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孟的知人论事与心理咨询的共情技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前些天,在学习《论语》与《孟子》的时候,我看到了对于这两篇经典的总结与概述,其中提到了“知人论事”这一点,比如:《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子路拯溺而受牛以谢。孔子曰: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

它的意思是:春秋时鲁国有个法律:谁把流落在外为奴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向国家请赏。身家最富足的弟子子贡这样做了,但他觉得自己不缺钱拒绝赏金。孔子却批评他:做事不能只求自我感觉良好。而今鲁国富有的人少而贫穷的人多,你收受赏金不会有错;但你不收奖金,只怕以后没人愿为同胞赎身了。而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了一个溺水的人。人家送了一头牛作为报答,子路欣然接受了。孔子知道后,高兴地讲:以后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溺水者了。也许很多人会从道德的推广标准和立法的法理原则来评论这两个故事的深刻寓意。而我却想从心理咨询的重要技术--共情来聊聊。

首先,我想说:可能那些我们曾经那么的顶礼膜拜,并且漂洋过海,重金引进的西方心理学乃至管理学的高大上技术与知识,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仔细研究过了,还详细的记录在了各种国学经典当中,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相比国外传过来的那些翻译起来聱牙佶屈,晦涩难懂的理论,甚至早上了好几千年。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国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情结。每一本国学经典都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震撼与惊喜,让我们越来越相信:“圣与贤,可驯致”。

言归正传,我们来认识一下西方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技术--共情。共情(EMPATHY)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的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对于共情,许多西方学者有着精辟的阐述。不少人认为,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并且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穿上他的鞋子,走着他的路,或者站在他的角度,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会他的生活方式,感受他的目标与方向。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Rogers对共情的解释是:咨询员能够正确地了解当事人内在的主观世界,并且能将有意义的讯息传达给当事人。明了或察觉到当事人蕴涵着的个人意义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没有丧失这个“好像”的特质。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孔孟之道里面的这两个故事:孔子非常了解自己最宠爱的徒弟-子贡,睿智好学,善良多金,特别想拯救天下的受苦的黎民百姓,所以拒绝赏金,但是,他更加深谙百姓们都只是普通人,不可能有子贡的身家,更不可能有子贡的修为与道德素养,所以,他站在了大多数黎民百姓的立场上规劝子贡,虽然他这样做是高风亮节,行善积德,但是他会造成鲁国无人愿为同胞赎身的严重后果。这就是一个双重共情的典型案例。而另一个故事,子路出身贫寒,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但是曾经瞧不起柔弱的孔子,甚至冒犯过孔子,他比较接近于当时老百姓对于孔子的仁政思想-将信将疑的真实状况,所以,孔子对他的大加赞赏,也是希望尽快将他的仁政思想积极推广到贫民百姓层面,让大家都去学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的道理。

原来孔子3000弟子,72位徒弟,他们性格,价值观各不相同,这也是他长期采用共情技术,因材施教的结果。

最后,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其实也是一种长期的共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男孩子,他们可能会调皮捣蛋,他们也可能会攀高爬低,他们还有可能上房揭瓦,弄得鸡飞狗跳,甚至大闹天宫。这都是与他们那个年龄阶段的道德水平相关的。因为他们还不能理解什么是玩世不恭,什么是对别人造成困扰,更不明白什么是破坏败家,如果我们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完全禁止他们所有的嬉戏与玩闹,这就就严重压抑了他们对于大自然和这个世界的探索与学习,这是绝对有害于他们的成长的。当然,有生命危险的或者在公共场合影响别人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制止,但是,我们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希望他们和成人一样,温文尔雅,气宇轩昂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们恰当的运用共情的技术,因材施教,体谅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感受,去正确的引导他们的行为,顺利完成叛逆期,甚至青春期的过渡,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位朝气蓬勃,胸怀天下的优秀青年。正如孔子所言: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