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岭迷窟》结局被嘲:为了能播放,什么逻辑都不管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6
昨天潘粤明版本的《龙岭迷窟》迎来了大结局。本来今天应该能够引起众人讨论一番,谁想到大瓜一个接一个,什么“多人运动”、“时间管理”在热搜上久居不下,导致这部剧的最后一丝余温也就凉凉了。不过盒子君怎么会受这些外力诱惑?他们吃瓜,咱看咱的剧。

《龙岭迷窟》这一段故事在原著中内容精短,想要将戏拍得精彩实在困难,所以能有如今的成绩实属难得。在豆瓣上,国产网剧8.3的评分比登天还难,但《龙岭迷窟》做到了,而且从结尾高制作的几集来看估计还要涨一涨。那么它到底值不值这个分数呢?今天盒子君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盒子君是《鬼吹灯》系列的死忠粉,小说读了不止一遍,所以难免会从原著的角度去看待改编剧。奈何原著中《龙岭迷窟》的这段内容实在有些鸡肋,虽然不能抛弃,但确实没有其他章节精彩,所以既然是改编,也不好要求剧组一定按照原著来,否则没人看不挣钱,还怎么往下拍?

作为原著粉,对剧的要求只有把人物性格还原了就行。比如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平日里撒泼打滑,关键时刻有勇有谋,做事杀伐果断,且重情义,深谙“尽人事,听天命”的道理。只可惜差在了身材和军人气质上。胡八一军旅生涯超过10年,一举一动都应该有些军人的影子,这点在潘老师身上看不出来。至于身材,潘老师已经自己反省,希望他在下一部改善吧。

王凯旋的问题盒子君之前聊过了,感兴趣的可以戳链接:姜超除了胖,其他一点也不像王凯旋。姜超在改编剧里将一个贪小便宜,手贱嘴快的李大嘴演活了,但和真正的胖爷天差地别。当然这个锅主要得编剧来背,几部鬼吹灯都是这个样子,过于突出胡八一的个人英雄主义,却忘记铁三角里胖子这个绝对战力的重要性。

张雨绮的雪莉杨算是中规中矩。需要注意的是,原著里雪莉杨是个基督教徒,喜欢念上帝,必要之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有人丧命。她感叹李春来之死时一句“人心不足蛇吞象”说得有点狠,微微有点出戏。

前面说了,《龙岭迷窟》的原著内容有些单薄,为了能让这部剧更加商业化,编剧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原著里,胡八一、胖子和大金牙是为了收古董来到龙岭,他们下墓也是为财,行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一大块闻香玉和一枚摸金符。

经过改编后,雪莉杨为了得到龙骨天书,以此来获取雮尘珠的线索,想来龙岭找李淳风的墓穴。胡八一等人又受到了歹人胁迫,被迫下墓寻宝。像李春来、马大胆等人物,在原著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小角色,在电视剧中戏份明显增加,当然都是为了烘托主角的智慧和胆识,以此来延长剧情。

为了能符合播放要求,剧组也是煞费苦心。结尾众人得到龙骨天书后重见天日,竟然遇到了人民警察。警察先把死了一众兄弟、又倾家荡产的马大胆带走,让胡八一、胖子、大金牙和雪莉杨带着冥器(龙骨天书)自行离去,操作实属天秀...

再聊聊墓穴机关。鹧鸪哨和了尘长老去通天大佛寺时,那些刀片稍稍有些敷衍;胡八一下李淳风墓穴时,开始的水银关卡也有些无聊,浑天仪摆在那里,易经风水说得天花乱坠,有几人听得懂,还不就是看胡八一最后动了几次手;至于悬魂梯,读小说时有些毛骨悚然,但一群人站在一起闯关,反而没那么害怕了。

饶是如此,我依然认为《龙岭迷窟》是所有盗墓题材剧中最用心的一个。首先它所做出来的机关场景最多,人力物力消耗不少;其次最后一个九宫八卦的机关太良心了,一环套着一环,解谜同时险象迭生,让观众看了大呼过瘾。

在陈坤主演的《寻龙诀》里,胡八一总是拿八卦说事,但败笔是他只拿八卦问路,最后开棺拿钥匙一拧,显得颇为容易;而《龙岭迷窟》更像是胡八一和前人的一次博弈,先用围棋探路摆明以和为贵,再用九宫八卦测试闯关者的能力,测试通过宝物献上,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就连胡八一也说这位前辈讲究,没把龙骨天书放在棺材里,完全就是等后人来拿。由于众人没开棺,也就不知道是不是李淳风的墓穴,这样一来,即便是对影视要求比较苛刻之人,也没办法说它不尊重 历史 了。

如果从原著粉的角度来看,盒子君认为《龙岭迷窟》过了及格线,却应该达不到8.3这样的高分。但凡事有个对比,这两年盗墓题材的改编剧泛滥,粗制滥造者不计其数,大多数都为名为利不顾观众感受,难得有一个演技在线、制作良心的剧组去认真拍这个大IP。以目前国内的影视水平,拍不出像《哈利波特》《指环王》那样的系列佳作,但观众也希望剧组能拿出诚意来拍作品。所以,给《龙岭迷窟》打8分以上并不过分,既是对工作人员的赞扬,也是对影视行业人的激励。

惊喜的是,原班人马已经在制作《云南虫谷》,而且还放出了预告片。你期待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