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的诗句大全集(含有子字的诗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14

1.含有子字的诗词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崔涂《春夕》

真子今将命,苍生福可传。——唐·李隆基《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百年讵几时,君子不可闲。——唐·韩愈《读皇甫是公安园池书其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三国·曹操《短歌行》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唐·李贤《杂歌谣辞·黄台瓜辞》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唐·李世民《芳兰》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唐·上官昭容《驾幸三会寺应制》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南唐·李煜《临江仙》

竹林二君子,尽日竟沉吟。——南唐·李从谦《观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伐檀 诗经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无题 顾炎武

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殚。

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

九河水壮龙狐出,十二城荒向鹤栖。

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鸟正凄迷。

《南海》

宋 文天祥

朅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

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一山还一水,无国又无家。

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题榴花》

宋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殷其雷

诗经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题屏

刘季孙

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

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砣。

春晚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2.含有“子”字的诗词有哪些

1.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唐·李世民《芳兰》

译文:是借兰花的品质比君于之美德。

2.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唐·李贤《杂歌谣辞·黄台瓜辞》

译文:描写种瓜黄台下,果实累累。诗人者使用“离离”这一叠词,简括而又形象鲜明地 点染出瓜熟时长长悬挂在藤蔓上的一派丰收景象。

3.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译文 :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

4.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译文:月儿落下杜鹃也不再啼叫,只见庭院里开满了山杏花。

5.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

译文:杜鹃鸟在夜晚悲苦的鸣叫,不信唤不回已经过去的春天。

6.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崔涂《春夕》

译文: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 啼叫。

7.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8.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南唐·李煜《临江仙》

译文:杜宇转化的子规在小楼西面夜夜泣血鸣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了望,惆怅地看着 幕烟低垂。

9.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

1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三国·曹操《短歌行》

译文 :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 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3.有关"道" 和"子"的诗句

咏史下·谢安 陈普 宣元社稷等沉沦,不了昌明【道子】身。 夺得桓苻二贼手,付与赵牙张贵人。 观音岩 郭君举 上得马鞍岭,奇峰应接频。遥看孤绝处,分现普陀身。 纳月瓶泉冷,娇春柳黛新。却疑吴【道子】,貌出此岩真。 次韵仲信雪中见简 李洪 夜窗初映月如霜,凌晓瑶霙势渺茫。清室乍欣文解祟,浅斟应惬醉为乡。 幽兰俪曲三豪集,黄竹兴谣八骏骧。闻【道子】猷思泛剡,两溪绝境较优长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李弥逊 白发陈雷旧,交情贵不渝。诗笺留晓炬,书雁聚春芦。 忧国言犹在,知心【道子】孤。江皋一襟泪,不复见夷吾。 野老 释文珦 野老一身轻,於今野趣成。交游木上座,疏阔楮先生。 溪甑炊菰米,山卮咀菊英。林园【道子】好,时复到柴荆。 古寺。 十日两渡钱塘江。遥看孤绝处,疏阔楮先生,娇春柳黛新,玉声璆然出房栊,那见开元全盛日,於今野趣成,山卮咀菊英,合欢皂荚双垂红。

夺得桓苻二贼手,付与赵牙张贵人。

吴道子华清宫图 朱翌

霜清十月天无风。

次韵仲信雪中见简 李洪

夜窗初映月如霜。归来不道簿书急,貌出此岩真,不复见夷吾,书雁聚春芦。

古寺 曾由基

残经闲竹几。向非【道子】妙绝笔。重重绣岭光相通。江皋一襟泪,交情贵不渝。交游木上座,行宫缥缈祥云中,禅容晚带饥,玄关却自知,两溪绝境较优长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李弥逊

白发陈雷旧,沦茗供花瓷,岂不大胜游月宫。清室乍欣文解祟,漫对阿戎言老庞。

虫萦【道子】画。却疑吴【道子】。

幽兰俪曲三豪集。

泉鸣三汤春蒙蒙咏史下·谢安 陈普

宣元社稷等沉沦。风定闻疏磬。林园【道子】好,知心【道子】孤,不了昌明【道子】身。

忧国言犹在。

观音岩 郭君举

上得马鞍岭,蛩响外孙碑,奇峰应接频。法窟寂无语。

鸾吟凤舞纷层空。诗笺留晓炬,分现普陀身。

纳月瓶泉冷,黄竹兴谣八骏骧?

菖蒲青青绕石壁,凌晓瑶霙势渺茫,时复到柴荆,浅斟应惬醉为乡。闻【道子】猷思泛剡。

野老 释文珦

野老一身轻,薜荔密密缘山窗。

溪甑炊菰米,庄严具足无遗功。人间尘垢一洗空。诗书压架自足乐,风月满坛谁敢降。

………………………………

寄吴道子 王冕

三月不见吴【道子】

4.关于莲子的诗句有哪些

1、《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

宋代:张先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译文:外湖长满了莲蓬,望去参差错落,颇有韵致。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绿,在湖山掩映的绿阴深处,有一起起雪白的鸥鸟儿在蓝天碧水间飞翔,极其鲜明悦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见水天相连,蓝天荡漾于碧波之中,绿水漾入云天之上,广袤天际,蔚为奇观。

游人为饱览湖光山色,听任画船在水上缓缓行进。湖水明澈,波平如镜,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镜中移动,别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船上歌女双双唱起《桃叶歌》来,轻柔婉转的歌声,久久在空问回荡。歌女所着的杏红衫子,在青山、绿水、蓝天的交相映衬下,更加加深了它的鲜艳色彩。

偏西的阳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们都采了一枝荷叶用来遮面,以躲避斜晖,直到游船归去时,自己还感到分得了一份绿荷扇子带来的凉意呢。

2、《江南行》

唐代: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译文:茨菰叶烂时我们分别在西湾,如今莲子花开还不见你回还。 我的梦离不开那江上的流水,人们传说你已经到了凤凰山。

3、《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唐代: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译文: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听凭小船随波漂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4、《采莲子·其一》

唐代: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译文: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湖陂,年轻的姑娘贪玩爱耍把采莲延迟。傍晚她戏弄湖水把船头淋湿,更脱下红裙网罗池中鸭儿。

5、《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5.关于莲子的诗句

最欣赏的名句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最爱诵读的诗句是“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但,近来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喏大的文库里,却只有这一篇是写莲子的。

我以为,这是不公平的,这是对莲子的不公平。殊不知,无论是中通外直的荷藕,或是香远益清的荷花,还是亭亭玉立的荷叶,均出自于一粒平平淡淡的莲子。

如果没有了莲子,也就没有荷藕,没有荷叶,更不用说荷花了。按理,莲子是最应值得赞颂的,可事实恰是相反,我想,这大概是一种历史的疏漏,或是文人的偏见吧。

我爱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藕,也爱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但我更爱平平淡淡的清清莲子。故作此拙文,以补历史之漏,代伸莲子之不公。

写莲花的诗句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经破薛举战地】李世民映桐珪累白,萦峰莲抱素。

【喜雪】李世民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咏小山】李世民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从驾幸少林寺】武则天参差碧岫耸莲花,潺湲绿水莹金沙。【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上官昭容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

【横吹曲辞·白鼻騧】张祜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相和歌辞·江南曲】温庭筠鱼戏莲叶间,参差隐叶扇。

【相和歌辞·江南曲】陆龟蒙鱼戏莲叶东,初霞射红尾。【相和歌辞·江南曲】陆龟蒙鱼戏莲叶西,盘盘舞波急。

【相和歌辞·江南曲】陆龟蒙鱼戏莲叶南,欹危午烟叠。【相和歌辞·江南曲】陆龟蒙 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

【相和歌辞·江南曲】陆龟蒙夏莲开剑水,春桃发露花。【相和歌辞·门有车马客行】虞世南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相和歌辞·棹歌行】骆宾王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相和歌辞·胡无人行】李白摘荷空摘叶,是底采莲人。

【相和歌辞·读曲歌五首】张祜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相和歌辞·栖乌曲二首】刘方平弄舟朅来南塘水,荷叶映身摘莲子。

【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鲍溶采莲朅来水无风,莲潭如镜松如龙。【相和歌辞·采莲曲二首】鲍溶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

【相和歌辞·采莲归】王勃莲衣承玉钏,莲刺罥银钩。【相和歌辞·采莲女】阎朝隐鸂鶒胶胶塘水满,绿萍如粟莲茎短。

【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温庭筠。

6.关于举子的诗句

《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小重山·养得儿男百不中》

年代: 宋 作者: 魏了翁

养得儿男百不中。年年随举子,踏春风。寿觞庭院燕泥融。将雏处、长是半西东。移孝便为忠。儿行虽在远,母心同。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和董传留别》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文安国挽词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七闽家举子,百粤海还珠。

往日推忠厚,穷年领转输。

一床遗杖屦,万事委锱铢。

岂有苍茫恨,归巢未拮据。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玉奴何必减花奴,省识春风作画图。

临水隔花看走马,翻身射鴈落雕弧。

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侬凋觅句须。

摩垒致师仰余勇,政惭连叔答肩吾。

《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年代: 唐 作者: 黄颇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虹影迥分银汉上,

兔辉全写玉筵中。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送举子下第东归》

年代: 唐 作者: 郑谷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

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7.关于母与子的诗句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黄景仁《别老母》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杜甫《石壕吏》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李商隐《瑶池》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 王安石《十五》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 王冕《墨萱图·其一》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 黄景仁《别老母》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 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霜陨芦花泪湿衣 —— 舆恭《思母》

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 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 —— 王建《古从军》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 李白《豫章行》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 蒋士铨《岁暮到家》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 徐熙《劝孝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王建《渡辽水》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 欧阳修《画地学书》

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 —— 贯休《上孙使君》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 诗经《小雅·蓼莪》

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 —— 孟郊《尧歌(一作舜歌,赏郑氏庄。》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 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王建《短歌行》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 徐熙《劝孝歌》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 卢仝《示添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 诗经《小雅·蓼莪》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 王昭君《怨词》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8.形容粽子的诗句

1、《六幺令·天中节》

宋代 苏轼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译文:粽子的叶子香气扑鼻,香飘十里,端起酒杯一起对杯喝酒。

2、《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

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扩展资料:

《乙卯重五诗》写作背景

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乙卯重五诗》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9.描写公子的诗句

“萧萧肃肃,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诗经·卫风》

瞻彼淇奥yù,绿竹猗ē猗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xiù莹,会guì弁biàn如星。

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yī重chóng较júe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美。文采风流的君子,像切牛骨磋象牙, 像琢美玉磨宝石。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多茂盛。文采风流的君子,充耳玉瑱多晶莹,束发皮帽像明星。庄严啊,嫺雅啊,光明啊,堂皇啊; 文采风流的君子,永远不能遗忘啊。

看那淇水的曲岸,绿色竹子像垫席。文采风流的君子,像精金啊像钝锡,像玉圭啊像白璧。宽厚啊,大方啊,靠著车上横木啊;善於戏谑谈笑啊,不会刻薄粗暴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