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三位姓张的历史名人及突出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1-11
张历史我、名人多了,汉朝也比较多,我个人感觉下面几个比较出名
是张良(前 - 前 186年),字子房。汉初名臣,政治家、谋略家。汉初三杰之一。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父平卒。被誉为“第一谋士”。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34~155年),道教的真正创教人,第一天师。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张天师。著《老子想尔注》等

张衡,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汉族。他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发明人。著述极丰,科研成果极多,有“科圣”之称,有“张衡环形山、张衡小行星”命名。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穰东镇)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第2个回答  2015-01-11
张良(?-前186),西汉臣。字子房,传为西汉初城父(今安徽亳县)人。祖先为韩国贵族。曾谋刺秦始皇未遂,后隐姓埋名,亡匿下邳(今江苏邳县),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前208年,聚众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皆为刘邦所采纳。又与韩信整理编次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家军事著作。汉朝建立,封留侯。见刘邦皆封故旧、亲近,而诛私怨引起群臣不满,遂建议封刘邦故最怨者雍齿,使群臣释疑。刘邦曾夸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释之,西汉司法官。字季,南阳堵城(今河南方城)人。文帝时以赀选为骑郎。累迁谒者仆射、公车令、中郎将,后官至廷尉。敢于直言极谏,多次劝谏文帝以亡秦为鉴,改善政治。他处理狱案,严格依法办事。有人犯跸与盗汉高祖庙前玉环,文帝欲分别处以死刑与族诛,他不曲法阿容,建议按法处刑,世称持平。景帝立,任淮南相。
张苍(?一前152),西汉历算家。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有罪亡归。寻降汉,从定三秦,封北平侯,迁御史大夫。他博学好读书,明图籍,精律历。肖何为相,苍尝佐办计政。文帝立,为丞相,谢病免,卒谥文。
张汤(?-前115),西汉臣。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初为长安吏,后历任廷尉,御史大夫。曾与赵禹共同编定律令,并主办许多重大刑狱案件,阿顺帝意,用法严峻。建议铸造白金(银币)及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支持打击富商大贾政策,制定“告缗令”(奖励告发工商业者具报财产不实及偷漏财产税的法令),锄灭横行不法的豪强地主。后被朱买臣等陷害,自杀。
张骞(?-前114),西汉使臣。汉中成固(陕西城固)人。官至大行,封博望侯。前139年,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协商约定共同夹攻匈奴。他越过葱岭,亲历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地,至前126年方归汉,在外共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后达十一年,他与之说理,坚贞不屈。前115年,他又奉命出使乌孙,并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
张安世(?-前62),西汉臣。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字子孺。为张汤之子。昭帝(刘弗陵)时,任右将军、光禄卿,封富平(今陕西省富平县,位渭南县西北)侯。昭帝死,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他拥有家僮七百人,使之从事工业生产,家财富有胜过霍光。
张敞,西汉臣。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子高。初为太仆丞,宣帝(刘询)时,任太中大夫,得罪大将军霍光,出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都尉。后任京兆(今陕西西安)尹,以与杨恽友善,被罢职。未几复起用,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刺史。他直言敢谏,其所至之处皆有治绩。元帝立,欲以左冯翊,会病卒。曾为妻画眉,被劾奏,后世用为夫妻相爱的典故。
张禹(?-前5),西汉经学家。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字子文。通经学,为博士。元帝时,授太子《论语》。迁光禄大夫,出为东平内史。成帝时任丞相,封安昌侯专治《论语》,兼治《易》。曾改编今文本《论语》,将《齐论》、《鲁论》合为一书,称《张侯论》。
张道陵(34-156),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初入太学,通达五经。明帝时曾任巴郡江州令。顺帝时于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创立道派,凡入道者纳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领道民。后道教徒尊为天师(一说陵自称)。后裔承继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历任主簿、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尚书等。早年入京师太学攻读,博通群书。精于天文、阴阳、历法。曾掌管天象观测,创立“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和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包蛋黄一样,天外地内。又写成天文学著作《灵宪》,书中已用赤道、黄道、南极、北极等名词,并画出我国第一张完备的星图,共有2500颗恒星。又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候风地动仪曾上疏要求禁绝当时流行的图谶迷信。长于文学。所作《归田赋》,文辞清丽,一扫汉赋虚夸堆砌的陋习,为东汉抒情子赋优秀之作。其《同声歌》、《四愁声》是五、七言诗创始时期的重要作品。著有诗、赋、铭、七言诗、《七弁》《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另著《周官训诂》,补《东观汉记》。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张纲(108或98-143),东汉臣。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字文纪。顺帝时任御史,上书反对宦官专权。汉安元年(142),与杜乔、周举等八人奉命分巡州郡,七人皆出赴任,他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即奏劾大将军梁冀及其弟河南尹梁不疑,京师为之震动。继任广陵太守,曾诱降张婴所领导的起义军。

  张仲景,汉末医学家。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名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