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杜牧:一边心怀天下,一边放纵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文:麟稀

如果一个人心怀天下又出类拔萃,还有出身、才学、机遇三重保障,他的一生会活成怎样?

很多人说,肯定会成就一番大业,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可如果这个人放纵自己呢?

这样的人在古代名人里,叫杜牧。

01

杜牧出身豪门望族杜家,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这个家族从西汉就赫赫扬扬,远祖杜预是西晋政治家,也是一代名将,以破竹之势完成西晋统一大业。

祖父杜佑是三朝宰相、歧国公,还是大学问家,修撰的《通典》,开创中国典体制史书先河,到现在也是古代史专业必读书。

父亲伯父都在朝为官,堂哥更是一路扶摇直上官至宰相,“取官如驱羊”在杜家丝毫不夸张。

身为杜家子孙,杜牧从小就被寄予厚望,对他而言,舞文弄墨、荣华富贵都是陪衬,这一生是要出将入相、治理万民,建立不世之功勋,“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杜家是钟鸣鼎食之家,也是诗礼簪缨之族,祖宅在帝都长安的黄金地段藏书万卷,杜牧自小在书堆里长大,熟读经史,尤其热衷治国安邦,他对国计民生洞若观火。

此时的大唐早已不复昔日荣光,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专权,政治污浊,赋税繁重,新上任的皇帝昏聩失德,荒淫无度,一味大兴土木,令风雨飘摇的大唐雪上加霜,朝野上下无不忧心忡忡。

杜牧也有感而发,本着政治世家的敏锐和担当,他大笔一挥写下《阿房宫赋》,那年杜牧才23岁。

“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开篇气势雄浑,高度凝练,仅用十二个字就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和阿房宫的宏伟。

“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杜牧极尽想象,用手中之笔再现巧夺天工的奇丽宫殿。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向大唐统治者抛出犀利一问:为何如此骄奢淫逸?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不过数年就化为灰烬,同样穷奢极欲的大唐王朝也岌岌可危。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这是篇千古奇文,洋洋洒洒数百言,骈散结合,用词简练,文辞绚丽,观点大胆且犀利,借古讽今,笔锋直指帝国最高统治者。

长安城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在热议更在赞叹,这个杜牧绝非等闲之辈,迟早要一飞冲天。

23岁的杜牧,凭一篇赋,名动京城,震惊大唐文坛。

02

在文坛展露头角后,杜牧向官场进发。

在唐朝,大官的子孙可以门荫补官,可杜牧偏要拼实力,他想用进士出身为仕途加冕。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身才气和一腔热血,杜牧在26岁参加科考,就以第五名的好成绩成为当时的入选进士。

要知道进士录取人数极少,“五十少进士”对读书人来说再寻常不过,而杜牧能在这个年纪就有此成就,实在难能可贵。

东风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这还不够,同年,杜牧在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中,再次金榜题名。

拼家世,无人可与杜牧争锋,拼才华,一篇《阿房宫赋》让杜牧一骑绝尘,就连拼科考,杜牧也能所向披靡!

一年之内连中两榜,杜牧作为新科进士骑着高头大马,曲江游宴,雁塔题名,享受全京城的追捧和艳慕,真是幸福时光。

事实上,不论考场内外,杜牧都赢定了 。

杜牧家世显赫,家族上百年经营,势力盘根错节,考前就有20多位朝廷要员抢着给杜牧推荐,为他前程保驾护航。

杜牧才情不凡,太学博士吴武陵拿着《阿房宫赋》找到主考官,要把杜牧内定为状元,虽然最终成了第五名,也可见杜牧才情令众考官都赞叹。

大唐帝国内忧外患之际,摇摇欲坠之时,朝廷急需一批青年才俊扛起家国重任,而杜牧既有世家大族的根基,又有书香贵族的才气,还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远见卓识,本人又志向不凡,在一众学子中出类拔萃,自然被寄予厚望。

即使杜牧放荡不羁,风流之名广为流传,也被网开一面,毕竟太年轻,出身显贵、少年才子、金榜题名,多少人日思夜想的美梦,全让杜牧一个人早早实现了,难免有些膨胀,磨砺几年就好了。

此时,杜牧距离他的政治理想,只有一步之遥,只欠几年历练。

一个士族高门子弟,以科场新贵身份,正式开启官场生涯后,外出历练,长安城的大佬们拭目以待,等着杜牧以更完美的模样回来。

不出意外,杜牧会是晚唐官场最熠熠闪光的那颗星,为大唐江山撑起一片天。

03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和自己本性作斗争,无非是你赢了它,或是它赢了你。

当一个人有名,有钱,有自由,有足够资本挥霍时,最常做的是放纵自己,杜牧就是其中一员。

远离朝堂后,杜牧浪荡公子的本性暴露无遗,在外七年政绩寥寥无几,风花雪月、偎红倚翠的风流韵事却多的数不清。

认识张好好那年,杜牧27岁,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位13岁的歌女身姿婀娜,模样娇俏,嗓子清亮,一举手一投足一顾盼,杜牧为之魂断。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朱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

可惜好景不长,张好好嫁给他人,落花落水空余恨,杜牧只好叹息一声,就此别过,后来他到了扬州。

扬州是什么地方?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扬州繁荣富庶,美女如云,一到晚上,灯火照亮整片夜空,杜牧生性风流自然抵挡不住,公务之余,他流连于声色粉黛之间,左手莺莺,右手燕燕,在青楼楚馆中饮酒作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骏马闲宜出,千金好旧游。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七年如弹指一霎间,很快,杜牧要回京赴任,让他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让他依依不舍的还有扬州的姑娘。

他给一位豆蔻年华的妹子写诗:

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你就像二月初的豆蔻花,正含苞待放,整个扬州城的姑娘都不如你。

他对一妙龄歌女含情脉脉: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难舍难分之情,连蜡烛也被感动,替离别的人流泪到天明。

最后,杜牧和上司牛僧孺告别,上司语重心长:年轻人喜欢玩乐是天性,但要有所节制,爱惜身体。

杜牧撇撇嘴很不屑:不劳您费心,我一向很检点。

牛僧孺笑而不语,令人取来小匣子,里面全是街卒密报,如”某晚,杜大人宴饮,无事”“某晚,杜大人夜宿某家,几时归”。

原来牛僧孺不想直接规劝让杜牧难堪,也要保证他安全,就派人暗中保护,几年间杜牧出入秦楼楚馆,醉心花花草草,没半点闪失,也没丝毫察觉。

杜牧恍然大悟,又是惭愧又是感激,以后会约束自己,不辜负这一番苦心。

在回京路上,杜牧回首往昔,扬州几年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之时,已不再年轻,光阴已逝,前途渺茫,这些年逝去的青春,只在烟花巷陌留下风流名声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真是悔不当初,最该有作为的年纪流连于温香暖玉,蹉跎了岁月,黯淡了前程。

04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收敛只是一时想法,放纵惯了的杜牧怎能抵挡歌舞佳肴的诱惑呢?

杜牧在东都洛阳担任御史,负责监察百官,这个职位一定要立场坚定,洁身自好,一般御史遇到私人宴请,肯定会主动回避。

洛阳李司徒家要举办一场高规格歌舞盛宴,传闻歌姬过百,美女如云,美酒佳肴不计其数,李司徒给全洛阳名士都发了请帖,至于杜牧,不方便请。

没想到,杜牧早听说李家歌女貌若天仙,歌舞盛宴正合他口味,怎能眼睁睁错过呢?杜牧不顾御史身份,特意传话让邀请自己。

宴会当天,杜牧格外高兴,一落座就连饮三杯,不多寒暄,直奔主题:听说贵府有位紫云姑娘,是万里挑一的美人,是哪一位呢?

李司徒指给杜牧看,没想到杜牧凝视片刻后连声赞叹,居然当众索要,还说才子配佳人,必是千古佳话。

此言一出,满座宾客惊骇不已,李司徒无话可答,歌姬也忍俊不禁,只有杜牧旁若无人,豪饮一杯后,即兴赋诗一首:

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

忽发狂言惊四座,两行红粉一时回 。

这番轻狂言行把官场中人惊的目瞪口呆,原来杜牧还是那个杜牧,一见美女,一到宴席,几杯酒下肚,身份、职位、影响全都丢到脑后。

对他寄予厚望的大佬们连连摇头, 此人难当大任。

对普通人而言,做事随心所欲本无可指摘,但对胸怀大志之人,为人处事万不可为所欲为。

一个人连自己都无法约束,哪有资格治理万民?一个人为酒色所诱惑,怎么能抵挡住其它蛊惑?更何况危难之际,大唐需要的国之栋梁要经得起风吹雨打,一点小事就动摇的人,怎敢把这副重担交到他的肩上?

杜牧确实心怀天下,他从小熟读兵书,还为《孙子兵法》作注,绝非纸上谈兵之才,他两次向朝廷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后,都大获全胜。

但李德裕作风严谨,虽和杜家世代交好,对杜牧也赞赏有加,却不委以重任,杜牧依然每天写写诗,喝喝酒,领微薄薪水,政治理想就此搁浅。

一天杜牧在洛阳城闲逛,发现风姿绰约的张好好在当垆卖酒,老了也胖了,杜牧一脸错愕,张好好也惊讶不已,你怎么头发都白了?

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眼看同族兄弟一路飙升,自己再难往上一步,建功立业更无从谈起,内心焦虑把鬓角染白。

杜牧从起步就遥遥领先,却在中途掉了队,一把好牌一半闷在手里,他前半生轰轰烈烈,后半生却要归于平淡。

05

人到中年的杜牧,处处不顺。

朝堂上,宦官和权臣互相压轧,甘露之变爆发,一场腥风血雨席卷而来,杜牧的友人被贬,被治罪,他有幸躲过一劫,再不敢直言相谏。

很快,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杜牧连京城也待不下去,被外放为地方刺史,当起扶贫干部,远离核心政治圈,一晃又一个七年,杜牧那颗经世治国之心,在朝廷腐败,官场复杂挫败下,一点点失去热度。

满眼青山未得过,

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何事。

欲到中年事更多 。

当年的风流才子已鬓发苍白,以为老了就能轻松自在,真是一厢情愿,一睁开眼,周围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却没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杜牧拿着一份微薄俸禄,要养活妻儿老小弟弟妹妹,弟弟因眼疾双目失明,杜牧要四处求医问药,妹妹寡居在家,杜牧也要悉心照顾,面对美景都无心欣赏,只能感叹一句:

景物不尽人尽老,谁知前事堪悲伤。

这一生抱负注定无法实现了,杜牧只能在诗中做一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梦,以慰心中不平,他喜欢写咏史诗,尤其爱为历史人物翻案。

项羽是败兵之将,历史早有公论,杜牧偏要写: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楚汉相争,若能重振旗鼓再战一场,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周瑜用火攻大败曹操八十万大军,一举成名,杜牧偏要写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要关进铜雀台了。

如果这一生能重来,还会不会放纵自己流连花丛,给仕途蒙上厚厚一层阴霾?

06

人到暮年,杜牧耳朵聋了,牙齿掉了,心境也平和了,不再犀利,不再愤懑,不针砭时弊,不放荡不羁,他更喜欢静静欣赏美景,任思绪在心中流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有画,一副风格明快的寒山秋色图宛如在眼前铺开画卷。

后来,杜牧修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还整理了自己的诗文集,儿时的梦只能这样重温了。

公元852年,杜牧自知大限已到,提前写好墓志铭,“平生好读书,为文亦不出人”,又变回那个好学上进的年轻人,焚烧大部分诗稿,只留下极少数精品,然后潇洒离去。

千年后,人们津津有味的依然是他的情诗还有风流韵事,似乎只用风流两个字,就能概括掉他的一生,其实,“关西贱男子,誓要虏杯羹”才是杜牧的人生追求,只是,这些都没实现。

有人会说,别在该浪的年纪,禁欲的活着,人的一生要活出自己,他们还说,20岁不放肆,40岁就没机会了,错过那个时间点,有些事就不那么感人。

而我想说, 一个人想活出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千万不能放纵自己,那会是一场灾难,会让你之前所有付出功亏一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只老虎,叫欲望,有人能把它看住,不任其跑出来作乱,这样的人注定不同凡响,可惜杜牧只实现了一半,他一边心怀天下,一边放纵自己,他的成就在诗文上,却不在心心念念的政坛上。

如果能重来,朝着目标坚定走下去,哪怕这条路上会遇见九九八十一难,七七四十九重险,也要到达终点。

麟稀:90后老少女,读经典,也看热点,有理性,也有抒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