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时,日本为什么不配合德国东西夹击苏联,反而攻打美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2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正式启动“巴巴罗萨计划”, 集结了3个集团军群,190个师,合计550万人,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

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而这场战争的胜负关乎着全世界的命运。

苏联赢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基本赢了。

德国赢了,拿下苏联石油的德国必将成为庞然大物,恐怕于世间无敌。

最终,陷入斯大林格勒泥潭的德军还是败了。

苏联用巨大的牺牲摧毁了德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很多研究这段 历史 的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在苏联被德军兵临城下最危险的时候,日本为什么不从远东进攻苏联,配合德军东西夹击苏联呢?

对苏德战争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苏联被德军打得有多惨,多个城市被围困,苏联一着不慎就有被灭国的危险。

如果日本在德军打得苏联就剩一口气的时候果断出击,和德国打个配合东西夹击苏联,苏联九成可能会被围殴致死。

日本作为德国的盟国,当德军和苏联军队浴血奋战的时候,日本难道真的就站着看戏吗?

难道日本不明白此时是进攻苏联的最佳时机吗?

有人会说1941年4月13日,日本刚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条约生效后日本自然不能进攻苏联。

别 搞笑 了。

世界争霸,生死存亡之际,日本人的契约精神会强到这种地步吗?

德日联手灭了苏联,还有谁会追究日本毁约的责任。

所以,把苏日条约当成日本不进攻苏联的原因不成立。

还有人会说,日本国力太弱,日本人是怕苏联,是惧怕斯大林。

别逗了。

说起日本和俄国的恩怨,远点的有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全歼沙俄太平洋舰队,把俄罗斯帝国从二流帝国直接接达成了三流平庸国家,那一战日本歼灭俄军10万多人。

近一点的还有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当时大林子刚把苏联军官阶层洗了一遍,能打得差不多都被送下去了。

战争最初阶段,缺乏实战经验的苏联军官被日军打得找不着北,直到斯大林把朱可夫派去救火,苏军才战胜日本。

虽然日军战死1万8,让嚣张的日本人冷静了一下,但1万8的战损还不至于吓得日本人不敢对苏联下手。

何况未来日本人连美国的珍珠港都敢轰,还怕被德军打得只能死守的苏联不成。

更何况希特勒在进攻苏联之前,就召见了日本驻德国外交武官山下奉文,要求他尽快返回日本,让天皇从远东地区打进西伯利亚,配合德军进攻苏联的计划。

作为德国盟友,日本内部开始对德军进攻苏联一事展开激烈讨论,日本外相松岗洋右就极力劝说天皇派兵配合德军夹击苏联。

山下奉文也建议东条英机协助德国。

可见日本内部是有很多人愿意配合德国打这场战争的。

然而,1941年天皇却突然宣布日本暂不介入苏德战争,但要秘密准备对苏联的战争,这就有了“关东军特别大演习”,就是为进攻苏联做的准备。

那么裕仁天皇为什么突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时我们就要找到日本人的核心利益点在哪里,才能明白日本人为何做出这种选择,也能明白日本人为何敢于偷袭美军珍珠港。

早在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首次提出了“东亚新秩序”的口号。

1940年7月26日,日本近卫内阁在《基本国策要纲》中进一步提出,“建设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

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谈话中将其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呢?

其目的有三:

一是统治东方各国。

二是垄断圈内的丰富的资源和广阔市场。

三是通过占领南洋地区,利用其资源和战略地位,同美英展开争夺远东霸权的持久战。

日本这三个目的中有一个核心点就是——资源。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极度贫乏,主要的战略资源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

战争爆发后,日本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国对日本的石油禁运和经济制裁。

当罗斯福阻止美国向日本出口钢铁和石油时,日本陷入了麻烦。

而东南亚地区资源丰富,尤其“荷属东印度是东亚的石油宝库,年生产量约800万吨,是日本的20倍。

如果不进口石油,日本的石油储备在6个月内就会消耗殆尽,将无法维持战争的需求,他们面临的要么是失败,要么是投降。

这也是罗斯福想要的结果,他希望不费一兵一卒,仅仅使用能源禁运就迫使日本结束其在东亚的军事扩张。

那么攻击苏联能为急需资源的日本带来什么,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底下是有丰富的能源,那时候也不知道啊。

一个“关东军特别大演习”,日本调动了75万部队,这巨大的规模被认为是日本对苏联发动全面战争的“临界点”。

日本军方调来十几万吨军备物资,这耗费了日本近一半的战略资源储备。

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一旦参战面临的就是国内资源储备不足的窘境。

因此日本人选择了赌一把大的——赌国运。

日本希望通过空袭珍珠港这场局部战争的胜利,让美国做出让步,恢复对日本的能源运输。

如果美国不同意恢复能源运输,他们还看到了一个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占领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获得当地的石油资源。

日本赌美国人不敢还手。

于是,日本放弃了和德国夹击苏联,选择在1941年12月7日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发动偷袭。

写到这里,大家也能明白了,日本之所以放弃和德国东西夹击苏联,就是因为灭了苏联并不是日本的核心利益点。

能源才是日本能够维持战争的关键所在。

拿下欧美在东南亚的能源基地才是日本当下最核心的利益。

在偷袭了美军珍珠港后,日本一度得到了欧美在东南亚的石油资源。

但这次偷袭对美国而言是奇耻大辱,没有不还手的道理。

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并正式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

偷袭成功,得到石油的日本还在沾沾自喜,殊不知毁灭正在降临。

四年后,他们收到了美国空投的两个大礼包。

一个叫“小男孩”,一个叫“胖子”。

巨大的蘑菇云,在广岛和长崎腾空而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