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恶露没有血块正常吗,产后骨盆怎样恢复得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生完宝宝之后,产妈妈的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产后恶露是怎么样的,产后恶露在什么情况下属于正常的情况呢?产后恶露是不是也会有血块?产后恶露没有血块正常吗?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需要对产后恶露有一定的了解。

产后恶露没有血块正常吗

  女性生产后会从阴道流出血液、分泌物、粘液等物质,主要是羊水、血液以及胎盘组织剥离物的混合体。这些物质都是有其相应的颜色。产后恶露的现象一般会持续一到三周的时间,不同时期恶露各种物质的含量有所变化,因此恶露的颜色也会相应改变。

  1、红色恶露

  产后第一周,恶露的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的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称为红色恶露。血性恶露持续三到四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浅红色浆性恶露

  一周以后至半个月内,恶露中的血液量减少,较多的是坏死的蜕膜、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及细菌,使得恶露变为浅红色的浆液,此时的恶露称为浆性恶露。浆液恶露持续十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

  半个月以后至三周以内,恶露中不再含有血液了,但含大量白细胞、退化蜕膜、表皮细胞和细菌,使恶露变得黏稠,色泽较白,所以称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持续三周干净。

  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产后恶露。产后恶露是产妇们产后的正常现象,每个孕妇产后都会经历。但是很多产妇在经历产后恶露阶段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状况,产后恶露不正常的诊断是什么?

  1、正常的恶露有些血腥味,总量大约为500~1000毫升,但是不臭。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三周左右就干净了。如果产后恶露延续的时间超过3周,而且恶露量很大,这时候应该去医院检查身体是否异常。

  2、如果产后两周,恶露仍然为血性,量多,伴有恶臭味,有时排出烂肉样的东西,或者胎膜样物,子宫复旧很差,这时应考虑子宫内可能残留有胎盘或胎膜,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

  3、产后发生产褥感染时,会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这时,产妇有发热、下腹疼痛、恶露增多并有臭味等症状。这时的恶露,不仅有臭味,而且颜色也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浆液性,而呈混浊、污秽的土褐色。

产后骨盆怎样恢复得快

  子宫收缩不好是很多产妇会出现的现象,尤其是人工流产或者自然分娩的产妇。如果产妇子宫内有残留的胎盘或者血块,可能会导致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停止。那么子宫收缩不好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1、如果是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比较容易出现子宫收缩不好的情况,通常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只要注意休息,消除不良的紧张情绪就可慢慢恢复。

  2、如果是生产后有胎盘或者胎膜残留在子宫而造成的子宫收缩不好,或者是子宫蜕膜脱落不全而伴随的子宫收缩不好,则可能会引起持续性的出血,严重时或引起大出血,需要特别注意。

  3、子宫收缩不好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则可能会和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炎症合并感染,容易引起子宫炎等妇科病,容易引起出血的情况出现。

  女性生产时子宫会持续的收缩,将胎儿和胎盘挤出,子宫里的血液也会不断的被排出体外。产后因怀胎而变大的子宫会慢慢进行收缩复原。子宫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肌肉,所以子宫收缩实际上也是肌肉收缩的过程,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这个过程一般是产后7-10天左右开始到产后42天,子宫收缩恢复至正常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产妇的恢复状况良好,则在产后两周左右无法摸到子宫。

  在产后10-14天左右,子宫体会变小降入盆骨腔内,刚生产完后在腹部可以摸到呈球形的子宫体,变小后便摸不到了。子宫颈在产后7天会恢复到原来的性状,子宫颈内口也会关闭。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会恢复至正常大小。产后10天左右,子宫腔内会被新生的子宫内膜覆盖,子宫内膜要到产后6-8周才能完全复原。

  女性在生产后子宫便会开始收缩至产前状态,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而这个过程也会出现一些特别的症状来帮助我们判断身体的恢复状况。一起来看一下子宫收缩的症状吧。

  1、女性在子宫收缩的时候会感觉到下腹偶滚动的感觉,通常也伴随着疼痛感的出现,是正常的现象。如果疼痛较为轻微,则可以自己多加休息调理,如果疼痛感剧烈,则应该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2、刚生产完,从产妇的肚脐可以触摸得到子宫底,而随着子宫收缩恢复,产后两周左右则无法触摸到子宫,如果还摸得到则可能是患有子宫肌瘤,如果患有子宫肌瘤则子宫体积没有缩小。

  3、随着子宫的收缩,胎盘里的血液也会逐渐排出体外。产后恶露的颜色会较为鲜红,随着时间而逐渐变淡,最后变成无色或淡黄色的分泌物,而量也会逐渐减少。如果恶露排出不正常,有可能是子宫收缩恢复的情况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