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只知唐朝贞观之治,却不知明朝也有个“仁宣盛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明朝历代帝王里,在位时间第二短的,当属朱棣的儿子,登基仅八个月就英年早逝的明仁宗朱高炽。

这位皇帝比较出名的,就是他的仁慈:赦免了大批永乐时代获罪的建文遗臣,包括方孝孺等殉难臣子们的幸存家属,都重新落实政策安排抚恤。并多次拨出专款专粮,给平民百姓发补贴。执掌天下八个月,好事做了一箩筐。确实当得起一个仁字。

而《明史》给他的称赞尤其高,甚至大胆假设说,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必然开创一个超越历代的伟大盛世。那些史官们之所以敢这么写,当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因为,一个大明王朝的黄金时代,确是由他亲手开启:仁宣之治。

说仁宣之治超越历史,最重要的一条却是:这是明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期,明王朝完成了治国模式的一次完美升级。之后两个多世纪里,明王朝的政治经济运转,更都在仁宣之治确立的轨道上前行。

开启这个变革时代的,是英年早逝的明仁宗,而真正完成这个业绩的,却是他的长子:继承帝业的明宣宗朱瞻基。

一:天子崭露头角

明宣宗朱瞻基的出生很有意思,他生于洪武三十年(1398年),当夜还是燕王的祖父朱棣忽做一梦,梦见明太祖朱元璋赐予他大圭。朱棣正在梦中乐呵着,小朱瞻基呱呱坠地了,乐醒的朱棣连忙去瞧孙子,越看越喜欢,当场称赞说:这孩子就是大明朝的福分啊!

从此以后,对这个孙儿,朱棣一直疼爱有加。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三岁的朱瞻基被册立为皇太孙,成为大明王朝再一代合法继承人。太子尚健在就指定太孙,明朝历史上,这是唯一一次。

从此以后,对朱瞻基的成长,朱棣便操碎了心, 除了学业要求外,好些教育项目,朱棣还亲力亲为,手把手带孙子锻炼:早先还是带着孙儿时常外出游猎,后来干脆带上战场,一起陪着打仗。而朱瞻基也没让祖父失望,学业进步极快,而且武功练得好,文化水平同样高,诗词写得好,还精通书法绘画,典型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但真正令祖父朱棣感到欣慰的,却是他十六岁那年的一件事。正是这件事令朱棣认定,这个他一直给予厚望的孙儿,果然没有变成啃书本的呆子,相反已初具独当一面的才能。

这件事,发生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著名的忽兰失温战役期间。

当时朱棣御驾亲征瓦剌,也命已是皇太孙的朱瞻基随行,继而忽兰失温血战,明军一举击溃敌军,孰料一个不留神,督战的朱瞻基遭瓦剌反扑,居然深陷重围,险些给抓了俘虏。

而年轻的朱瞻基,第一次体现出过人的能力,临阵毫不慌乱,反而镇定指挥,从容周旋,终于等来了援兵,有惊无险脱困。

在朱棣眼里,孙儿朱瞻基的这番表现,与这场胜利有着同样意义:这个十六岁的孩子,在祖父面前完美表现了过人胆气与卓越能力。多年的苦心培育,已然开花结果。

而在常年的宫廷斗争中,朱瞻基的另一样本事,也同样悄然升级:权谋心机。要说他这本事的形成,却是实战锻炼:拜永乐年间的争太子风波所赐。

自从父亲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朱瞻基的几位叔父,就没一天消停过,尤其是二叔朱高煦,最张狂的时候,甚至还当众羞辱朱高炽,行为极其恶劣。

对于这些凶险的考验,他爹朱高炽是老实人,一度给吓出毛病:一次朱棣听信朱高煦谗言,张榜申斥朱高炽,吓得朱高炽立刻卧病不起,《明史》里记录说,脸都给吓蓝了。就是在这样的凶险环境下,年轻的朱瞻基,常挺身而出,用行动保护父亲。

最著名的一个事件,发生在一次祭陵时,当时朱瞻基陪父亲一道,与叔叔朱高煦去祭陵,朱高炽天生残疾,走路一瘸一拐,朱高煦看了就在旁边嘲笑说: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这话说得特缺德,既笑话朱高炽,更暗含警告:大哥你留神点,摔倒了可有弟弟我呢。

但没想到,朱瞻基不紧不慢回了一句:更有后人知警也。这话说的更有水平:叔叔你不用管闲事了,我爹倒了还有我,照样没你什么事。朱高煦闻言当场大惊!

这个侄儿,比大哥更难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病故于北征归途上,明仁宗朱高炽顺利即位,谁知不到八个月,明仁宗英年早逝,局面骤然再变:受封乐安且手握重兵的朱高煦,终于露出了獠牙:老爹的反不敢造,大哥的反没来得及造,侄儿的反,说什么也要造!

所以自从洪熙元年(1425年)七月,朱瞻基登基后,朱高煦就一直找茬,先狮子大开口,不断向朝廷要封赏,同时招兵买马,准备作乱。然而朱瞻基的反应,却出人意料软弱,基本是叔叔要什么,他就给什么,甚至还亲笔写信,大力表扬这位气焰熏天的叔叔。

眼看朱瞻基越发软弱,朱高煦反而更来劲,到了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更闹出大动静:派部下枚青入京,游说名将英国公张辅,企图起兵作乱,谁知张辅不傻,立刻将枚青绑了检举揭发。这下双方摊牌,朱高煦大张旗鼓,发檄文传天下,借口朱瞻基身边的文臣夏元吉等人是奸臣,声称要清君侧,公然发动叛乱。全照着他爹朱棣靖难的样子学。

原来朱瞻基之前的软弱,原来是给叔叔放个圈套,目的就是放线钓鱼,是年八月,朱瞻基御驾亲征,亲率大军讨伐朱高煦,结果大军包围朱高煦老窝乐安,还没开几炮,朱高煦就全军哗变,吓得朱高煦穿一身白衣服,慌不迭的跑出来请罪。一场看似阵仗大的叛乱,就这样轻松平定。

平叛成功后的朱瞻基,后续事务更处理得聪明,只重办了六百多人,其他几万将士大多赦免。而一直和朱高煦有勾结的赵王朱高燧慌忙投诚。朱瞻基也宽大处理,除了削掉赵王兵权外,并未废除王号。如此一来,人心大定。自作死的汉王朱高煦,先被朱瞻基囚禁,谁知他还继续作死,竟在朱瞻基探视的时候耍横,气的朱瞻基忍无可忍,终于把他处死。

而对朱瞻基来说,这场轻松平定的叛乱,更好似一个特殊的舞台:二十八岁的年轻皇帝,完美表演了一番自己的心机手段,整治了旧敌,更展现了威风。料理完这个麻烦,就该放手治国了。

二:反贪大风暴

比起太爷爷朱元璋来,朱瞻基运气好太多,接盘过来的,是一个国力强盛,四夷宾服的好家业。

但也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南方的交趾战争,从永乐年间起,总是平定完了再打,来来 *** 折腾多次,朱瞻基上台后二话不说,果断从安南撤军,允许安南建国,成为大明属国。这事办的对不对,到今天依然有争议。但事实却是,当时明朝迁都北京,战略重点也在南方,安南战事牵扯大批军队军费,实在拖不起了。朱瞻基的抉择从当时看,可以说是当断则断。

而且就当时明朝来说,有一个更凶恶的敌人,其实比安南的战事甚至北方的蒙古部落侵扰还要可怕:腐败。

明宣宗年间的腐败问题,严重程度不在于贪了多少钱,而是贪腐的重灾区,竟变成了朱元璋苦心设立的反贪部门:都察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