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随想二三:一错再错-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黛玉的问题非常不好解决,宝玉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年龄越大,宝玉黛玉二人之间的不愉快,也越来越加频繁,但凡笔触一到,他们二人之间总要闹起矛盾。

小矛盾多了,慢慢也就酿成了大矛盾。

书到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同后半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露出了许多的形景。这回伏着几个人物的结局景象,在身边无数个作用力下,开始走上人生的“正轨”。

前一半是宝钗做生日,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摆起戏台,敲敲打打,好不热闹。

宝玉来喊黛玉吃饭看戏,“你爱看那一出?我好点。”

他这话要说有问题,也不算什么问题,但落在黛玉心里,就又不舒服了。

一个人的言行,在正常情况下,是他内心想法的外在反应,所以从他的外表上,能看到猜到他的真实想法。

黛玉在这几回中,频繁冷笑, 心里多刺,外面也就容易扎人。

尽管黛玉有时候可能根本就是没经过深思熟虑的下意识反应,但在伤人这件事上,她始终是主动性的,跟刺猬不同。

她心中确实柔软,外面也确实有攒聚的利刺,一方面用来保护自己,一方面也主动用它们刺伤别人。

她在内心中,慢慢构筑了一派凄风苦雨的惨淡景象,生命中那一点炽热火光,慢慢减弱,直到有一天地暗天昏,永恒寂灭。

为什么她在这里又冷笑起来,宝玉的话在她心里又起了什么反应。

生日是为宝钗做的,戏台也因宝钗搭建起来的,虽说为的是众人愉快热闹,但主人公毕竟是宝钗。

宝玉说要为黛玉点戏,往好听了讲是借花献佛,不好听了讲那就是漫然无心。

其实他本来就是好心好意,无论把这话说给谁听都不会是冷笑的反应,唯独是黛玉,便要反唇讥你一讥。

本来黛玉就对宝钗有些“不怀好意”,况且这次大家伙通力合作,围拢在宝钗四周,一心一意为她庆生,黛玉心中那形单影只、顾影自怜的悲戚,立马又要出来作祟一番。

黛玉心中孤苦,外在环境但凡有些行迹,她这种情绪就要涌上心头。

再者,宝玉在黛玉心中,是很重要很特殊的存在。就像她所说,“特叫一班戏来唱给我看”,那才是有情有意,借着别人的生日,算什么呢。

宝玉一句笑语:“明儿也叫他们借咱们的光。”

这话一说,顿时云开月明。一声【 咱们 】,那就足够了,其他的什么都不需要了。意思是说:我们,是一体的。

心中肆虐的苦雨凄风,她自己那点火焰是吹不散、烘不开的,只有靠阳光照射温暖才能驱得动。

史湘云是极好的姑娘,不管自己处境如何,她对别人都很好,一向也不存着什么心机,让人觉得爽朗且豁达。有些话也就她说得出来了。

凤姐看出来一个唱戏的小娃娃扮相上像黛玉,但不明说是谁。宝钗心中明了也不说,宝玉猜着了不敢说。

唯有湘云大喇喇一派天然随性,笑着说像黛玉。

这时宝玉慌忙对湘云使眼色。

然后又闹出不愉快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拿别人作比时,都要往上比,虽然言语不带夸奖却胜似夸奖。拿下位的人作比是一件很忌讳的事,因为天然对作比的主人公有贬损意味。

古代的倡伶戏子没地位,一般来讲拿他们作比,就可能是居心不良了。

但其实自己人一家人玩玩笑笑,也没什么,不存在什么恶意毁损,估摸着这也是湘云脱口而出的理由,她虽大度随和,却又不是心中粗笨。

但黛玉是什么性格,大家都知道,所以一个个包括黛玉心里都明白说的是谁,但都笑而不语。

开玩笑这件事,旁边人再如何捧腹绝倒都不算数,唯独被开玩笑的当事人觉得是玩笑,才真正是玩笑。 所以开玩笑一定得顾及当事人。

本来也没什么应不应该,但凡事涉及到林黛玉,就多了一层麻烦。即湘云把话说出来,有失妥当。

即便这个欠妥的玩笑说出来了,反应也不会太大,然而宝玉才是这场矛盾的重要推手。

说宝玉问题之前,一定得注意到,背景是在一众娘们姊妹跟前,相当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如果你有心留意就会发现,人一旦走到了人群之前,被一干人等注意到,即大庭广众之下,会更容易情绪化。本来是一点点小事小情,莫名其妙就会不受控制的夸大化对待。

大多数情况,一个人的言行在人前还是人后,有着很大区别。

宝玉出于提醒对湘云使眼色,本意是为了顾全湘云与黛玉两人。但是问题在于,湘云已经把话说出来了,他再以这样的方式事后弥补,有大问题!

对湘云来讲,宝玉使眼色是指责制止。意思是:你的话有问题,不该说,别说了。或者语气淡一点,哎哎,怎么这样说。

好家伙,我来贾府走个亲戚,大家热热闹闹,开个玩笑说句话还要看你脸色,说话做事还得经你同意不成?

像戏子的玩笑,大家都知道是谁,只笑而不语。唯独湘云说了出来,然后遭宝玉使眼色,就像是说林黛玉地位高,我地位低下的人说不得,不可说。

因此湘云心里又气又委屈,然后也叨叨了一长串,说不如她,不配说她。

也不怪湘云说,大庭广众被人使眼色制止,本就给人觉得地位不够高的感觉。

对黛玉来讲,宝玉使眼色不管是提醒还是制止,都是在对所有人说:黛玉说不得,黛玉开不得玩笑。言外之意就是:林黛玉心胸狭窄,敏感多心。

然后为了向湘云解释, 一错再错 。

这话问题就大发了,把本来动作中的表现出来的隐晦意思,都给宣之于口!话说没说出来,那可是迥然大异的。

当然 捧一个踩一个 ,也是他惯用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办法,从根本上就有大问题。

这里地方小,被黛玉听到了,但退一万步讲,就算没被听到,话也一样不能这么说。因为一旦把话说出来,就有了被当事人听到的可能性,而一旦被当事人听到,那就非常不好处理了。

永远要记着: 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

所以常说: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黛玉面皮薄,禁不住别人说笑。然后就又是冷笑,“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上文作比中说了,有轻侮意。

“你不比不笑,比人家比了笑了的还厉害呢!”那是比不得,笑不得的意思。

“这一节还恕得......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是湘云说不得的意思。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宝玉完全没法处理了,灰溜溜了无意趣地转身回房,于是佛门黄老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他这一走黛玉又添上气,原因很简单,你做错了事,该当道歉弥补。再者,她生气需要你哄一哄,关心关心。

宝玉简直就是好心做坏事的典型例子。

他的好心不应受到指责,好心是没有错误的,但他的行为方式,被人诟病也不冤。

在众目睽睽下对湘云使眼色,在湘云跟前又说林黛玉是个多心的,怕湘云得罪她。

就算不多心,就算没得罪,经他这么一说,也多心,也得罪了。

宝玉这么一插手掺和,矛盾闹了更大不说,反而三个人都不好过,三个人心里都委屈。

这事其实跟湘云没多大关系,根源还在于宝玉的矛盾、黛玉的矛盾上。

宝玉一心求全,希望走到每一个他看重的生命当中,但他永远无法懂得别人的感受,自然也就永远无法真正走进别人的生命中。这是他一生跟这个世界最大的 矛盾 。

黛玉太依靠宝玉了,只有贾宝玉尽其一生走在她的身旁,走在她的心里,她才能跟这个世界握手言和,把盏言欢。除此之外,别无办法。

但宝玉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苗慢慢衰灭。 这是她的根本矛盾。

矛盾始终得不到解决,阴差阳错,以致于一错再错,反反复复,直到 错到尽错,错无可错。

惋惜之余,却又无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