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曲车口添涎

诗的出处和本意 ~?! 望高手指点

第1个回答  2007-12-10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王李琎敢于饮酒三斗以后才上朝觐见天子。路上看到装载酒麴的车竟然馋得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水味如酒的甘肃酒泉去。

  出处:

  杜甫、饮中八仙歌 (《全唐诗》763页)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他们虽都在长安生活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用追叙的方法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本诗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及夸张等笔法,描摹了八仙酒后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他们旷达俊逸的性格特征。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酒后骑马,姿态就象乘船一样晃晃悠悠。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王李琎敢于饮酒三斗以后才上朝觐见天子。路上看到装载酒麴的车竟然馋得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水味如酒的甘肃酒泉去。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左相李适之每日饮酒兴起,不惜花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淡化政事,以便让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用白眼傲视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俊美之姿宛如玉树临风。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却得意忘形,无所顾忌,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饮酒十斗,就能写出一百篇诗来。他也乐于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喝了酒就醉卧在长安市的酒铺里。他性格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天子召见他,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说自己是酒中之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饮酒三杯,即索笔挥洒,当时人称之为草圣。他常倨傲不恭,不拘小节,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焦遂五杯酒下肚,方显得精神振奋。而在酒席上更加神情卓异,常常高谈阔论,语惊四座,有卓越的见识和论辩才能。

  《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别有情趣。诗人用笔精炼,色彩明丽,将八位酒中圣哲刻画得入理入微,不同凡响。在音韵上,旋律轻快,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且主次详略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彼此映衬,风神独异。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群仙画像图,逼真自然,具有独创性。

  注释:
  ⑴知章:贺知章,著名诗人,嗜酒,狂放不羁。⑵似乘船:醉后骑马,似坐船般摇摇晃晃。⑶眼花:醉眼昏花。⑷汝阳:汝阳王李琎。杜甫曾为其宾客。⑸始朝天:才去朝见天子。⑹麴车:酒车。⑺涎:口水。⑻左相:李适之。天宝元年为左丞相。⑼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以此形容李适之的豪饮之态。⑽宗之:崔宗之。开元初史部尚书崔日用之子,与李白交情甚厚。⑾觞:酒杯。⑿白眼:对拘守礼法的人以白眼相待,此借指崔宗之傲慢嫉俗的表情。⒀玉树:形容人清秀出尘。⒁苏晋:开元年间,任户部、吏部侍郎。⒂长斋:长期戒斋。逃禅:不遵守佛教戒律。⒃不上船:李白豪放嗜酒,蔑视权贵。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于白莲池,欲召李白写序,当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高力士遂扶其上船见皇帝。这里指李白酒后狂放,无视万乘之尊严。⒄张旭:著名书法家,善狂草,人称“草圣”。好酒。脱帽露顶:写张旭醉时不拘形态的豪放之态。如云烟:指张旭的书法变化多端、生动瑰奇。⒅焦遂:事迹不详。卓然:独异样子。惊四筵:使四座的人惊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2-10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王李琎敢于饮酒三斗以后才上朝觐见天子。路上看到装载酒麴的车竟然馋得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水味如酒的甘肃酒泉去。

出处:

杜甫、饮中八仙歌 (《全唐诗》763页)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他们虽都在长安生活过,但并不是同时都在长安,杜甫用追叙的方法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本诗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及夸张等笔法,描摹了八仙酒后的醉态与醉意,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他们旷达俊逸的性格特征。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贺知章酒后骑马,姿态就象乘船一样晃晃悠悠。醉眼朦胧,眼花缭乱,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汝阳王李琎敢于饮酒三斗以后才上朝觐见天子。路上看到装载酒麴的车竟然馋得流起口水来,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水味如酒的甘肃酒泉去。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左相李适之每日饮酒兴起,不惜花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长鲸吞吸百川之水,自称举杯豪饮是为了淡化政事,以便让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崔宗之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用白眼傲视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俊美之姿宛如玉树临风。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苏晋虽在佛前斋戒吃素,饮起酒来却得意忘形,无所顾忌,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饮酒十斗,就能写出一百篇诗来。他也乐于过普通百姓的生活,喝了酒就醉卧在长安市的酒铺里。他性格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天子召见他,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说自己是酒中之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饮酒三杯,即索笔挥洒,当时人称之为草圣。他常倨傲不恭,不拘小节,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脱下帽子,露出头顶,奋笔疾书,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焦遂五杯酒下肚,方显得精神振奋。而在酒席上更加神情卓异,常常高谈阔论,语惊四座,有卓越的见识和论辩才能。

《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别有情趣。诗人用笔精炼,色彩明丽,将八位酒中圣哲刻画得入理入微,不同凡响。在音韵上,旋律轻快,句句押韵,一韵到底。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且主次详略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彼此映衬,风神独异。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群仙画像图,逼真自然,具有独创性。

注释:
⑴知章:贺知章,著名诗人,嗜酒,狂放不羁。⑵似乘船:醉后骑马,似坐船般摇摇晃晃。⑶眼花:醉眼昏花。⑷汝阳:汝阳王李琎。杜甫曾为其宾客。⑸始朝天:才去朝见天子。⑹麴车:酒车。⑺涎:口水。⑻左相:李适之。天宝元年为左丞相。⑼鲸:鲸鱼,古人以为鲸鱼能吸百川之水,以此形容李适之的豪饮之态。⑽宗之:崔宗之。开元初史部尚书崔日用之子,与李白交情甚厚。⑾觞:酒杯。⑿白眼:对拘守礼法的人以白眼相待,此借指崔宗之傲慢嫉俗的表情。⒀玉树:形容人清秀出尘。⒁苏晋:开元年间,任户部、吏部侍郎。⒂长斋:长期戒斋。逃禅:不遵守佛教戒律。⒃不上船:李白豪放嗜酒,蔑视权贵。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玄宗泛舟于白莲池,欲召李白写序,当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高力士遂扶其上船见皇帝。这里指李白酒后狂放,无视万乘之尊严。⒄张旭:著名书法家,善狂草,人称“草圣”。好酒。脱帽露顶:写张旭醉时不拘形态的豪放之态。如云烟:指张旭的书法变化多端、生动瑰奇。⒅焦遂:事迹不详。卓然:独异样子。惊四筵:使四座的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