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都在“午时三刻”行刑,为何不可更换行刑时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6
因为他们觉得是一个至纯至净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行刑的话,能够让死去的人去往天堂而不是地狱。
第2个回答  2022-08-16
是因为午时三刻正是鬼门打开的日子,这个时候死去的人可以立刻投胎转世,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好处。
第3个回答  2022-08-16
因为一直都是这样的时间行刑,所以就习惯了。
第4个回答  2022-08-15

在众多的古装电视剧中,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朝代的电视剧时,就经常能够看到官府处罚犯人的剧情,有些犯人在犯了事之后就要斩首示众。而且古代人在给犯人行刑的时候,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和一个好的时间,一般都是选在午时三刻,这个时间是不可以随时更换的。但是其实在具体的史书中,只有清朝的人执行刑法会选在这个时候,古代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时间来。

在古代的时候,一天是被分为12个时辰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而古代的午时三刻就相当于中午的12点,这个时候太阳正好在头顶上阳光照射下来的时候影子也最短。而古代的人之所以要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古代的社会是农业社会,大家也比较封建迷信,觉得一个人去世是非常不吉利的,如果没有处理好的话,就会让这个人有怨念,所以就要选择一个阳气最旺盛的时刻来压制阴气。

古代的人在实行斩首的时候,其实也会分等级,如果一个人被定在中午12点斩首的话,就说明这个人犯的罪是非常大的,没办法饶恕。而且在中午12点的时候,很多人都没什么精神,被太阳晒得晕乎乎的,想要睡觉,这个时候行刑犯人可能会减少一些痛苦,没有太多的感觉就过去了。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好像古代的刑罚还有些人情味可言。

古代的行刑时间其实是可以更换的,有的时候也要按时节和日期,比如经常会听到秋后问斩这个词,就是到秋天的时候才会处罚。而且古代的人不仅仅会规定行刑的季节,在日期上也相当有讲究,比如每年的正月、五月等等,以及每个月的初一十五这些大日子都不适合去执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