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高三组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8-01-02
第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高三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B 2.C 3.B 4.C 5.A
6.D 7.A 8.C 9.B 10.A
11.A 12.B 13.B 14.B 15.C
16.C 17.D 18.A(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19.C(用阳文印章铃出的印文为朱色,故也称“朱文”;用阳文印章铃出的 印文是红地白字,故也称“白文”) 20.D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21.《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崤之战》 鲁
22.内容 艺术手法
23.遭忧/离愁
24.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5.英俊沉下僚
26.边塞 七绝
27.朱熹 四书集注
28.李贺 琵琶行/霓裳羽衣歌 听颖师弹琴
29.看不见的光阴流逝 景物的色彩变化
30.元稹 张珙
31.前七子 后七子 唐宋派
32.苏轼 后赤壁赋
33.宋
34.20 15 相反
35.上 去 入
36.颜真卿 柳公权
37孟姜女(哭长城) 梁山伯与祝英台
38.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9.陆游
40.沈括 《梦溪笔谈》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9分)
41.(3分)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洛阳女子伤感落花 白头老翁遭遇冷落
42.(2分)对比 人生短促,富贵无常
43.花卉盛衰有时,而入生青春不再(1分)
44.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颠倒重复,不仅排沓回荡,音韵优美,更在于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而有感染力。(3分)

(二)(11分)
45.B(“直”,同“值”,价钱。)(1分)
46.D(前者和“后”连用,表示连接。后者,表示转折,相当于“却”。)(1分)
47.C(①②③④都是对的。⑤不对,戴进放弃制作金银器,是因为他看见别人毁了他的作品。⑥是错误 的,这种看法正是作者认识上的局限性,是一种迷信说法。)(1分)
48.耽煌煌喜欢金黄(的外表)(2分)
49.有人嫉妒;画上着了红色;技艺过人(3分)
50.着红色表示做官者,做官者垂钓则意为隐居,而隐居者则意为与朝廷不合作,所以忌讳。(3分)

(三)(10分)
51.恰、适、正、当(写出两个即可)(2分)
52.长江以西(1分)
53.失意(1分)一心一意寻找梅谱却未找到(2分)
54.画梅的方法技巧(1分)要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必须观察生活,以生活为原型(2分)
55.A(1分)

四、鉴赏题(30分,每题15分)
56.提示:两首都是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一二句写送别情况,三四句写离别之情。“孤帆远影碧 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好友后,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友人东去的 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切的口作者写离别之情,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 之中,虽未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感受到情真意切。
《饯别王十一南游》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 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此诗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以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这两首诗诗人都借助眼前景物,或遥望或凝思,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57.提示:赏析本文,主要可抓住“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句。写“异水”比喻形象,对比鲜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说富春江的水清明澄澈,从水面一直可以看到水底。水底下的游鱼和砂砾,都能一览无余。这四句写出江水的平缓流动时的情景,遇到急流,情况就变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笔锋一转, 写出了另一种景象,运用形象的比喻说富春江的水流得比射出的箭还要快,迅猛的浪头就像飞奔的骏马一般,气势格外雄壮。文章先写江水的文静,后写江水的飞动,这样对比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富春江水的变幻多姿。写“奇山”用词巧妙,形象逼真。作者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富春江的两岸都是高山,把江水夹在了中间,显示出山的特点。适值秋天,有的树木落了叶子,有的树叶变了颜色,山林中 呈现出一片寒冷萧瑟的景象,此之为“寒树”。 “负势竞上”是说两岸的山峰都依仗着各自的险要地势,互相争着向高处长去。“互相轩邈”,“轩邈”是高远的意思,说山峰一个比一个高,一层比一层远。“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句再一次写山峰的形势。其中“争”和“指”两个动词与前边的“竞”字互相呼应,把山峰的高峻险要描绘得形象逼真。 “千百成峰”,又写出了山山相连层峦不尽的图景。以上几句写山势,扣住一个“奇”字,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几个动 词,把静止的山峰写活了。其他角度如:绘形与绘声的结合、绘声绘形与直抒胸臆、叠字的运用,等等。 总之,《与朱元思书》这篇写景散文,风格简淡清新,寥寥一百四十余字,就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我们恍如游历在富春江上,置身于美丽多娇的奇山秀水之中;也表达了作者否定世俗官场,向往自然风光的清高隐逸的思想情感。

附加题( 10分)
诗歌分析提示:首句开门见山,点明“夜泊牛渚”。次句写牛渚夜景,从大处落墨,展现出一片碧海青天、万里无云的境界口寥廓空明的天宇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越显出境界的空阔渺远,而诗人置身其间 时那种悠然神远的感受也就自然融合在里面了。三、四句由牛渚“望月”过渡到“怀古”。谢尚牛渚乘月泛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青天朗月)的巧合,固然是使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藉,但之所以如此,还由于这种空阔渺远的境界本身就很容易使人触发对于古今的联想。“望”、“忆”之间,虽有很大跳跃,读来却感到非常自然合理。“望”字当中就含有诗人由今及古的联想和没有明言的意念活动。“空忆”的“空”字,暗逗下文。接着,诗人的思绪,由眼前的牛渚秋夜景色联想到往古,又由往古回到现实,情不自禁地发出“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的感慨。尽管自己也像当年的袁宏那样,富于文学才华,而像谢尚那样的人物却不可复遇了。“不可闻”回应“空忆”,寓含着世无知音的深沉感日胃口“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像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这首诗,写景的疏朗有致,不主刻画,迹近写意;写情的含蓄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的自然清新,虚涵概括,力避雕琢;以及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的手法,等等,都有助于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