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为娶娇妻,两度登报抛弃28年结发妻子,因此倾家荡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1930年,徐悲鸿吻了自己的女学生 孙多慈, 还向妻子蒋碧薇坦白, “我约她来家里,但吻的是额头。” 13年后,蒋碧薇与徐悲鸿的好友同居,并向徐悲鸿提出4个要求,让他倾家荡产。

徐悲鸿一生之中经历了四段感情。

第一段感情是徐悲鸿17岁时, 由父母包办定了亲。

当时父亲患着重病, 十分孝顺的徐悲鸿不便违抗父亲的意愿, 被迫同意了。

妻子是邻村一位贫寒的农家姑娘, 由于先天不足, 体弱多病。婚后生了一个孩子, 取名“劫生”。

徐悲鸿第二次来到上海不久, 妻子便不幸病亡。后来, 劫生也因出天花而夭折。

徐悲鸿第二次来到上海学习绘画时, 被老师蒋梅笙的二女儿蒋碧薇所吸引,从而产生感情。

不过,蒋碧薇在13 岁时便许配给苏州查家, 即将成婚。

1917年,名门千金蒋碧薇,悄悄地留下一封与父母告别的信, 伪称自己对人生深感乏味, 似有去自杀的打算, 便匆匆离开了家,义无反顾与徐悲鸿私奔了。

5月, 这对热恋中的情人, 从上海登上驶往日本的海轮。

女儿的突然失踪, 使蒋梅笙夫妇惊骇忧惧, 当他们发现了女儿的告别信时, 更是老泪纵横。但父母毕竟了解他们的女儿。

他们估计女儿不会自杀, 很可能是跟着徐悲鸿一同跑到国外去了。

即使如此, 这种私奔, 也是蒋家的奇耻大辱, 将受到众人指责。

蒋梅笙夫妇只好伪称蒋碧薇暴病身亡, 又怕未婚女婿查家发觉, 便买了一口棺材, 装上许多石头, 抬到苏州一家寺庙里存放,这样才算瞒过了查家。

二人远走日本、法国,徐悲鸿学习作画,蒋碧薇打些小工, 并且甘之如饴的每日努力赚钱养家,让徐悲鸿没有后顾之忧,能够专心的创作,二人 生活清贫却甜蜜。

10年后他们回国了,徐悲鸿也不负蒋碧微的期望,也成为了有名的大画家,一幅画可以卖很多钱,事业有成,儿女双全且有如花美眷。

两人也得到了蒋梅笙的谅解,一家人和乐如初。

本来这样的人生是很完美的,这样的感情也应该是最坚固的,有过誓死追随,有过同感共苦,更加有过浪漫过往。

但是世界上有那么多有才学,又有容貌的姑娘。成功男人身边从来就不缺少才女和美女。

可徐悲鸿是一个多情的艺术家,他怎么可能让自己过上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平淡生活。

所以徐悲鸿出轨了……

在遇见年轻漂亮,并且和自己有着共同语言的孙多慈时,徐悲鸿沉寂许久的心,突然急剧地跳动起来,他心动了。

与许许多多的学生相比,这个比徐悲鸿整整小十七岁的孙多慈无疑是非常与众不同的。

上天好像独独偏爱她一人一般,不仅年轻漂亮,而且在绘画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天赋。

这个上天的宠儿,身上没有一处不在吸引着徐悲鸿,他甚至多次不由自主的把孙多慈的一举一动画成油画和素描。

这个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搅得他心神不宁。

1930年,徐悲鸿吻了自己的女学生 孙多慈, 还向妻子蒋碧薇坦白,“我约她来家里,但吻的是额头。”

趁着蒋碧薇回老家奔丧,徐悲鸿再也克制不住,把孙多慈领回了家,给她画像,并趁机吻了她。

之后,他写信催妻子, “速归,我喜欢上了别人!”

蒋碧薇收到信,以为是丈夫的玩笑,并不在意,直到姑姑安葬后,才动身回家。没想到,一进门徐悲鸿说的话,让她几乎晕厥。

丈夫说, “你不在,我喜欢上了孙多慈,约她到家里画像,说到故乡,她哭了,我就吻了她的额头。不过你放心,我不会和你离婚!”

当她看见徐悲鸿画中的孙多慈时,女人的第六感告诉她,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可能毁掉这个她经营近乎半生的家。

蒋碧薇惊得说不出话,徐悲鸿却赌咒发誓,决不会和她有半点瓜葛,她这才放下心来。

可没多久,她就发现,丈夫日日晚归,陪孙多慈画画,还想帮她申请留学资格。

二人更是趁蒋碧薇不在家,在后园里掘土埋了一对相思鸟。埋鸟时,徐悲鸿还说: “死了在一起,也是好的。”

出去吃饭时,他会偷偷往自己的袋子里装糖果,这些东西,也是给孙多慈的。

他们的事情在大学里被传得沸沸扬扬,二人去爬山时,还被摄影爱好者拍下了 “山间拥吻照” 。被同学们争相传阅。

蒋碧薇被逼得几乎发疯,整天疑神疑鬼。

1932年的一天,蒋碧薇一脚踹开徐悲鸿画室的门,撕毁了许多孙多慈的画像,指着徐悲鸿怒吼道 “你这个混蛋!” 还给孙多慈的父母写信,让他们管好自己的女儿。

为爱私奔、毁婚,陷父母于不义,苦守清贫15年,却换来两个字“同居”。蒋碧薇心灰意冷,放弃纠缠。

徐悲鸿趁机到孙家提亲,被孙老汉骂得狗血淋头,并火速举家搬迁,并将女儿嫁给了已丧妻的教育厅厅长许绍棣。

两头落空,徐悲鸿悔不当初,忙陪着笑去讨好蒋碧薇。

可叹,在艺术上已有大成的徐悲鸿,却对名门妻子的“一身傲骨”浑然不觉。

蒋碧薇给他吃了无数闭门羹,还接受了丈夫老友张道藩的告白,与他同居了。至此,一对佳偶,终于走散了。

1945年年底,徐悲鸿再次为了一个女人,登报与蒋碧薇结束同居。 蒋碧薇苦笑“何苦让我再出丑!”

他的女儿徐丽丽更是指责父亲说 :“你每谈一次恋爱,就登报和母亲脱离一次关系,还口口声声说你们只是“同居”,这种伤害,你是不是预备无限地进行下去?”

看透了徐悲鸿的无情,蒋碧薇愤怒地反击道 :“离婚可以,给我100张亲笔画;100万分手费;40张古画;每月4万抚养费”,徐悲鸿为了新欢,一一答应。

这次狮子大开口,让蒋碧薇长期被世人诟病,成为毒辣的怨妇,并指责她背弃丈夫、破坏朋友婚姻,不守妇道。

而徐悲鸿也被口诛笔伐,毁誉参半。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在北京去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一直珍藏着蒋碧薇赠送的怀表。

1978年2月16日,蒋碧薇病逝,人们发现她卧室的墙壁悬挂着当年徐悲鸿给她作的画《琴课》。

这场婚姻没有赢家。


参考资料:

《徐悲鸿的一生》

《徐悲鸿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