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小说夹带太多私货,看完意难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为了完成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段时间终于把童年大IP《西游记》电视剧的小说原著看完了。我,平时很少会在看小说时写笔记的一个人,居然在书页上写了无数处对唐僧的吐槽。更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居然可以放进“毁童年”系列。

考虑到几乎所有中国这个时代小孩的童年,有一部分都是电视剧《西游记》给的,改编的剧本对原著的颠覆性不可谓不大。

这可能关系到每个人看书的角度不同,因此感受也不同,毕竟自古至今就有不少关于小说的讨论。可是,对于其中明显的一些“突兀”之处,相信很多人看了感受会比较一致吧?虽然不至于是批判, 历史 上也有人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只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来看,有点看不过眼。特别是已经对“剧情”有过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再去看原著,难免会有种作者夹带太多“私货”的感觉。

《西游记》的主题是西天取经,一路曲折的过程是小说的精彩之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车迟国斗法、偷食人参果、女儿国假怀孕、假猴王大闹水帘洞等等故事深入人心。

这些精心设计的故事,虽然各有不同,看了几个之后,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规律。或者说,每个故事都隐含了读者的两个期待,唐僧什么时候会被妖精劫持?孙悟空又找了哪些救兵?(那句调侃“猴子请来的救兵”和“大王让我来巡山”小说里真的有,还是一本正经的样子)

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里提到“儿童听故事的乐趣,部分地在于等待着他预期要重复的事情:情景、语句、公式。”看《西游记》的叙事方式,就有这种特点。在故事开头,唐僧总在抱怨前方似有妖精出没,忧心忡忡,一系列环境描写也凸显了这种气氛。随后,妖精出现劫走唐僧,下一步就是塑造妖精的神通广大,以便孙悟空去寻找救兵。

小时候就是这样不知不觉被吸引,完全没有停下来考虑人物关系,也没有想过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在电视剧里,我们看到的是符合期待的那部分神话故事,而在小说里却是真实还原了民间故事该有的样子。

比如,在遇到红孩儿的那一回,孙悟空到南海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菩萨因孙悟空假扮她的样子骗猪八戒,似乎要耍他一耍。她先是生气地把手中的瓶子往海中扔去,待一只乌龟又把瓶子驼上来,又让悟空去拿。但那瓶子原是装了整个大海的海水,她明知悟空拿不动,还要叫他拿,应该是想给他点教训。得知瓶子的缘由后,悟空非常识相地说了一句:“是弟子不知。”

接着,菩萨还要继续为难他,她说这个瓶子是宝物,而且还有一个龙女与悟空同去,她担心悟空会把这两者贪了去,非要悟空拿一样东西抵押。悟空也是聪明,一说自己已入佛门,不干那样事,二说自己没有值钱的东西,金箍棒要护身,只有头上的箍儿是金的,让菩萨给松了拿去。

一番讨价还价后,菩萨又戏弄他说要他脑后的一根毫毛。悟空又以毫毛要保命为由拒绝,最后还搬出了唐僧,求菩萨看在师父的面子上救他一命。到了这一步,菩萨终于肯帮忙,只是依然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悟空最后调侃了一句:“这菩萨卖弄神通,把老孙这等呼来喝去,全不费力也。”

这一来一回间,可以看出民间故事独有的表现形式,就是既不把权贵放在眼里,又表现出对世俗伦理的尊重,这也未尝不体现出民间的智慧。故事里把各位神仙都拟人化成有脾气、爱耍性子的形象,大概也是出于好玩的心理。

在《西游记》塑造的人物中,孙悟空出场场次最多,绝对有主角光环,可是他的人设也过于“完美”了:嫉恶如仇、尊师重道、神通广大、机智过人。那些伴随着这些性格的不好的方面,看小说或电视剧的时候反而被人忽略了。看的时候忍不住想,这到底是不是作者有意的安排,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

有时候有种强烈的感觉,孙悟空的人设,只是为了情节需要,不太符合常理。说他生性顽劣却甘愿遁入佛门,说他鲁莽冲动却机智过人,说他神通广大却时时需要请救兵,说他不受世俗约束却极重人伦规范。

难道这就是主角光环?完美得不像是能全部拥有的性格。反观师徒中的其余三人,他们身上的特点就比较符合平常人。唐僧,最大的特点是一心向佛,他还是一个世俗的小市民,胆小怕事,心胸狭窄,善恶不分,自私自利。猪八戒,好吃懒做,喜近女色,精通人情世故,就像一个目光短浅只求现世痛快的普通人。沙僧,老实得没有太多存在感,只是一个劝和的中间角色。白龙马不必说,因与故事发展无太大关系,根本没什么“出场”机会。

所以,只是为了让情节能顺利发展,就对孙悟空委以重任吗?就像那些超级英雄的电影小说,也顾不得这个人设到底能不能立得住。不过,也有人给孙悟空身上那些矛盾的地方做了一番分析。

作为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他却总是去搬救兵,那是因为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他当年大闹天宫,存在各位仙家给他放水的情况。孙悟空个性豪放,不拘小节,在当弼马温的时候,就已经和很多人混熟,因此在神仙打架中,没人真的想跟他打。二郎神和托塔天王因为一向和他不熟,所以才“真打”。

还有,他之所以甘愿跟随唐僧取经,其实和他本来一身的顽劣并不完全冲突。真正的原因还是孙悟空有慧根。一来,他确实有成仙成佛的追求,他在山里当上大王之后,为了获得长生不老之术,用了八九年的时间才找到拜师学艺的地方。前后总共花费了二十年,才终于学成,可见他的决心比一般人要大。二来,被如来佛祖压在山下五百年间,他的心性得到了极大磨炼,必然也想明白了佛法无边,自己当年的那点本领根本不算什么,上西天取经也顺理成章成为新的修行。至于他一心要报答唐僧解救他的恩情,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可以说明他确实重情重义,但是也不能忽视他自己想要修行的内因。

不过,悟空这个人神一样的人物也并非凭空捏造出来。关于孙悟空的原型,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有认为与《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有关,有认为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努曼”有关,还有认为与道教中的“听经猿”有关,另有提出与佛教典籍《六度集经》中的小猕猴有关。

还有人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看到孙悟空这个角色,很多人又认为孙悟空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体现。这个说法并非没有依据,他从道观学习本领,又自行领悟佛教大义(某种程度看,可能超越唐僧所持的小乘佛教),而从他的行为表现来看又十分注重儒家的长幼尊卑等传统。所以,感觉孙悟空这个形象就是民间多神崇拜的体现,作者似乎是有意打造一个符合民间的理想英雄形象。

作为成书于明代的小说,据说《西游记》是在当时已有的杂剧、话本等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作者有可能不止一个。再加上,在这之前已有《西游记平话》,还有无法分辨出现先后顺序的两个版本的“西游记”,《唐僧西游记》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这些都为解释《西游记》这本书的主题造成不少影响。

《西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不止是今天我们口中的“四大名著”之一而已。不过,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且褒贬不一。比如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就对《西游记》评价不高,他无非是从文学的角评价小说故事情节无连贯性,前后无相接。之后,还有很多关于《西游记》小说主题的意见,有认为是宗教主题(如弘扬佛法),还有认为是反映了老百姓反抗权贵的主题。

其中,我觉得明代人把小说看作“寓言故事”的看法比较有说服力。在《西游记》出现之前,当时流行的通俗小说是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 历史 演义小说,故事题材均来源于真实人物。《西游记》的出现,并不符合人们当时的审美。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人们把故事理解为是对现实或者精神世界的某种隐喻很正常。

那时候流行的宋明“心性之学”就成为了所谓“寓言”背后的理论依据。由于儒释道之中也有“心性”的说法,所以看起来这个说法也贴合小说里暗含宗教意味的部分。再联想到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也算是“改邪归正”,最终修炼成佛,这体现的也是心性的改变。

从语言特色来看,《西游记》也有寓言故事的色彩。最早为《西游记》作序的陈元之在《西游记序》里写道:

“彼以为浊世不可以为教也,故微言以中道理。道之言不可以入俗也,故浪谑笑虐以恣肆。笑谑不可以见世也,故流连比类以明意。于是其言始参差而俶诡可观,谬悠荒唐,无端崖涘,而谭言微中,有作者之心,傲世之意。夫不可没也。”

另外,如果是寓言故事,必然也存在对应的现实。如此一来,故事里那些让人“不适”的设定,也能解释通了。很多时候触犯了天条或者得罪了神仙都是“原罪”。比如,沙僧当年只是因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就被认定为触犯天条,从而被贬出天界。白龙马则是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贬下凡赎罪。

小时候看起来并没有觉得不妥,在小说里,这种惩罚很多时候又被视为是怠慢佛法的代价。只是小说里也曾通过悟空的口,似乎传达出其他的意思。

在乌鸡国的那一回,国王被害死后,困在井底三年冤魂不散,还被狮子精代替他,霸占了整个江山。悟空得知狮子精是菩萨的坐骑后,问她为什么不收服它,菩萨竟然说这个妖精是受旨而来。菩萨还进一步解释道:

“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奏与如来,如来将此怪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

按照通俗的理解,这不是赤裸裸的公报私仇吗?按理来说,在很多关于佛门信仰的故事,不敬佛就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可是在这里让形象世俗化的菩萨,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对别人的惩戒,是否隐喻地位较高的权贵?

不只是这里的狮子精,在《西游记》里还有很多地方带有很明显的世俗意味,并不属于宗教范围。比较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师徒一行人最后到达雷音寺,在取经书的时候,带路的佛门弟子,居然问他们要“人事”,也就是要钱的意思。

这个地方恐怕跟宣扬佛法搭不上关系吧?就是寺庙里存在香火钱,不是也是“随喜”吗?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个索钱的行为佛祖居然知道。佛祖还进一步解释,唐僧一行人空手而来,不知真经曾经“卖”给一个人家,当时只要了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已经算是卖贱了。传给他们无字真经也是好的,因为大唐东土人都“执迷不悟”。

这里世俗化的形象确实有点别扭,一想到出家人怎么可以贪图富贵,就觉得无法理解。不过,也许正因为《西游记》出现之前,民间并没有魔幻题材的小说,所以小说始终难免带有世俗的参考,“沾上”一些人事也很正常。

总之,不管有没有隐喻,那些无法理解的情节,如果按照寓言故事来理解应该会更好懂吧。除非真的把《西游记》当做一本 娱乐 性质的小说,那是不是只能说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较高,已经把儒释道的精髓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且在他们的理解中,一切戏谑都应该建立在严肃的学问之上,文以载道,这本身就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能代表《西游记》主题思想的只有小说里的每一个字。

参考资料:

1、王齐洲:论明人对《西游记》的认识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d03a829994d4ee57d320039d53547533318947a18e7f9386.html

2、梅新林、崔小敬:《西游记》百年研究:回视与超越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0f3e7048ff97e618318947a18e7f9386.html

3、张锦池:《宗教光环下的尘俗治平求索——论世本<西游记>的文化特征》张锦池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ba914dcac7f3775edc60a5d43fb83d76318947a18e7f9386.html

4、豆瓣书评:《西游记之二:孙悟空为什么取经时看起来比大闹天宫时还弱?》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77920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