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古流芳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1.唐诗宋词是千古流芳的民族瑰宝,你一定有不少喜欢的诗句,写几句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 (邕yong:1、邕江,水名,在广西。

2、广西南宁的别称。)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陆龟蒙《别离》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施耐庵《水浒传》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张养浩《潼关怀古》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高明《琵琶行》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 冯梦龙《警世通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魏子安《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苏轼《醉睡者》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脁tiao:古书上指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蒿hao: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刘希夷《代白头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耽dan:沉溺;入迷:耽玩/耽于幻想。)

贾岛《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流泪。 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宋真宗《励学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叶绍翁《游园不值》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1、晏殊《蝶恋花 榄剪愁烟兰泣露》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柳永《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辛弃疾《青玉案》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所谓: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酹lei: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苏轼《江城子》 尘满面,鬓如霜,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欧阳修《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李白《题峰顶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扪men:按;摸:扪心)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杨大元《登楼诗》 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

2.流芳千古的好词好诗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玉楼春【宋】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面试夏日联句作者: 李昂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柳公权) 喜晴【宋】范成大窗间梅熟落蒂, 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古诗.词中千古流芳的好句

好句: 春季,一片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瞧,随着“春姑娘”的到来,可爱的小动物们都蹦蹦跳跳的跑出来了,孩子们也笑奔跑出来了,与风筝一同享受春的乐趣。 春到人间草木知。

春到人间万物鲜。 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春到江南花自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寒细雨出疏篱。我喜欢在春季欣赏大自然,因为这时,举目望去,都已是绿荫荫的一大片,有翠绿色,墨绿色,黑绿色,茶绿色。

呵,绿的山,绿的水,不得不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吹拂过绿叶的风,变的格外温柔,太阳也变得暖洋洋的,绿叶们则托出了一个个娇嫩浴滴的花骨朵。微风中,它们轻轻摇曳着,害羞地露出了笑脸。

春季的歌洋溢在每一个角落里,从幽静的乡村到沸腾的城市,看看那厂房与街道,春季煞是惹人喜爱。你看,街心花园中,百花争艳,姹红焉子,竞相开放,可真是美不胜收呀!淡雅的色彩和芳香诉说着春季的情怀。

春季,一个静与动完美结合的时节。春季像一个天使,踏着愉快的脚步,翩翩来到人间。

春季像一位花样年华的少女,鼓动着飘逸的风情。春季像一位画家,涂满了蓬勃的色彩。

春季像一首瑰丽的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春——是鲜花的笑脸,是泛着淡淡新绿的柳枝在舒展筋骨,是草儿睁开了朦胧的睡眼,看世界;春——是天空中摇曳着的形形色色的风筝,是那手牵风筝线在山上山下跑来跑去的孩子; 春——是自然女神,一睡醒来就在梳妆台旁梳洗,她把凝住的流水“梳展”开;把姹紫嫣红涂抹在大地上;把天空洗得明澈湛蓝;把乌云拨开,让七彩的阳光又普照万物。

描写太阳的好句: 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

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

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耀眼,空中、屋顶、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着点红,由上到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条都是火镜的焦点,仿佛一切东西就要燃烧起来。 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

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太阳一年操劳到头,忙到冬天,就筋疲力尽,几乎放不出热力来了。

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这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使朦胧的校园豁然揭去纱帐。

天际出现了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 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火红的旭日刚刚透出海平面,给美丽恬静的大海抹上一层玫瑰色。 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搅起满湖碎金。

忽然,迎面升起一轮红日,洒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鲜艳夺目,海空顿时洒满了金辉,海面由墨蓝一变而为湛蓝。

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 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红彤彤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朝阳开始像一盏扁圆的宫灯冉冉升到空中,霎时,便形成滚圆的火轮,高高升起,喷射出万道金幅,给万物罩上一层灿烂的霞辉。 早晨的。

4.千古诗词,万世流芳,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古诗词有哪些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宋代: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古代描写武将征战沙场却很难留名,文人动动笔头就流芳千古的诗句是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6.优美, 千古流传的诗句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

“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

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

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

“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