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繁体字怎么写

如题所述

春节的由来的繁体字如下图所示。

一、解析:

“春节的由来”这五个字中,只有“节”和“来”有繁体字。“春”、“的”和“由”这三个字是传承字,从古代到今一直都是只有一个形态。"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

二、词意解析:

1、拼音:chūn jiē de yóu lái

2、释义: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

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他们用朱砂涂脸,身披鸟羽,唱跳吃喝,热闹非凡。

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在不同时代,春节的名称也有不同。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31

“春节的由来”这五个字中,只有“节”和“来”有繁体字。“春”、“的”和“由”这三个字是传承字,从古代到今一直都是只有一个形态。"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

春节的由来的繁体字如下图所示。

关于春节的来由,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或其它原因),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产生了诸多传说。

其中有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有说舜继天子位,但“天子”之称谓最早始于春秋战国,于汉代才流行)、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01

繁体字:春节的由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