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潮之后看人性 阅读

退潮之后看人性
夏天,我随团去日本,导游田中接待了我们。北海道退了潮,田中领着我们去海边,那里聚集了很多正弓腰捡鱼的人。大家来了兴致,也加入到其中,你捡一条三文鱼,我抓一条金枪鱼,很快捡满了一桶鱼。
歇坐在一边,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起如何加工那些活鱼,将它们制作成一顿美味盛宴。正当我们津津乐道时,田中突然插话说:“难道你们认为这些鱼与餐桌上的鱼一样吗?它们可不是因为贪食而被捉的。”
我不解地望着田中,问:“不都是鱼吗,有什么区别?”
田中长叹一口气,接着说:“这些鱼儿是因为退潮而被遗落在海滩上,它们可是落难的生命呀,你们忍心吃吗?不如把它们放回到大海。”
大家面面相觑,这才知道将退潮后拾到的活鱼摆上餐桌,是在糟蹋受难的生命,唯有将它们放回海里,救鱼儿于水火之中,才是行善施德呀。于是大家提起桶,你一条我一条地将鱼儿放入大海,看着鱼儿机敏地游开,人人心中涌起说不出的愉悦。
入夜,田中突然找到我们,说有个朋友的店铺明天就要倒闭,想请我们帮忙去买些东西。店铺要关门,也就是商品要清仓,一定有很多东西折价甩卖,能捡到很多便宜货,这个忙值得帮,我们如是想着,爽快地答应。同行的女人们兴奋地讲述完自己在国内淘折价品的经历,忍不住问田中那家店都经营什么,当被告知有特产、化妆品、电器和首饰时,兴奋不已。来到店内,果然聚集了很多人,他们已经选了满满一车的商品在等待付款。我们用力地挤进去,可很快就发现,这里的商品并未做血本促销,竟与其他店的价格毫无差别,失落感由然而生,于是随意挑选了一两件小商品,匆忙地出了们。
半个小时后,田中提着两大袋商品出来,我们不满地问他:“怎么这家店的商品不打折?”
田中愣愣地望着我们,许久才说:“这里的东西都是正品,为什么要打折?”
我们不知该如何回答,倒是一个女人反应快,换了话题:“既然价格跟平常一样,为何你和其他人都来这里,还买这么多东西?”
田中笑了,缓缓地说:“店铺就要关门了,所以我们都来买东西,这样店老板就知道自己其实是适合开店的,或许不久之后,他就有信心换个地方再开家新店。”
大家呆呆地对望着,这才知道原来对即将关闭的店,我们并非只能去抢购便宜货,还可以多买些东西,给老板送去些许安慰和鼓励,温暖和信心。
当他人陷入困境时,我们是该落井下石,还是该伸手援助?将退潮的鱼儿放回海洋,进到面临倒闭的店铺多选购商品,田中用他的善举教育了我们,也使我们意识到:退潮之后,周遭已再没有遮掩之物,此时最易看清人性,所以真的应该做得更好些。
1、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田中到即将关闭的店铺 多买东西,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2、本文一共写了两件小事,第一件事讲了:———第二件事讲了:————。
3、文章在叙述中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进行描写,使我们受到启发。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是——。
4、文中田中的善举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善举?请举例说一说。
是不是我的悬赏太低了,大家都不帮我?

第1个回答  2012-05-01
前段时间去了趟日本,如楼主一样,感觉其实日本的文化以及人性美随片可现。
1、中国也有“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两个成语,田中想到的是后者,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和谐。这是这个国家的精华。
2、第一件事通过对落难小鱼的放生,反应他们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人性中对苦难中的人与事的一种热情帮助;第二件反应他们对人的一种举手之劳却乐此不疲。
3、最后一段启发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希望看见这个故事的人都能用自己的举手之劳,真正解人之围。
4、善举嘛,也谈不上,其实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孩残疾人让人座什么的。不知道算不算,但我是经常这样做。因为这个位子他们比我更需要。追问

一和三题您能在回答的详细点吗

第2个回答  2012-05-1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