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中国古代分多少个国家?
中国历史上国家最多的莫过于春秋战国时期了。

春秋时期,见诸经传的大小诸侯国凡一百二十八个(亦有说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鲁、卫、宋、郑、陈、蔡、晋、燕、秦、楚、吴、越等十数国。

今可考国名有三十六国: 楚国 ,赵国 ,齐国 ,秦国 ,韩国 ,燕国 ,魏国 ,晋国 ,陈国 ,曹国 ,吴国 ,越国 ,宋国 ,鲁国 ,郑国 ,卫国 ,巴国 ,蜀国 ,邓国 ,莒国 ,邹国 ,杞国 ,蔡国 ,郯国 ,任国 ,滕国 ,薛国 ,费国 ,倪国 ,曾国 ,缯国 ,邳国 ,虞国 ,虢国 ,滑国 ,中山国。

据史书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

按朝代顺序应该是这样的:夏、商、周、秦、两汉、魏蜀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中国古代共有多少个国家?
夏朝:约前2070-前1600年 斟浔 河南洛阳 禹帝姒文命(夏禹)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亳 河南商丘商太祖子履(商汤)

周朝: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镐 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

封建时代

东周:前770-前256年 雒邑 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前475年

战国:前475-前221年

郡县时代

秦朝:前221-前207年 咸阳陕西咸阳秦始皇赵政[1-3]

楚朝:前206-前202年 楚怀王熊心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包括新朝(由新始祖高皇帝王莽所建,公元9年-公元23年)、玄汉(由汉延宗汉更始帝刘玄所建,共传二帝:刘玄、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公元23年-公元27年)、成家(由公孙述所建,公元37年被刘秀所灭)

----东汉:25-220年 雒阳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时期:220-280

----曹魏: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 成都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东吴: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十六国时期:265-420

----晋受禅后吴国:265-280

----晋朝:265-420

---------西晋: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前期、中期、后期(后期囊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阶段:304-420

南北朝时期:420-589

----南朝时期:420-589

--------宋: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时期:386-589

--------十六国末期:420-439

--------北魏中后期:420-557 洛阳 河南洛阳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556 长安 陕西西安 孝武帝元修

--------东魏:534-550 邺城 河北邺镇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577 邺城 河北邺镇 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孝闵帝宇文觉

--------隋国统一前:581-589

十六国春秋【前、中、后、末4期,将十六国时期分别穿插到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时期:304-439

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包括武周时期:690-705 神都 河南洛阳 周圣皇帝武则天

五代十国:907-979

--后梁:907-923 汴 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吴:908-9......
中国古代一共有多少个国家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1/ 夏:前2070-前1600

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商:前1600-前1046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前1046-前256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前221-前206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5/汉:前206-公元220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魏:220-265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7/蜀:221-263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8/吴:222-280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9/晋:265-420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10/隋:581-618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11/唐:618-907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12/辽:907-1125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13/宋:960-1279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14/西夏:990-1227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15/金: 1115-1234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6/元:1206-1368

据《......
中国古代总共有几个大朝代
大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汉。晋。 隋。唐。 宋。元。明。清。 三皇: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朝代名 起止时间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夏 公元前2070-前1600 禹 桀

商 前1600-前1046 汤 纣

西周 前1046-前771 武王姬发 幽王姬公湦(sheng)

东周 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赧(nan)王姬延

春秋 前770-前476

战国 前475-前221

秦 前221-前206 始皇嬴政 二世赢胡亥

西汉 前206-公元220 高祖刘邦 孺子婴(王莽摄政)

新 公元6年-23年 王莽 ……

东汉 25-220 光武帝刘秀 献帝刘协

三国(220-280)

魏 220-265 文帝曹丕 元帝曹奂

蜀 221-263 昭烈帝刘备 后主刘禅

吴 222-280 大帝孙权 乌程侯孙皓

西晋 265-317 武帝司马炎 愍帝司马邺

东晋 317-420 元帝司马睿 恭帝司马德文

(注,五胡十六国略)

南北朝时期(420-589)

南朝

宋 420-479 武帝刘裕 顺帝刘凖(准)

齐 479-502 高帝萧道成 和帝萧宝融

梁 502-557 武帝萧衍 敬帝萧方智

陈 557-589 武帝陈霸先 后主陈叔宝

北朝

北魏 386-534 道武帝拓跋珪 孝武帝元修

东魏 534-550 孝静帝元善见 ……

北齐 550-577 文宣帝高洋 幼主高恒

西魏 535-556 文帝元宝炬 恭帝元廓

北周 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 静帝宇文阐

隋 581-618 文帝杨坚 恭帝杨侑

唐 618-907 高祖李渊 哀帝李拀

五代(907-960)

后梁 907-923 太祖朱温 末帝朱瑱

后唐 ......
我国古代有多少个国家啊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1/ 夏:前2070-前1600

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2/商:前1600-前1046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3/周:前1046-前256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厂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前221-前206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5/汉:前206-公元220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6/魏:220-265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7/蜀:221-263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8/吴:222-280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9/晋:265-420

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10/隋:581-618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11/唐:618-907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12/辽:907-1125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13/宋:960-1279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14/西夏:990-1227

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15/金: 1115-1234

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16/元:1206-1368

据《......
中国古代西域有多少个国家?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个国家。至于古代“西域”三十六国现在的地方,按历史资料,大致应是:

(一)乌孙: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察布查尔锡伯县附近几县及现哈萨克斯坦部分。是当时乌孙国的属地,但绝大部分被沙俄侵占;

(二)龟兹:今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一带;

(三)焉耆: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 *** 自治县;

(四)于阗:今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一带;

(五)若羌: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东南、罗布泊西北一带;

(六)楼兰: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的罗布荒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与现在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有别),现仅存楼兰遗址;

(七)且末: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西南,玄奘取经曾在此停留过;

(八)小宛:在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东、车尔臣河南岸,为西域36国中最小的国。

(九)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

(十)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

(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

(上述四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

(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

(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

(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

(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

(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

(十七)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

(十八)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

(十九)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

(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

(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

(二十二)卑陆:今新疆昌吉 *** 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

(二十三)乌贪訾:今新疆昌吉 *** 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二十四)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 *** 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

(二十五)单桓:今新疆昌吉 *** 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

(二十六)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二十八)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

(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 *** 自治州昌吉市以西;

(三十)劫国:今新疆昌吉 *** 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

(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

(三十二)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

(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

(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

(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

(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 *** 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此外,还有大宛、叮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中国古代共有多少皇帝?
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总数钉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有73人。

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总数有251人。

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约100人。

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60人;还有一个“ *** 皇帝”袁世凯。

中国自秦以降,一共出过九个大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三国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十六国时的东晋、前赵、北凉、夏、后赵,鲜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十三个;

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陈,共五个;

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三个;

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十个;

夏、辽、金、南宋,共四个。

由于口径不一,难以有权威的统计。如:

一、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婴即位,仅称王。

二、汉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刘盈卒,少帝刘恭即位。但高后吕雉称制,史家以高后纪年。汉高后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刘恭被废,少帝刘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后纪年。

三、汉元平元年(-74年),昭帝刘弗陵卒,昌邑王刘贺即位。旋被废。宣帝刘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刘贺计入世系。

四、汉元始五年(高句丽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刘衎卒。汉居摄元年,孺子刘婴被立为太子,王莽称假皇帝。汉初始元年(高句丽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刘婴被废。史家仍以孺子刘婴计入世系。

五、汉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丽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阳王刘玄称帝。汉建世元年(汉更始三年,汉建武元年,25年),刘盆子称帝。史家不以淮阳王刘玄、刘盆子计入世系。

六、汉延光四年(高句丽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刘祜卒,北乡侯刘懿即位。旋被废。顺帝刘保即位。史家不以北乡侯刘懿计入世系。

七、汉中平六年(高句丽故国川王十一年,189年),灵帝刘宏卒,弘农王刘辩即位。旋被废。献帝刘协即位。史家不以弘农王刘辩计入世系。

八、晋建始元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受禅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马衷复辟。史家不以赵王司马伦计入世系。

九、晋建康元年(高句丽美川王二十年,晋太兴二年,成玉衡九年,赵光初二年,赵明帝元年,319年),南阳元王司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阳元王司马保计入世系。

……

像上述案例,在历史上有上百起。此外、历代起事者,自称皇帝的,不下数百起,并且难以作全面统计。即使在当代,这种案例还有出现。如:“中原皇清国元年” (1982年),张清安僭号于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华僭号于山东潍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

因此,无论是正统的王朝君主,还是其他政权的皇帝,都难以有权威的统计结果。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