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学法的困惑与对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两年的摸索,一年的推进,六步教学法的教学尝试,两年来,有行动,有收获,也有思考,下面我粗浅谈谈个人在课改中的一些疑惑和自己学习到的一些对策。

首先困惑我的问题就是导学案的使用,课改之初课堂上我依据学案提供的问题,一问一答,把具有丰富情感内涵的语文课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习题解答课。课堂上我省劲了,而学生却越学越累,越学越没有兴趣,脑子里除了一些杂乱无章、冷冰冰的知识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一度我以为导学案与语文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是背离的。"后来无意间我看到一位有位有着四年使用导学案实践经验的老师这样界定:“导学案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任课教师执笔编写的能够适应本班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课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外延伸的文字材料,它应该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呈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纲。如果把它比喻成一座灯塔,它就能指引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如果把它比喻一把钥匙,它就是能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门,步入文字的殿堂。一个好的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它能够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竞赛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的思想。”

因此,学案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有正确的把握,对学情有足够的了解。编写适合教学的学案,使教学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保证。这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不能淡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教材的深刻挖掘。

我遇到的第二个困惑是学生自学合学后,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然后就再重头讲一遍,无法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总觉得如果自己不讲这节课好像学生就学不会,带着困惑我不断学习摸索,我觉得首先我们需要转变思想,我们每个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发展的初期可能会适应教学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经意的瞬间会发生很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认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不断更新讲课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想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当面下功夫:

第一、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意见,在合作中善于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开展合作学习,由于有了小组的凝聚力,组员之间互相提醒,互相帮助,学生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第三、课堂活起来。在开展合作交流时,把一个人的发言变成六个人的发言,在单独回答时,变成以小组为单位,由于给每个同学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自然就活跃起来了。

第四、科学分组,做到生教生,生帮生。在分组时,要好、中、差相结合,好差结对,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家庭作业、还是测验都要看两个人的平均得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的平均分,这样可以缩小优生和学团生之间的差距,从而调动他们的学校积极性。

总之,经过将近一年的课改,我发现我和我的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我的导学案设计应该目标更详细学法更明确了,我坚信课改的路上虽有困惑,但是只要我们转变思想,坚定信心,不断探索,最终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