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纷争》大剧“总导演”,千古第一奇人鬼谷子,究竟是神是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4

他被后人称为:《战国纷争》年代大剧的“总导演”,他仅凭自己的一套理论,竟成为战国各大诸侯争相拉拢的“香饽饽”,战国时期最厉害的军事家孙膑,庞涓,大纵横家苏琴,张仪。还有那个曾辅佐秦王灭六国的李斯等等,一大批战功赫赫的名将,都是他的弟子,他的存在时至今日仍然是个迷,有人说他是神,在世间1千年,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更有人说他只是世人杜撰出来的人物。

那他究竟是神还是人?又来自哪里?他又是怎样成为千古第一奇人的呢?

(注:包含未经证实内容,请当故事理性观看!)

相传:在先秦时期,在鬼谷岭的东边有一座山,山中有个叫王家沟的地方,住着一户姓王的大户人家,家中有一位公子。

有一年的汉江涨水发了洪灾,沟外的许多村民都跑进王家沟躲避水灾,这其中就有一对姓赵的夫妇。家中只有一女,女孩生得既干净又漂亮,时间一长,两个小年轻就互相生了情愫,两家的长辈知道后也很开心,就准备给两人撮合成一桩婚事。

可偏巧在这时候,王家沟闯进了一群山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王家大少爷,就死在了这群山贼的手里。这赵家的女儿得知了这个噩耗,那是哭天喊地,急忙跑去坟前拜祭。就在他到王家公子坟前哭得有些迷离的时候,竟然看见王家大少爷从坟里走了出来。这时王少爷就对她说道。我俩已经阴阳两隔,如果你还留恋我的话,就把坟头那颗稻谷吃了。我也好安心离去。说罢这话,王少爷就化成一缕青烟消失了。赵小姐也确实深爱着王家少爷,抓起坟边的稻谷就给吃了。吃完没多久,就神奇地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鬼谷子!

这也是被后世传的最玄幻的一个版本啦!

不过还有另一个版本。而且也是令当地村民都深信不疑的传说。

其实鬼谷子,确有其人,他姓王,名叫王诩,又名王蝉。说起他的出生,不仅不是什么神仙转世,而且还有些不太光彩。

相传,鬼谷子的外公王老爷是个生意人,家财万贯却只得一女。王老爷为了女儿的婚事,曾在楚国做生意时,就挑选了一位深得楚王器重的楚国贵族,可是就当王老爷将婚事说成,高兴归来之际,却发现自己的宝贝女儿,竟然跟当地的一个小青年好上了,而且已经身怀六甲。王老爷一怒之下,将王小姐赶出家门,断绝了父女关系。王小姐拖着沉重的身躯来到了云梦山中,找到了一个洞穴暂住,不久后便生下一个男孩,但是王小姐身子孱弱,在弥留之际,她血书一封,内容是:孩子,你是娘吃下稻谷后怀孕生下的,这里是云梦山鬼谷,你就叫鬼谷子,希望你能活下去。

写完后,王小姐就驾鹤西去了。

王小姐这么做,无非是为了保全儿子的名声,怕他以后和别人交往时被人轻视。

尚在襁褓中的鬼谷子也算是命大,他的啼哭声引来了一位在山谷游历的老者,老人看完血书明白了一切,将鬼谷子带至自己门中,收为徒弟,细心教养。

在师傅的精心抚养下,鬼谷子饱览群书,小小年纪就已熟通天文地理,所有的治世之能都熟烂于心,当时正处于乱世,各个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鬼谷子怀着雄心壮志,告别恩师,下山入世去了。

可是,让满怀热情的鬼谷子没想到的是,这将会是他的心塞之旅。

鬼谷子的第一站选择了洛邑,虽然当时的周天子已日渐没落,但好歹也是皇族正统,但想尽办法献策献计的鬼谷子,都没有得到任何机会,鬼谷子虽然心寒,但是想着自己也许还需磨炼,并不气馁的他选择了第二站,魏国。

魏国也是鬼谷子的故乡。可不凑巧的是当时的魏国内战频频,各个皇子正在夺位中厮杀,根本没有理会刚刚入世的鬼谷子,鬼谷子无奈地辗转到了第三站,也就是楚国。

楚国当时可是战国七雄,可物美民丰的楚国过于饱和,也就是现在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本没有他可以跻身的官职,在楚国游历期间,他甚至不得不靠给人算命而勉强糊口。

鬼谷子一气之下,来到了第五站,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国——韩国。

可韩国虽小,却是一个求贤若渴的国度,鬼谷子终于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举国上下对他无不敬仰,作为回报,他出任了韩国的外交使,在各个诸侯国游走,多次为韩国争取到了国际利益。

他将每一次的出使过程都记录下来,细细分析,久而久之就提出了自己的外交策略——合纵连横。

什么是合纵连横?

当年的天下大势可用地图详细分辨,秦国,位于最西部,剩余的六国,位于秦国的东部,在那时,从南到北成为纵,由东到西叫做横,因此,合纵,就是从南到北的联合,联合六国一起对抗秦国。而连横,就是秦国联合六国中的部分国家来对抗其余的国家。

合纵连横:也就是各个国家之间因利益往来而互相制衡的策略。

那时各个国家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脆弱,昨天还礼仪往来,客客气气,今天可能就已经在排兵布阵,杀得你死我活了。所以说以鬼谷子为首的一群人,就是用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地去游说,目的就是止战或者引战。

他们被称为纵横家,那句一怒而天下惧,一安则天下熄,说的就是这群精通谋略权术的纵横家们。

可惜,为韩国游说天下的鬼谷子功高震主,被韩国贵族排挤,引来杀身之祸,鬼谷子不得不逃出韩国,在齐国境内定居下来。

此时的鬼谷子已经到了天命之年,再也折腾不动了,可是自己一身的本领和心怀天下的抱负不能就这么算了,鬼谷子开始著书立传,将自己半辈子的颠簸,半辈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一一记录,可以说这本书融合了他所有的思想和谋略。

此书一上市,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纷纷追捧,视若珍宝。那些曾经对鬼谷子不屑一顾的各国君主,纷纷邀请他出山,为自己谋求万世之业,可是鬼谷子都不为所动,他看透了这些权力纷争,也厌倦了勾心斗角,却还是希望能够有人替自己实现抱负,这时的鬼谷子除了著书,就是广收弟子。

据说鬼谷子的弟子,那都不是凡品,所有战国时期的军事家,谋略家,全都是鬼谷子的弟子。

但是鬼谷子教得了那么多人吗,这些人真的都是师承鬼谷子吗?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 历史 考证,确为鬼谷子弟子的两人吧。

他们分别是 苏秦 张仪

苏秦身配六国相印,张仪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不世之功。

这两人的分量,不可谓不重。通过两人在 历史 上的著名事件就可以看出,他们游说的功力与鬼谷子是一脉相承,史记中也有记载:苏秦、张仪俱事鬼谷子学术。

其次,大家耳熟能详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说的就是苏秦本人,而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学习的书籍,也正是他的老师所著的《鬼谷子》一书。

但是,苏秦和张仪的命运却天差地别,苏秦被齐国车裂,而张仪却得善终。传说是因为鬼谷子的一品方印。那时盛传,得方印者扫天下,苏秦和张仪学成下山前,都向鬼谷子提出想得到一品方印的诉求,可是鬼谷子就为难了,两个都是爱徒,给谁都显得有些偏颇,于是他站在山上,将方印抛出,告诉二人,你们下山,谁先捡到,方印归谁。可是等二人真的下山了,发现方印已经变成了一块巨石,张仪无奈,只好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转身离去,而苏秦却气急败坏,将巨石踢碎了一角。所以后人谈起两位治世能人的命运,也都觉得苏秦过于暴戾,丝毫不念尊师重道的美德。所以苏秦和张仪确实是鬼谷子的爱徒。

还有人提到了 孙膑 庞涓 ,也是师承鬼谷子。

也有人举例说明,鬼谷子早就看出庞涓心术不正,而孙膑为人坦荡,怕二人下山后,庞涓会暗害孙膑,所以悄悄给了孙膑一个锦囊,嘱咐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拆此锦囊。而后的事情大家也清楚,庞涓果然暗害孙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而孙膑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拆开了鬼谷子的锦囊,按照锦囊上所说的装疯卖傻,骗过了庞涓捡回了一条性命,逃到齐国。

日后的齐魏交战中,孙膑出奇制胜而庞涓也在交战中中箭身亡。虽然这个故事说得有因有果,可是史书上并无确切的记载,所以孙膑和庞涓到底是不是鬼谷子的爱徒,就不是那么好确定的了。

还有人提出,像李斯、范雎、徐福等人是不是师出鬼谷呢?

这个也有一些年代的考证,鬼谷子是生活在公元前400年至320年之间,范雎死于公元前225年,李斯死于公元前208年,他们比鬼谷子晚了将近一个世纪,徐福甚至是生活在秦国统一后的人,所以单从年份的划分上来说,这些人应该都不是师从鬼谷子的。

鬼谷子在 历史 中并无特别详细的记载,那么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呢,在岁月长河中,真的有鬼谷子这个人吗,还是鬼谷子的言论思想,不过是集百家之长,被人杜撰出的虚拟存在呢?

通过以上的剖析,我相信大家此时心里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其实不论是神还是人,他都留下了对后辈不可小觑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说在中国的 历史 文化中,或多或少都有鬼谷子留下的影子,他是一个万世难遇的奇才,只因怀才不遇而最终没有在 历史 的舞台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完整事迹。

鬼谷子是治世之能人,雄辩滔滔,镜头谋略,城府深沉。虽然没有完整的记载,但是他的入世思想,战场谋略,可以说是这些纵横家们的鼻祖,也是他们心中的万世之师,所以他们都以师从鬼谷子为荣,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与鬼谷子根本没有生活在一个年代,也喜欢将自己当做鬼谷子的学生。

当然也可能是鬼谷子著书立传的书籍,在某种程度上给这些纵横家们提供很多精神养分,说自己是师承鬼谷子,也不是没有道理。

鬼谷子虽然没有亲自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他桃李天下,也从某种程度上导演了战国时代的兴衰更替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