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的?

如题所述

苏轼是宋代出名的诗人,他创作了无数令人称赞的诗歌。其中,《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在他登上超然台之后,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此首诗上联描写的是登超然台看到的春日景象,下联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抒发了苏轼对家的想念和无奈,对有家难回,有抱负却难以施展的惆怅和释然

上联: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意思是:春天还未过完,柳枝斜斜随着细细的微风起舞。登上超然台向远处眺望,半满的护城河水随着春水微微的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盛开的花朵。更远处在雨影之中的是挨家挨户的瓦房。 上联描写的是满城风光,尽收在苏轼的眼底,用实景为下文的触景生情打下基础。

下联: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意思是:寒食节过后,酒醒了,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却只能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重新点上火,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着年轻才行。下联是苏轼为了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抒发对故国思念之情,既表达了他心中难以解脱的苦闷之情,又表达了他对此作出的心理调剂。

这首词从“春未老”着笔开始写,既点出了当时的季节,表现出来了春季盎然之意,但也为自己年华不再,即将老去埋下伏笔。而最后用“趁年华”来结尾,又突出了此时人已老,若不再做些什么的话,恐怕已无能为力了。空有着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实属是无可奈何。这样承前启后的手法,也是表现了苏轼内心迷茫和忧愁之情,但却无法压抑心中,而需要解脱,这也是此处“超然”的更深层次的表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4

苏轼是北宋的著名诗人,同时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画家,美食家,词人和诗人。才华俱佳的他被称为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全才,他号东坡居士被世人称为苏东坡。他写得《望江南·超然台作》表达了他在思故乡和思故人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心境,享受当时的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旷达心情以及对人生的超然脱俗,进退自如的态度。

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诗的乐观的底色上也表达了诗人有家难回的惆怅无奈之情,‘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作为诗的上片描写的是春天还没有过去,杨柳在舒服的春风中飘扬着,登上超然台眺望,只看见半沟河推场春水,满城的村花。远远的千家万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惆怅与无奈,在与朋友喝酒时看到此情此景,激起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诗的下片”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描写的是寒食刚刚过了,酒醒之后却叹息不停,自己还是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用火来烹煮一杯明前茶,喝酒吟诗都要趁着大好的年华来。这是词人处触景生情,诗人因为传统的节日也就是清明节刚刚过了,引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诗人并非是矫情作态的人,而是心胸阔达的人来进行的自我安慰,还是不要思念故乡和思念故人了,排解自我心情,苦中作乐转移自己的心境。

一句”诗酒趁年华“提升了这首词的境界,暗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心境,也是苏轼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著作。将自己的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惆怅转移,进而旷达释怀的面对生活。

第2个回答  2022-07-04
这首诗整篇都表达了苏东坡的思乡之情,苏东坡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心情非常的阴暗,但是转念一想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为了缓解思乡的痛苦,他就泡了一杯茶享受春天的美好。
第3个回答  2022-07-04
这首诗充分地体现了苏轼的道家思想同时还包含着一些及时行乐的暗示,通过描绘冲日景象和诗人的感情,形态复杂变化,寄予了诗人对有家难回的无奈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第4个回答  2022-07-04
表达了苏东坡的思乡之情,也描述了雨中美景,给人一种非常难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