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轼文集诗集词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4-24
一、文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范增论》《贾谊论》《东栏梨花》 二、诗词  苏轼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
苏轼彩像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诗词赋作品选列: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石钟山记》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6《海棠》   7《和子由渑池怀旧》   8《和子由踏青》   9《花影》   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三月二十九日》   14《上元侍宴》   15《石苍舒醉墨堂》   16《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17《题金山寺》   18《题西林壁》   19《望海楼晚景》   20《雪后北台书壁》   21《饮湖上初晴后雨》   22《有美堂暴雨》   23《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24《赠刘景文》   25《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女王城东禅庄院》   26《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27《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28《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30《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31《蝶恋花(密州上元)》   32《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3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4《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35《洞仙歌(冰肌玉骨)》   36《洞仙歌(江南腊尽)》   37《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38《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39《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40《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   4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42《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4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   44《浣溪沙(寓意)》   45《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46《减字木兰花(春月)》   47《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48《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4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50《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51《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5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5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4《满江红(江汉西来)》   55《满江红(清颍东流)》   56《满庭芳(三十三年)》   57《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58《南歌子(雨暗初疑夜)》   59《南乡子(寒雀满疏篱)》   60《南乡子(凉簟碧纱厨)》   61《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62《南乡子(送述古)》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64《沁园春(孤馆灯青)》   65《沁园春(情若连环)》   66《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67《阮郎归(初夏)》   68《少年游(去年相送)》   69《哨遍(为米折腰)》   70《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7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2《踏青游》   73《玉楼春》   74《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   75《黠鼠赋》   76《前赤壁赋》   苏轼自勉对联:纵使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继续追问:
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9655fe09581b6bd97f19eac5.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