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节假日作业该不该布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小学低年级本就没有作业,还要什么节假日作业?”

错。没有书面作业,但实践作业还是可以有的。(后续作业皆指实践作业)那为什么要布置节假日作业呢?

1、对标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我国节假日(含不放假的节日)大多与传统节日相关,而这些节日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于情,这是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真实的文化情境 下不加以引导关注,难道要再创设吗?此时不提更待何时呢?于理,学校作为教育阵地,作业可以很好的传递一种意识和态度,所谓借力打力,借作业应有的态度赋予日趋淡化的节日气氛一点应有的感觉,也借节日烘托出作业多元内涵。所以,于情于理都应该利用起来。

2、生成以生为本理念下的积累与创造。语言积累离不开生活,儿童的学习绝不限于课堂,积累会悄然发生在课外,也大多发生在生活中。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学习交流是学校教育的职责之一,而作业可以作为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的学习载体。低年级的作业应以丰富的动手实践类为主,越到后期约有挑战,况且实践行作业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儿童在逐步实践尝试和文化了解中也会给人惊喜,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的孩子便能在框架指引下,创造性地完成作业,这也是对节日创造性地理解表现。

3、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导。作业在一定意义上是可以缓解家长焦虑心理的,试想元旦假期休息三天,学校一点作业都不布置,作为家长是很难接受的。一个好的学校所倡导的理念,其实现路径除了突出显现在校内课程建设上外,还体现在家校互动上。学生带什么进校,由班级文化决定;带什么回家,更体现了学校文化。带回家的除了书上的痕迹外,作业单是一个集大成者,如果带回去的是基础知识还有一篇篇的刷题试卷,那家长一定会迎合,布置给孩子更多的练习题,这与当下的理念可谓背道而驰。当家长看到的是一张富有趣味性的节假日学习单时,孩子还对此兴趣浓厚,如果你是家长,一定不会扔掉这份学习单去带孩子遨游题海,而是让孩子去完成,孩子自主完成那便是自主教育发生的契机,如果和家长合作,那便是一场“久违”的亲子活动。这些活动中必然要经历学生的智力活动,那么教育达到的就是育“智”,而非单纯的予“知”。

当然,让这一切发生的充要条件是节假日学习单的设计。如何设计呢?

打破学科本位,学科组组长或者各个学科的老师一起坐下来聊一聊,你能想到的活动有哪些呢?不需要抽丝剥茧分出个语数外,而极其需要符合以下几点:

1、富有趣味性。如何吸引孩子呢?学习单的形式很重要,内容更加重要。这个活动一定是问问自己:给你你愿意去做吗?好玩,有意义,这应该是要达成共识的。

2、符合该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我们觉得好玩,但是孩子还玩不转,那就排除掉。低年级的孩子以动手制作、画图配几个字的形式居多,学习单呈现的语言应浅显易懂,方式简单易行最佳。

3、具有便捷性。一份学习单如果没有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地方,那无形中降低了作业完成率,如果学生拿到便可完成,必要的资源也直接提供给孩子,免得家长一起费心准备,降低完成成本,那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收获与反馈。这一点归根到底就是想一想,如果我们拿到了学习单,会如何使用它呢?

作业回校之后,需要及时反馈与评价。这类型作业如何实施评价呢?那就是给孩子交流展示的平台,实践性作业完成后,结合演讲课程、午间活动等给孩子展示的机会,开展多元对话,既实现了学生交流,又实现了多元评价和反馈,可谓一举多得。

以上是一点思考,欢迎交流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