我知道在我的个性词典里,痴迷不是个性,盲目更不是个性!个性应该是浩瀚海洋中的航海灯,是漫漫长夜里被渴望的黎明,是洞察万物的理智,是一生一世的追求。

个性,它能使司马迁将屈辱的泪水溶进笔端,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能使徐悲鸿挥笔画出《八阵图》;它能使一介匹夫执著追求,能使一代伟人写就民族昌盛的乐章。

个性,它跨越了时间、年龄的界限,它高扬理智、坚毅的大旗,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对于个性,我的思索便是如此,豁然间我的心胸开朗了,原来我也是有个性的!您已经评价过!好:0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6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1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3
匿名 回答采纳率:16.2% 2010-07-31 13:02
满意答案 好评率:14%
写作的思路、

“角色”一词就有了其比喻义:指“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类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主角和配角,由此可联想到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想到主人翁的责任感。社会生活中也有反面角色、小丑,他们是生活中的反面教员。

一是思路要放开,不要局限在本义上思考,还应想想其比喻义、引申义。二是观点要鲜明,不能罗列各种“角色”现象,而忘了表明自己的观点。三是“火力”要集中,不要搞“多中心”,因为“多中心”等于无中心。

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人们各司其职,都得恪尽职守,承担自己的职业责任。家庭角色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也要讲究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社会角色中有观众、顾客、公民等,每个社会成员也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角色又有定位、换位、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可探讨。职业角色的定位不但要有自知之明,而且要与时俱进,服从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中的换位思考又有利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社会角色的瞬息万变,会使我们联想到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向世人作出某种角色亮相。

角 色
江西师大附中 程 濛
舞台的生命在于角色。人生也是如此,人生是一场盛大的情景剧,每一幕都有不同的风景,而永远的主角却只有每个人自己。
人生的剧场永远不会关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感受,我们也就有了不同的妆容。
搏击梦想时我们的角色是坚持。我们在旅途中行走,在向着梦想的地平线行进的过程中,有漫天乌云,有暗礁湍流,这时的主角叫坚持。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了声誉登峰造极的伟人丘吉尔介绍他的成功秘诀。丘吉尔走上讲台:“我成功的秘诀有三:第一,决不放弃;第二,决不、决不放弃;第三,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沉寂过后是雷鸣般不息的掌声。唯有在拼搏时扮演坚持这个角色的人,才能飞过汹涌的浪涛,登陆成功的彼岸。
绝望低沉时我们的角色是乐观。人生如同秋千荡出的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无论是低谷还是巅峰,都属于这条弧线的一部分。若一蹶不振,低谷的你永远与高处的胜景无缘。两个二战时的囚犯关在同一个监狱里,他们坚持每天记日记,把在监狱里的点点滴滴记下来。一年后,一个战犯抑郁而终。而另一个却因积极改造而释放。同样的条件,为什么有不同的结局。人们看过他们的日记后才明白,同样的夜里,一个人看见的是黑暗冰冷的铁窗,而另一个看见的是满天璀璨明亮的星星。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人扮演的是悲观,另一个是乐观。爱默生说过:“纵使上天给我一千个哭泣的理由,我也要用第一千零一个理由微笑。”乐观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在人生的阴天,只有扮演乐观角色的人才能看到第二天灿烂的阳光。
获誉成功时我们的角色是谦虚。名利终究只是一袭华美的袍子,褪去之后仍是最平凡的躯体,多少人费尽心机为华服添金加彩,却不觉他们的躯壳正在悄悄地腐朽;多少人为追求高楼玉宇而穷其一生,到头来,纵使拥有了它们,他们已失去了最高尚的美德,仍是灵魂的游民。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二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列宁立了大功,可他从来不曾夸口谈过自己的功劳。谁都知道,列宁对俄国、对二月革命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但在填写履历表时,列宁只写了这样一句:“1917年曾作为一个普通的党员参加了二月革命。”名利对我们的确是有诱惑力的,重要的是成功过后的平常心。理智、谦逊才是最吸引人的角色。倘若趾高气扬、目空一切,将是舞台上最煞风景的地方。只有扮演谦虚角色的人才会获得事业和人格上的双重成功。
芸芸众生中我们的角色是自我。普拉图斯说过:“我就是自身的主宰。”生命剧中,来往的人群形形色色,不乏有光彩照人的所谓“明星”。脂粉把他们淹没在庸俗的舞台上,更有甚者争相盲目地追逐。这时的我们要铭记,我们自己才是永远的主角,平凡却很精彩。歌德说过:“我知道的东西别人也可以知道,而我的个性却为我所独有。”做最本色的自我,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己才是精彩人生的缔造者。
生命剧未完,精彩还在上演,我是永远的主角。
点评:文章以当好人生的主角立意,列举在人生拼搏时、在人生低谷时、在人生巅峰时应取的正确态度,表明了自己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文章不但开合自然,立意高远,而且使用了较多的比喻、典型的事例、十分警策的名言警句,具有较大的视角冲击力,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品位。 角 色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 贺楚乔
伴随着行云流水一般的鼓点,一场大戏开始了。台上众人个个响遏行云之音,惟妙惟肖之态,道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曲终人散,那绕梁三日的余音还在众多看客的心中留连、萦回……
她,就是台上油妆粉饰的一员。不过,在众多角色中,她永远是个配角。演《白蛇传》,她是青儿;演《西厢记》,她是红娘;演《牡丹亭》,她是春香。身为配角的她只能用钦羡的眼神看着身为主角的同伴赢得一个又一个的满堂喝彩而黯然神伤。
尽管如此,她依然很用心。练身段,吊嗓子,对戏曲的热爱使得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汗水。直到有一天,要演《长生殿》,主角病了。
团长的眼睛扫过众人,碰上了她明亮的眸子。“你来演。”团长指了指她,然后离开。丢下惊愕中的众人和恍若身在云端中的她。
《长生殿》开演了。唱完了过场,听得丑角儿一声“宣杨娘娘上殿”,只见从后台袅娜着出来一名绝色的佳人,这是她吗?
台上的杨玉环一个回眸眼波,功夫做到了十足的火候,一双水灵灵会说话的明眸在满头珠翠中荡漾开一丝醉人的妩媚,端的是万种风情。她把全场的人都扫了一遍,在那似乎可以闻到春天气息的眼神里,谁都觉得自己就是那台上风流倜傥的唐明皇,而台上那绝代杨贵妃就是为自己而呈楚楚可人之态。云袖飞扬柔情,扇底秋波婉转。贵妃的千般娇痴,万种情致,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台下观众轰然的叫好声中,她知道,她红了。她再不是原来黯淡的配角,整个舞台,因她而灿烂夺目。
很多很多年以后,白发苍苍的她早已成为戏曲界的泰斗。然而在她日趋平静的心湖中,却总有那样一股暗流涌动,一种叫作遗憾的情绪在她心中缠绕了很久。如果她早几年被发现了,如果她没有当那么多年的配角,或许她会有更高的艺术造诣。
一天,小孙子骄傲地告诉她,老师选他参加幼儿园的话剧《龟兔赛跑》表演。“那你演什么呢?”她笑着问孙子,“我演一棵树!”孙子大声地回答她。她失笑了,逗孙子:“你不觉得你演乌龟或兔子可以让更多小朋友记住你吗?”“可是,树也很重要啊!”小孙子很认真地告诉她。
那一瞬间,那种长时间缠绕她的情绪,像乌云一样被孙子稚嫩的话语驱散。是呵,配角也很重要。在生活这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戏中,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角色,只要你用心了,一个配角也会发挥自己重要的作用。
闭上眼,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久违的戏台,在戏中,她是青儿,是红娘,是春香。
点评:文章编写了一个演员演艺生涯的动人故事,女主人公演配角时颇受冷落,满腹惆怅;演主角时众星捧月,踌躇满志。孙子的一句话使她触棰猛醒,顿悟主角配角不可或缺,同样重要,点明了主题。文章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人物刻画神形兼备,栩栩如生,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希望对您有帮助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