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1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探讨了国际间贸易产生的基础。理论的核心基于以下假设条件:




    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每种产品需要至少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形成2*2*2模型。它们的生产技术和方法相同,生产函数相同,产量受要素投入影响。




    商品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国内要素自由流动,国际间要素不流动。一国资本相对丰富,另一国劳动相对充足。




    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比例。国际间贸易自由,无贸易壁垒,消费偏好一致。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驱动力。这一理论的逻辑链条是:首先,国际贸易导致商品价格差异,进而影响生产成本,接着是生产要素价格差异,进一步导致要素供给和禀赋的差异。


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阐述,每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其生产要素供给比例和产品所需要素比例的差异。例如,劳动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具有优势,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占有优势。


在要素禀赋差异的框架下,国际贸易模式表现为:在要素存量固定的情况下,国家倾向于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稀缺要素的产品。




扩展资料

1919年瑞典赫克歇尔发表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中,认为在两个国家各个生产部门技术水平相同时,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比较优势,只要生产不同产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仍然存在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这一观点经其学生、瑞典经济学家伯蒂尔-俄林在1933年发表的经典著作《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阐释和发展,创立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理理论学界称其为H-O原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