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音乐发展状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9-22
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典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思想领域的大开放,这一时期的音乐思想呈现出绚烂多姿的景象,音乐理论空前活跃。音乐美学方面,儒家孔丘、荀卿、公孙尼重功利、重情理;道家老聘、庄周重艺术、重精神。他们的见解,对日后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2-09-18
那个时候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可以参考诗经。
第3个回答  2012-09-18
用古乐器敲打、或很哼唱小调、
第4个回答  2012-09-19
一、西周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1、发展特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制逐渐走向衰亡,封建制度开始建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并建立了初步的美学理论;
(2)民间音乐有了较大的发展,周代有了专门的“采风”制度(楚辞、诗经);
(3)音乐制度、音乐教育在发展,音乐专业水平提高;
(4)这个时期我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建立(记谱法、乐器等)。
2、礼乐制度——“礼”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最早形成于周代,礼用音乐的形式称为礼乐制度。
周代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其职能:(1)音乐管理;(2)制定音乐教育制度;(3)组织国家大型演出活动。其中包括大司乐、乐师、大师等乐宫。
大司乐是春宫中最高的执行长官,其职能:(1)制定礼乐制度、音乐教育规则;(2)传授乐艺;(3)进行音乐管理与考核,并要求以“乐德”、“乐语”、“乐舞”向国子、世子传教;(4)组织进行国家大型演出活动。
3、音乐的体裁和形式(乐舞、歌曲)
(1)周代乐舞
1)六代乐舞——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夏《大夏》、商《大濩》、周《大武》;小舞——规模较小的乐舞。如,干舞(盾牌舞)、人舞(挥长袖而舞)、帗舞(手执彩绸而舞)、羽舞(执羽毛而舞)等等,由乐师掌教;散乐、夷乐——民间舞蹈,由旄人掌教;四夷之乐——王朝四周各部族的乐舞、歌曲。由鞮鞻氏掌教;宗教性乐舞——包括天旱时求雨用的舞雩和每年秋季驱除瘟疫所用的傩舞;
(2)歌曲
1)《诗经》——我国第一部成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歌曲总集,共305首,分为三类:①风,北方民歌;②雅,贵族文人作品,其中不少反映现实,同情人民,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品;③颂,古老的祭歌和舞曲,反映古代生活方面的。
其特点:①富于生活气息,内容丰富;②曲式结构多样化,有分节歌、主副歌、换头、联曲等;③表演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帮腔等形式。代表作品《关雎》、《阳春》、《白雪》,它们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民间生活,成为音乐史、文学史、历史学的宝贵资料。
2)《楚辞》——公元前4世纪,诗人屈原创作的许多歌曲收入其中,这部书大部分是可唱的歌词。根据楚国民间祭祀歌曲创作改编的声乐套曲有《九歌》、《离骚》、《天问》、《招魂》等。《九歌》,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祀歌曲创作的声乐套曲,充满着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共有11首歌曲,依着所祭不同神鬼,有着不同的标题。
3)由于歌唱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声乐理论:①唱歌气息的运用和演唱的严格性;②歌唱教师在选择学生时对声音的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③出现了独特的说唱形式《成相篇》(荀况作),其演唱形式是用一种称“相”的打击乐器伴唱。

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理论
1、乐器学
(1)音——先秦时期周代出现的一种乐器分类法,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划分。金(编钟)、石(磬)、土(埙)、革(鼓)、丝(古琴、瑟)、木(椌、柷 )、匏(笙)、竹(箫)。
(2)侯乙编钟——1979---1980年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一组编钟,共65枚,音域达5个八度,按七声音阶12个半音排列,可奏旋律、多声、转调。其价值:1)曾侯乙编钟代表了当时我国音乐的创作水平;2)钟上有铭文3000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乐理著作;3)一钟发双音,为三度,以三分损益律为基础并伴有纯律,代表了我国当时律学的发展水平;4)它为公元前5世纪的遗物,证明了我国首先发现了三分损益律理论。
2、乐学发展
(1)五声——我国古代音阶名、调式名,宫、商、角、徵、羽;
七声——宫、商、角、变徵、羽、变宫(雅乐古音阶)
宫、商、角、和、羽、变宫(清乐新音阶);
(2)十二律——中国古代音名叫“律”,从黄钟律开始,按照一定的生律法,在一个八度内连续生出十一个律,相邻两律之间形成的半音关系称为“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i)、应钟。其中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称“六律”,是为阳律,其余大吕等六律称“六吕”,是为阴律;
(3)旋宫——也可称为旋宫转调,指宫调系统中宫的转换与调的转换。先秦以十二个律轮流作为宫音,可构成不同调高的五声、七声音阶;
(4)音高、力度、节奏、速度、表情等观念已存在。
3、律学发展
三分损益律——是我国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初见于《管子?地员篇》,用以求五音。在弦上欲求一已知音上方的五度音,就减去该音弦长的三分之一,欲求其下方四度音则加上该音弦长的三分之一。三分损益法又称“五度相生法”。

三、音乐美学思想
先秦时期由于社会形态巨变,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现象,有了众多的流派,学术思想空前活跃。
1、儒家
代表作《乐记》,是一部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其内容:1)音乐具有社会功用和教育功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2)提出了“物动心感”说,“人之心动,物之使然也”,指出了音乐的本源,否定了音乐起源上模拟自然、来自阴阳的观点;3)主张“中和”的审美观念,“乐与政通”;4)崇尚礼乐观念,礼主敬,是一定理智的表现;乐主爱,是一定情感的表现。礼乐的结合,即情理的统一;5)提出音乐批评标准,“德成而上,异成而下”。
2、道家
(1)“非乐”,五音乱耳,限制统治阶级,客观上具有进步意义;(2)“大音希声”,音乐的背后有许多难以体察的东西。非乐以“仁”出发,有一定进步意义。
3、墨家
在大众立场上,认为要积极的限制统治阶级奢侈作风,减轻人民负担,后发展成为我国传统音乐多方面的特点。
4、荀子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收百家而形成自己的体系,在《乐论篇》中提出:1)音乐是人们情感所需要的;2)音乐的社会功用及统一意识;3)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心性;4)主张礼乐;5)音乐具有感化人的作用;6)音乐具有审美、娱乐的功能。
5、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代表著作儒家《乐记》,老子《非乐篇》,荀子《乐论》,墨子《非乐》、《三辩》,嵇康《声无哀乐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