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的胡思乱想,满满的都是喜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因为牵挂,这个冬天,我来了惟适之安的城,所以有了许多胡思乱想。

    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愿望,想看看朋友长大后的模样,不是简单的相见,而是看她生活的模样,想看她工作的模样,想看曾经无忧无虑一起嬉闹的你一本正经工作后的表情……因为我们曾一起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许多个天真的岁月里幻想过未来的样子,所以我来了有福之州。

    临行前了解了福建,南宋的武夷山有理学家朱熹,200年前的下梅村是闽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车水马龙繁盛一时。建宁种植莲花已有近千年历史。永定县有从明崇祯年间奠基到清康熙年间竣工,历时三代,耗时近80年的土楼-承启楼,对联“承前祖德勤与俭,启后子孙读与耕”仍伫于楼外,暗暗影响着子孙后代。原来,土楼是为了家族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一楼是用作厨房,二楼储粮,三楼以上住人。聚族而居,相互守望共同恪守的信条,世代不离,永不分开的朴素念头搭建起一座土楼,一个城堡。一千三百年前形成的村落霍童古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表演。知道了辽阔的霞浦滩涂输出着中国1/5的紫菜、海带。有个美丽动人的平潭岛,岛上风景如画的北港村有能抵抗十二级台风的石头房子。不出发,我怎会有缘认识这些陌生的地方,哪怕这些地方我都没有到达。

  为什么我会说福州是惟适之安的城?因为严复的《天演论》猛然触动了我。早已忘了出现在历史课本里的严复是谁,也不曾真的读懂他的智慧。清末严复身边的很多人在战役中身亡,面对友人的牺牲和辛苦创建的北洋军毁于一旦,痛心疾首,深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因此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想启蒙更多国人。而今才真正懂得他翻译的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来他真正的意义是能生存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大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工作中,生活里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大智慧来应变现实给予的一次次重击。严复和他的那个时代已渐渐远去,但白纸黑字间留存着的智慧,不仅敲醒陈旧迂腐、战火硝烟弥漫的沉睡年代,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也仍旧可以是主导精神。要能适应一切的变化,学习力就很重要。有幸在李筱懿的书中了解到一个有趣的观点“女性妇女感的来源不是因为年龄增长,而是在年龄增长过程中,个人技能毫无提升,知识严重老化,被动的接受一切境遇。”你看,优质的人总是在不停歇地自我更新。

  严复的墓前刻着四个字——惟适之安。

  福州的惟适之安,还因为福州人从不缺改变的勇气。他们总能在竞争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去创造财富。池志海,一个用手绘地图画福州创业的自由设计师,他将严复的故里,成长的地方都汇集在了一个地图上,他说“不希望自己做的东西去跟别人比较,有比较我会觉得不自在,不自然,我想走一条别人很少走或者没有走过的路,自成一派,或者创造一个新的领域”,所以他辞职,大街小巷的奔波行走,再将这些有故事的老地方画下来。他的淡然,他的勇敢成就他活成了他喜欢的样子。他还收藏了很多回收的老物件,他会把破损的老照片修复,会尝试给这些黑白老照片上色。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个老照片里女孩甜美纯真的模样。他懂得影像的温度。

  降虎岭的深山里有一座尚工坊,里面住着一个专心研究制作中国漆器的漆器艺术家谢健。他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毕业并非开始就做漆器,而是几经周折中年才开始做漆器,他说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去换一下时空。他也不喜欢将自己定义成隐士隐居。现在的人们总喜欢去定义界定别人的生活方式,有推崇的有讥讽的,其实当事人只是选择了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欢度有限的一生而已,不要去定义别人的生活方式。还有,喜爱的事情,只要出发永远都不晚,如果还不能出发那就努力创造条件让自己有能力出发吧~

  福州美术馆里正在展览着于承佑的版画作品,无尽的感慨作者发现美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一幅都有精巧的构思,迷人的意境。耐心的刻画每一个线条,填满每一个色块,每个画面都极具诱惑力。此前我愚昧的不知道绘画中除了素描、水粉、油画、速写这些常见的外还有版画,更不知道版画的制作是怎样繁杂的过程。当即上网了解了版画,看了几个版画的绘制视频,原来版画繁杂而又美妙。我喜欢一切与艺术有关的东西,因为所有艺术都需要善于发现和捕捉事物的个性特征,真情地、感性细腻地、深刻地、独特地感受生活的美与苦,这样的人一定是有温度的、善良的、有思想的,否则怎么能发现点滴生活里的美,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动,为一个好看的日落愉悦,也会被一个温柔的笑容激励·····他们最接近最初的自己,温柔的对待每一个生命里出现的你~

  在博物馆里,我在一个明朝户部尚书夫人陈妙祯墓出土的开大襟长衫面前久久不能离去,我在想六百多年前夫人的容貌、走姿、站姿、言谈举止和穿这件长衫的模样。

      我也迷茫我参观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参观完后即便当下感触很深,过后能记住的内容少之又少,对于里面每一件历史文物也不能如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般真的理解其存在的价值、文化。

我当即就上网查了一个问题,参观博物馆的意义是什么,网上有很多的答案。有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参观对于人们不仅仅在于那一分一秒的相视,更在于其背后的联想与思考;这思考关乎美,关乎善,关乎历史,也关乎未来。有说是我们对文物本源的思考,带领我们前行。仿佛文物从未年轻过,历史也不曾老去。也有说博物馆承载了整个人类或局部文明的历史记忆和文物凭证,在这里保存并记载了人类文明。还有说是爱国教育、博物教育、提高审美等等,但我最喜欢的是“在博物馆中,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在人类的文明中去感受作为一个万物灵长的人类的 骄傲和谦卑” 。

于我所有解释都太空泛,当下让我更好奇的是那时的她是怎样生活的。我在这些古物上看到的是时间,因为害怕死亡,怕不知死亡以后这个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虽然这是必然,但还是会不甘心无法知道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会发展成怎样意想不到的世界,想知道太阳毁灭的时候人类会何去何从,是否已找到新的适居星球,或者已经通过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解决了太阳必然毁灭的结局····     

      世界在变,万物在变,我们也不能知道百年后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说不准人类还会不断进化,或许进化成了想象中的外星人模样,或许进化成了人类塑造的各种妖魔鬼怪。如此一想,好像我想了解这些古物,了解历史是因为我无法往后延展生命的长度,所以往前拓展吧。 什么是活着?是不是知道就是活过呢?也不是不可以这样说,思想这东西本就不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由而辽阔的,就好像唯心主义的我思故我在。我认为的是如此,便是如此了吧~

 

  这绵延了千年灯火的三坊七巷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

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清道光年刘心香忆三坊七巷言“三坊七巷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引酒楼。”而今却是,晚凉乐奏卖艺盛,游客闽菜炸鱿鱼,一路腥风引鱼丸。

恰好是阴雨朦胧的天气,应了这悠悠古巷。闯入人迹寥寥的古巷深处,天色青青,烟雨飘摇,瞬间送你回梦里的宋唐,官宅人家,文人墨客,多少风流人物曾在此留下光阴。高耸的灰白色马鞍墙彰显了古宅之大气,大门旁供仆人出入地低矮的窄门,也描摹出了古时分明的阶级,不平等的人权,尊卑贵贱之差。尘封的岁月里,发生过多少醉人的往事。即便商业气息浓重,但仍埋没不了沉积了千年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溢出,再弥漫。

安静的听海浪拍打沙滩拍打石礁,海风习习,吹散所有疲惫。

    夜晚去了大冰的小屋,一瓶风花雪月一首民谣,安静的听这些有故事的声音唱“越是坎坷的路啊!越是奋不顾身的留恋”。对于大冰的书谈不上迷恋,只是喜欢那些故事,或许你觉得故事是被过分修饰了,可那些都是真实又平凡的故事!“没来过大冰小屋的你,一定过的很幸福吧”,角落坐着一个腼腆甚是拘谨的男孩,清秀憨实的五官,一整套黑色的休闲服,坐姿规规矩矩的,双手合十夹在双腿中间,好像生怕占到了身旁的位置一厘,每一首歌眼里都闪着光,偶尔跟着拘谨的傻笑。有个一脸倔强又愁闷的男孩,歌手举杯敬他六点就坐在里面听歌直到深夜,他说“我没有酒,我没有钱,抵不住了”,歌手送了他一瓶酒,他是大一的学生,不知道这个倔强又愁闷的脸下有怎样哀愁的故事,或许是不值一提的矫情的小烦恼,或许是你我都不曾遭遇的苦难。还有一对一直认真听歌的姐弟,因为喜欢一个歌手追逐到这里。或许你会说文艺青年才去那里装X呢,或许你也会觉得就是大冰赚钱的营销手段,可是不赚钱他如何给予这些曾经的流浪歌手一个港湾呢?如何才能让哪怕只是千万分之一的幸运儿遇上伯乐呢?至少那些歌手都是用心的在歌唱,你能听到他们赋予歌曲的深情,他们不只是弹唱谋生而已,他们还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事。就是有很多的情怀在其中。

  鼓浪屿的浪漫在于那些古老沧桑的建筑和久远的故事,街道上有许多有趣的设计,恰逢淡季,恰享宁静。走走那苍老残破、地面墙根苔痕漫漶的时空。

    咸咸的海风没有吹蚀这些古老别墅的气韵。古老斑驳的门楼隔着百年的光阴,素雅宁静的花园,惬意的亭榭,大理石砌的石阶,古希腊式的门柱,精美的雕塑,照壁,山花,天顶,别致的猫头鹰窗······无一不是艺术作品。

      何其幸运在外图书店遇上了《到鼓浪屿看老别墅》,里面的故事里面的老照片都是珍贵的礼物。

这里别墅的主人大多都是周边地区的华侨,富绅,他们从祖籍地到东南亚诸国闯天下,勤劳致富后到鼓浪屿置业定居,寻求落叶归根,也为动乱年代的子孙作出安排,他们认为“公租界”是最安全的,而鼓浪屿是“公共租界”,于是富有的华侨纷纷涌进鼓浪屿建造别墅,于是有了今天精彩丰富的老别墅,且里面居住的人和发生的故事更让人值得记取。

   

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林文庆的别墅野藤爬满了墙面,杂草丛生,破败得只剩下了躯壳,当年林校长曾在这里会客,养花,纳凉,且每天不厌其烦的走几公里路到码头乘船去厦大授课。他辛勤建设了厦大,哪怕历经千辛,也曾被伤了心,可临终前依旧心心念念着厦大,并留下一笔财富。

“印尼糖王”黄奕住在鼓浪屿建造了当时号称“中国第一”的豪华别墅,你可知道,他曾经只是一个福建山区的剃头匠,不甘人后,出洋闯荡成为巨商。菽庄花园主人当年的富足和花园的繁盛仍然依稀可知。爱国诗人林鹤年为失去台湾在日光岩上诗曰““海上烟云涕泪多,擎天无力奈天何!仓皇赤壁谁诸葛?还我珠崖望伏波。”

    瘫坐码头听一个风趣的小老头吹萨克斯,配上浪漫的海风,温和的阳光,空气也清香,屏蔽了世俗,忘却了红尘。

  22日清晨六点半醒来,因为失眠至三点才睡去,窗外嘈杂喧闹的声音引得心情有些许烦躁,打开窗户,楼下一片热闹,长长的一条街面上摆满了物件。觉得新奇,简单洗漱收拾便出门。有卖光盘的有卖旧电器的……询问了一个回收礼盒的老板,才知道这是一个二手市场,每天四点左右就可以过来摆摊,但只能摆到七点半。

    有个摊子铺了一地的旧书,封面已破旧不堪了,有的原书本外包的封皮都已脆弱不堪了。都是年纪比父母还长的旧书,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欣喜,老板说,这些都是别人搬家或清理屋子时买来的。还有老顾客来询问让老板帮忙寻找的书是否有消息了。觉得每一本都有故事,每一本都想得到,我挑了几本喜欢的。城管也开始在催促着离开。收获了路上的惊喜满意的离去。

  寻味《早餐中国》的福建闽南·面线糊。

打开躺在相册里原豆香小吃的地址截图,再打开手机地图,拖着沉重的行李穿街走巷的去追寻心中最平凡的“偶像”,每次看美食纪录片总是垂涎三尺,如今终于是逐到了。拐角的路口远远的就看到卖了三十多年面线糊的老板娘陈阿珍笑呵呵地正在忙碌,“阿姨,一碗面线糊”, 鲜甜可口,食材新鲜,料也很足,吃完嘴里留有清甜,吃完阿姨笑盈盈的问我“好吃嚯?”我满足的点头“很值”,我们互相道了声再见,此后,有缘再相见!

  回到初来的到主干道上,好像一切都陌生新鲜了。对于旅人,融入并非是觉得与生活的地方无异,而是一切都开始陌生,一切都开始新鲜,一切都开始欢喜,所以在异乡,流连忘返~

    我会记得中山公园长石櫈上穿旗袍,披貂皮的老奶奶,美丽、端庄,甚至还略带娇俏的可爱模样。

若你愿意牵着我,我愿意陪你再走一遍。

你呀!别忘了生活也有温柔可爱。

待我暮年,我依然可以清晰回忆这一幕幕胡思乱想的心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