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明天的快乐,不止双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01

人总是有贪念的,面对快乐也是。

凡是能带来加倍快乐的事,总是有那么一群人乐此不疲的做着。去吃惊艳味蕾的美食,去看爱极了的爱豆演唱会,偶尔去网吧痛快地打打游戏,又或者谈一场甜甜蜜蜜的恋爱。

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取快乐。

事实上,也获得了。

当初的每一份期待,总会无故给“获取”增添滤镜,所有的获取也因为这一份期待从简单的“得到”变成了“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的魅力好比跋山涉水见到想见的人,是温柔,是感动,是宇宙级别的浪漫。

“双倍”快乐是天赐的馈赠,那“积攒的恐惧”就是双倍快乐的代价。

曾经有一次,乏累中抽脱出来的安稳觉是我获取快乐最理想的路径,那次我开开心心把闹铃订到中午十二点,告诉自己,这场持久的睡眠会是一切乏累的结束。

可并没有,不到九点就睁开了眼睛,胆战心惊的拿起手机看是否错过了什么重要事情。

最后,反而因为对这份快乐多加的期望增添了莫名的恐慌。

怎么说,这个例子只是为了告诉你,“双倍快乐的获取需要心无顾虑才行”。

吃的那一顿美食,的确能让我彻底忘记这份顾虑,可那不是消失,而是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在一点点积攒。

美食所能增添的快乐只是在当时轻巧的掩盖了顾虑。

那份顾虑重新浮现出来,是享受美食之后。至于说顾虑来自于什么,大概是一日里无所事事的愧疚以及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新恐慌的惧怕。

人都是这样,把快乐说成需求,可费尽心思还是不能把快乐加倍。

02

包括感情。

女孩长大了,淋着大雨赶着最后一班车到了家,累乏的身体拖着繁重的步子坐下来,看向正工作着的男孩欲言又止,眼睛里的水珠不停打转。很久过去了,男孩还是没注意到女孩此时的狼狈,只是起身拉了一下床帘,“原来下雨了啊,冰箱里有面,自己煮点吃好了”。女孩止不住大哭了起来。

这是曾经听别人说起过的一个场景。实惨。

原先,她会跨越半个城市去找他,他会把怀里捂着怕凉的豆浆带给她。她会抿嘴一笑,他会羞得抓后脑勺。

所有快乐的获取因为掉进了蜜缸,就连相视一笑,快乐都变得无穷大。

可后来怎么了,也不是谁的错,就是有了隔离,连一场大雨都可能成为跨不过去的坎。

倘若只是一个人,便不会有期待,只会提前做好难过的预估,根本不存在期待后又被放空的“双倍”悲伤。

当初“双倍”快乐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削减为负。

感情是吃剑走偏锋得到的糖,因为危险的迷离更加诱人,也因为这份迷离让糖变成了“双倍”的欣喜。

会不会跌进去再也无力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毕竟,选择“双倍”快乐的同时也需要承担“双倍”的悲伤。

03

后来,尽管收到来自无数过来人的警戒,还是会有一波又一波的人深陷“双倍”快乐的漩涡。

走到快乐的对立面时,我们很有必要做出权衡。

“权衡”这两个字,意味着要把这场曾泡满蜜水的缸转变为以胜负为主的棋局,要面临能不能打赢继续往下走的问题。

而这个答案,只有你能决定。

我们去找寻另一份难以触摸的快乐时,有着面对未知的无奈,也有着对“还能不能变好”的期待。

所以,见到的很多感情里,虽然有着不可避免的争吵和质疑,也有岁月流逝后无法控制的冷淡和平静,可还是愿意多做一点去抓住快乐的尾巴。

那晚,男孩煮了面,用新买的模具做了一个爱心荷包蛋,烧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红糖水放在了女孩床边。

这份温暖的到来,是为了让快乐不完全丢失。

04

写在最后。

“双倍”快乐很危险,同时也是未知的。

生活里的顾虑阴魂不散,可我们生而为人,就是在打破一个又一个阴魂不散。

别让悄悄增长的顾虑使双倍快乐失去意义。

所以,我们要好好生活,努力捉住快乐的尾巴啊~

不让一日消沉,学习和生活的兼顾才能有阳光的映衬。

“双倍”快乐之前要先让自己有快乐的积淀,规律的日子里锦上添花,而不是糟糕的生活里寻欢作乐。

希望你明天的快乐,不止双倍。

陌小侬,温暖你整个春冬秋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