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春晚”经典人物,还原背后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2022年虎年将至,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进入倒计时,紧锣密鼓地排练大军中,有春晚的老演员,也有春晚的新生代。

在“虎年春晚”播出前夕,我们来回顾一下,曾经留在大家记忆中的春晚经典人物,他们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01.《难忘今宵》李谷一

1983年春晚,是李谷一压力最大的一次演出,不仅需要连唱9首歌曲,还要演唱一首争议很大的歌,这首歌就是《难忘今宵》。

当年的春晚导演黄一鹤,有着一个大胆想法,他邀请乔羽创作一首合家团聚的歌,要表达出全国人民看春晚时的高兴心情。

谁知,歌词刚刚完成,谱曲就出了问题。导演组有人说:这个曲子写得不太健康,软绵绵的像哀乐。

可是,黄导自己已下决心,一定要录制这首歌,并请李谷一来演唱。

黄导找到李谷一,拿出这首歌让她看,她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大地称赞:“这歌词写得太棒了,曲子非常好听,放心吧导演,我会支持你,一定把它唱好,我会用我的声音把它诠释得更加完美”。

李谷一,以专业的演员素养和对艺术的追求,用最好的状态演唱了这首歌。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唱就是38年,从39岁唱到了77岁。

02.《吃面条》中的陈小二,陈佩斯

“你着什么急呀!你就等我一会儿”陈佩斯边吃面条边说台词的画面,成了当年春晚百姓最喜欢的一个镜头。

1984年,导演在筹备春晚过程中,听说陈佩斯和朱时茂,在其他地方演出过一些搞笑节目,就让姜昆邀请陈佩斯参加春晚演出。

当时的陈佩斯,对参加春晚兴趣不大,他正热衷喜剧电影的创作。

彩排时,因为春晚表演有时间限制,陈佩斯和朱时茂只节选了一段内容进行表演。

他们只表演了《吃面条》这一段,小品中的陈小二这个角色,被他演得非常滑稽可笑,精湛的“无实物表演”,让现场笑声不断,很多人已经笑得直不起腰。

第一次彩排结束,导演问陈佩斯:“你们这节目叫什么?”陈佩斯略加思索地说:“就叫小品《吃面条》。”

由于陈小二的人物太过经典,以至于后来陈佩斯拍摄电影中的人物时也叫“陈小二”。

03.《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洋装虽然着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朗朗上口的歌词,温暖动听的旋律,充满凝聚力的感受,是歌典最打动人的地方。

1984年春晚,香港歌星张明敏,首次在内地登台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一夜爆红。

当时的张明敏只是一位兼职歌手,平时在香港的一家表厂打工,偶尔参加歌唱比赛,22岁那年,取得过全港业余歌唱大赛冠军。

他没有想到,冠军并没给他带来大红大紫,只是在市民心中小有名气,生活并未真正改变。

1983年,香港青年联合会想录制一首爱国歌曲,由于没找到其他人选,有一名工作人员想到了张明敏。

张明敏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早早地就开始做准备,录音时,他饱含感情地演唱了《我的中国心》,唱完后,他仍激动不已,大家也都觉得很好听,就决定将这首歌录成磁带发售。

第一次出磁带的他,异常兴奋,不断地查看销售情况,由于不是大明星,磁带销量很差,这首歌曲也因此石沉大海。

1984年,黄一鹤导演筹备春晚,无意中听到了这首歌曲。力邀张明敏参加春晚,当张明敏穿着西装戴着围巾走上台,深情地唱起这首歌时,观众激动得热泪盈眶。

张明敏是第一位来内地的香港歌手,也是第一位演唱爱国歌曲的歌手。

04.小品《懒汉相亲》中的魏淑芬,宋丹丹

“俺叫魏淑芬,今年二十九岁,至今未婚”。

这是魏淑芬的第一句台词,带着山东方言的自我介绍一出口,马上赢得碰头彩,台下爆笑一片,掌声四起。

1989年,27岁的宋丹丹,在小品《懒汉相亲》中,成功扮演一个大龄未婚姑娘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刻画了魏淑芬相亲时的羞涩,见面的尬聊,小品人物至今让人难忘。

然而,没有人知道她是扛着怎样的压力出演的?

连续几天的排练,宋丹丹回家很晚,有一天,英若诚问她在忙什么?她说:“我在排练一个小品,演一个眼神不好的大龄未婚姑娘。”英若诚只说了一句,别耽误剧院工作。

当时,宋丹丹是人艺的话剧演员,话剧界对小品表演有些偏见,英若诚又是她公公,还是有名的艺术家,她的心理开始犹豫起来,担心其他人艺老师看到会对她失望,最后决定辞演。

春晚导演和倪萍的一再开导和挽留,宋丹丹也经过思想斗争,决定扛着压力出演,这才有了令人难忘的经典人物魏淑芬。

05.《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

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与往年有所不同,一位台湾帅气的男歌手进入百姓视野。

费翔,中美混血儿,不仅拥有深邃的眼神,俊郎的外表,还有大胆的想法,他主动写信给春晚导演邓在军,信中表明,自己想上春晚为大陆同胞表演。

导演组收到来信,通过审查和调研,争议最多的是他的身份和外形问题。

邓导力排众议,明确指出,费翔出生在中国,虽是美国国籍,但是,他是生活在台湾的本地人,可以代表台胞参演,这才有了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排练前,费翔偷偷与邓导商量,发型、服装和表演方式是否可以自己决定,邓导爽快同意了,他特别高兴,特意在歌曲间奏处设计了一段热情、动感的舞蹈。

为了能够顺利演出,他还悄悄与导演商量,彩排时不加那段动感强烈地跳舞,正式演出再跳,邓导冒着承担处分的危险支持他。

演出时,费翔随着音乐太过投入的表演,已超过当时国内的表演要求,他舞姿奔放、大胆,邓导谨慎决定,切换镜头到他的上半身,只给了少有的几个全身镜头。

费翔的经典近景特写,成为历代春晚上最长的一位。

06.《有事您说话》小郭,郭冬临

“哎哟,您说啊,帮我们单位那老牛,买这两张卧铺票容易吗?这一宿队排的,那个风是一个劲地刮,鼻涕一个劲地流,旁边有一哥们儿还拿我开涮呢,说我这叫“一夜风流”。”

这是1995年的春晚小品《有事您说话》的台词。

郭冬临扮演一位打肿脸充胖子的年轻人,“有事您说话”是他的口头语。为了彰显自己的本事,在领导、朋友、同事面前,谎称自己可以搞到春节的卧铺车票。

当年,有着头发的郭冬临,还是一位年轻人,演一个外形像民工的人物,心理多少有些障碍,但能与李文启老师一起演,又一次难得的机会。

平时帅帅的他,从正式演出前的1个月,就一直穿着军大衣,找人物感觉。“有事您说话”的台词不离口,找人物语感,排练过程中,他会主动帮人倒水,拿东西,不断拿捏人物形体感。

经过自己的多次努力,和李文启老师的点拨,一个活脱脱的“好面子”的小郭出现在观众面前。

07.《机器人趣话》中的机器人,蔡明

“遥控器已坏,现在进入混乱状态”。

这是蔡明在1996年春晚小品《机器人趣话》中的台词,她表演一个遥控仿真机器人,这个机器人程序中有女强人型、贪图享乐型、温柔型等,蔡明需要在不同程序间转换表演,年轻漂亮的机器人使出“百般武艺”对付主人,场下观众笑声不断。

小品开头,蔡明是蹲着被卡在纸箱里,当箱子被慢慢揭开的那一瞬间,观众可能都没有发现,蔡明从蹲着到站立起来时,身体微微晃了几下才站稳。

因为演机器人要穿很紧身的衣服,为了不让自己有一点多余的赘肉,蔡明硬是坚持两个月没吃主食,体重从110多斤降到90斤,排练过程中,多次因低血糖昏倒。

她说:自己从纸箱里站起来的那一瞬间,眼前是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几乎要晕倒。好在郭达有着七八句台词,让她有了缓冲,她才慢慢反应过来。

蔡明老师的敬业,让人佩服,任何一个成功作品的背后,都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08.《想跳就跳》中的小陀螺,潘长江

“人是微缩的,心是猥琐的”“都是千年的狐狸,跟我玩什么聊斋……”

这是是2013年的春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台词,潘长江扮演一位热爱跳舞的男士,在比赛前寻找舞伴,被“毒舌老太太”不断讽刺的故事。

潘长江信手拈来的舞姿,轻松灵动的身形,听到“毒舌老太太”讽刺言语的表情,让人看一次笑一次。

作为喜剧演员的潘长江,基于外形原因,经常在表演时成为被调侃的对象,但这次的小品,语言有些犀利,导演一度担心调侃性太过恶毒,让潘长江心里不舒服。

比如,蔡明说的那句“没想到,你人是微缩的,心还是猥琐的。”在小品的第二次修改中,已经被拿掉了,编剧都觉得有伤自尊,但潘长江却说没事,“我就是敢于不要脸,都要面子哪还能有笑点。”

后来,蔡明在微博上调侃潘长江:“春晚终于落幕了,很开心!向被我欺负了三个月的潘哥道歉,你不是小陀螺,是小烟头,怪不得我这么想灭你!”

面对蔡明的调侃,潘长江机智地向小品编剧束焕建议:“明年你必须写个我收拾她的本子。”

可见,每个经典人物的背后,都有着不被人知的经历。

《春节联欢晚会》是一档历时38年经久不衰的王牌节目,它是百姓除夕夜不可或缺的饕餮大餐,更是演员争相献艺的表演圣地。

我们感谢“春晚”带给大家的快乐,感谢春晚经典人物的创作者,感谢春晚经典人物的表演者。

让我们一起回顾经典,致敬经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