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仿写作文红旗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1. 文化苦旅句子的仿写

1.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实在还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2.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莫然的表情。

3.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4.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

5.桃花源,是对恶浊乱世的一个挑战。这个挑战十分平静,默默地对峙着,一声不吭。待到耐不住的时候,中国人又开掘出一个水帘洞。这个洞口非同小可,大闹天宫的力量正在这儿孕育。

6.长城,作为一种空间的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相应。

7.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8.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9.他们就像焦距不一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10.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诡秘和乖戾。

11.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12.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的毫无斑驳。

13.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

14.然而,人们日常见惯了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单项夸张。

15.世间真正和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

16.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

只有原文,仿写我没有文笔

2. 余秋雨文化苦旅仿写300字

中国文化的另类诠释 ——谈《道士塔》 文化,一个我几乎从来不曾思考过的名词,尽管每天都在学习着,但对我来说那也仅仅局限在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以及自认为经常涉猎的小说童话,“文化”——对我来说是一个几尽抽象的生词。

悲哀——对我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来说,似乎是一块不可触摸的禁地,偶尔的故作深沉,也不过是停留在小女生的幼稚上,从未曾想过会与它结下如此深的渊源,甚至会为它疾笔而书。 结识《文化苦旅》是在一个旧书摊上,随手拾起,因为便宜,顺手买下。

晚上信手翻开,“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的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看似随意的语言,我感到似乎又进入了一个预言世界——“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我甚至惊讶这样的文章怎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首页。

也许是因为嘲笑吧,我读完全文。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笼上心头,说不清,道不明,却促使我再读之。

…… 泪落,是悲哀,是愤懑,是心痛,是……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国是亚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造就了一个个的历史奇迹……”诸如此类的语言,近七年的学习早。 中国文化的另类诠释 ——谈《道士塔》 文化,一个我几乎从来不曾思考过的名词,尽管每天都在学习着,但对我来说那也仅仅局限在语文课本,数学课本以及自认为经常涉猎的小说童话,“文化”——对我来说是一个几尽抽象的生词。

悲哀——对我这个年龄的女孩子来说,似乎是一块不可触摸的禁地,偶尔的故作深沉,也不过是停留在小女生的幼稚上,从未曾想过会与它结下如此深的渊源,甚至会为它疾笔而书。 结识《文化苦旅》是在一个旧书摊上,随手拾起,因为便宜,顺手买下。

晚上信手翻开,“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的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看似随意的语言,我感到似乎又进入了一个预言世界——“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我甚至惊讶这样的文章怎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首页。

也许是因为嘲笑吧,我读完全文。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笼上心头,说不清,道不明,却促使我再读之。

…… 泪落,是悲哀,是愤懑,是心痛,是……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国是亚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造就了一个个的历史奇迹……”诸如此类的语言,近七年的学习早已烂熟于心,竟忽略了那份文化后的沉重悲哀,不,是从来未曾想过。 再三读之,百感交集,有种冲动,是“我确实想用这种方法,拦住他们的车队。

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却有种理智在制止“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来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有种恨,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有种欣慰,是“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 一种历史责任感自此而生。 我们应该庆幸,处在这样一个纷乱嘈杂的社会,仍会有这样的一些作者,仍会有这样的一些文章,帮我们记起一些不该忘记的历史,帮我们涤去自大的骄躁,帮我们找回一些祖国未来的影子,而不是仅仅沉醉于千年的文明,迷恋于叛逆的小说却自以为个性十足。

《道士塔》——中国文化的另类诠释。

3. 文化苦旅摘抄和仿写

摘抄: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

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

仿写: 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

4. 跪求当代红旗渠精神的作文500字左右

赠言十水

祖祖辈辈缺水盼水, 红旗渠引来了漳河水。

水库蓄住了山谷水, 红旗渠灌满了库池水。

浇地渠库池齐放水, 一渠水可顶两渠水。

平整土地合理浇水, 大家都来节约用水。

关键保好渠管好水, 林县就不再愁缺水。

这是关于红旗渠精神的赠言十水,你可以先引用,然后你可以说,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安阳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的安阳人艰苦奋斗,我们在红旗渠的精神激励下茁壮成长,先人已去,精神不朽,我们接过红旗渠精神的大旗,在生活中,节水爱水,宣传用水知识,宣传红旗渠精神,甘于奉献,勇于开拓,让红旗渠精神代代流传!

按着这个提纲,先写红旗渠精神是什么,再写红旗渠精神为什么宝贵,对当代人有哪些教育意义等,最后呼吁大家学习红旗渠精神,500字就够了。

5. 仿写文化苦旅寺庙,大于700字

余秋雨所写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名字叫做《 庙宇》的文章。

讲述的是余秋雨小时候家近处的庙宇很小,有两个和尚,一胖一瘦,还有一个年老的庙祝。胖和尚和蔼可亲,孩子们很喜欢他。

当孩子们追逐到殿前院子里,胖和尚会洗干净手,给他们几个供果。孩子们到胖和尚的禅房里去,胖和尚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他们手上。

老师见了,也会夸和尚写得字漂亮。孩子们教胖和尚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告诉他是李叔同写的。”

而他们乡东去6里左右,有一座辉煌大庙,叫金仙寺,再往南,是远近闻名的五磊寺,李叔同就住在里面。

6. 文化苦旅作文

从没看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但是,我想我可以肤浅的认为,现在的学习生活就是一次还未完结也永远不会完结的文化苦旅。

古人云完,今人又说,学习,乃人生之大任也。是的,没有人会反驳,也没有人敢反驳,为之的结果就是招来一大堆铺天盖地的谩骂、质疑。

教育工作者们会说:“我们这么辛辛苦苦的教学难道就是为了换来你们对学习的厌倦吗?”;父母们会说:“孩子啊,我们赚点钱供你们上学不容易,要好好学习,长点出息,千万不能有这种思想啊!”;由于各种原因没能上学的孩子会说:“你们知足吧,你们的生活,是我们盼也盼不来的。”……诸如此类的话,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很合乎情理的,但是,又无一不是具有一定强迫性的。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走上了同一条文化苦旅。走得远的,成了文坛泰斗、科学家、政治领袖,高高在上,受尽人们的膜拜。

走迷了路的,半途而废的,空有知识分子的头衔,郁郁不得志,就像旧时候名落孙山的穷书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余生只能手捧一本发黄的旧书,郁郁寡欢,等待死亡,如此而已。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极端,可能是人的态度所决定的,可能是运气的好坏不同,亦或是不合适,这个人从一开始,就不适合走上这条路。

然而,文化苦旅的“苦”,绝不止这么简单。那些被贴上成功标签的人,也不见得就“仕途一帆风顺”了,他们依然在这条道路上行进着,被接受着外界的质疑。

而因为曾被认可过,因而质疑声亦比常人更加猛烈。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寒代笔门”,就很好的验证了这个事实。

韩寒是我最喜欢的80后作家,是许许多多韩粉眼中的青年才俊。他的成功有目共睹,从《杯中窥人》到《青春》的跳跃,当年那个款款而来的叛逆少年以他不怕,不羁,不认输的真性情带给我们别样的文学享受。

可是,即使是这样的他,也会被人怀疑是小偷,最可耻的代笔小偷。我个人是力挺韩寒的,但是,作为一个平民来说,我也是带有点看笑话的心理:“原来偶像也是人啊!” 如此,这样的成功不算是成功,但很多很多人,确凿也正向往这样的成功。

可我不懂的是,那些不见得是成功的人,只要心怀对文学的热爱,不照样可以活得很好吗? 我知道,这些话听起来不像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说的,甚至有些前后矛盾。确实,以我这样的年纪来说这番话,评价别人,实在是有点太过于草率,这更像是我对学习的抱怨。

长久以来,我以厌学者自居,好像比那些只知道埋头苦学的人要清高,实际上,不是全都讨厌,不置可否,我是喜欢写作的,至少,像这样没事发发牢骚,不用太多华丽的词来修饰,只求表达出我的真实想法。这可能上不了台面,但我不需要认可,反正我高兴了快乐了,其他爱咋咋地。

这是我自创的一种文学风格,我把它称之为“自由笔”。 我依然觉得追求文化的道路是艰苦的,往大了说,苦在坚持,往小了说,苦在作业,苦于成绩。

如何才能在追求文化的道路上不迷失自我,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我问天,问地,结果什么也没问出来。最后,我问自己。

哥们儿,接着苦吧,苦中偶尔做点乐,就不怎么苦了。我对自己说。

好吧,既然这样了,也只能这样了。 在这条文化苦旅中,我选择随遇而安。

7. 红旗渠作文

红旗渠去年暑假,我来到了河南省林州市。

在那一座座秀丽的山峰上,盘绕着一个伟大的工程——“红旗渠”。你可别小看它,如果没有它,你能想象到今天的林州会是什么样的吗?如果没了它,林州市将会是一片苍茫。

在遥远的一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旱地,仅仅二十几年内就发生了五十余次旱灾。如果村民们想吃水,就要挑着担子到几十里外的一个小井里打水,而这打水过程中丧失的人命不可计数呀!我在那里听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孝顺的媳妇去打水,要知道,她打的可是八人的水呀!她走了一天,打过水回家,就在路上,她被绊倒了,水一下子洒光了,要想再去打,已经不行了——天已经黑了。

回到家后,大家都没有责备她,而她却因为给自己过意不去,跳崖自杀了。在太行山腰有一条漳河,林州人民就想把漳河水引入林州,来解决人们的吃水问题。

人们在1960年二月动工了,男子汉出动了,铁姑娘也出动了,少先队员放学后也来帮忙,人们都奋战在那悬崖之上。工具却是些麻绳,除险钩,锤,吃的是野菜,住也是在山洞里铺床睡觉,我们在景点山区的山洞里还发现了一些肮脏的被子、褥子和衣物,如果你到了这儿,你一定会被感动的。

在极艰苦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些土石垒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十余年后,这项伟大的工程完工了,从那天起,便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7公斤。“红旗渠”还有许多景点呢,青年洞、天下第一滑、天一线……。

啊!那一天的旅行让我受益匪浅,它正是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