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今天分享《道德经》第十七章的第二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思是统治者没有诚信了,下面的人就不相信他了。

最经典的例子当属“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为博美人千金一笑,点燃烽火台,各地诸侯纷纷前来救驾。得知被骗,作为臣子也是敢怒不敢言,这招用多了,诸侯渐渐不再相信他,当戎狄真打过来的时候,诸侯也不知是真是假因此没有发兵。周幽王就这么把自己玩死了。所以,古代强调皇帝的“金口玉言”也是对皇权的一种约束,不知是哪个聪明的儒家大臣想出来的主意。

再比如你们公司三番五次迟发工资,老板再承诺明天肯定发,这时,你的心里就要打个小问号了,可能吗?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没有诚信了,失去了员工的信任。不要轻视这一个“信”字,作为领导一旦你失信于你的员工,那么威信必受影响,你说的话就会被打折扣,员工执行力下降,导致客户不满投诉甚至解约,那么你的回款肯定受影响啊,该收的钱收不回来,工资更加发不了了。这是一个死循环。所以,失信于人何以取天下。

而作为升斗小民,老子这句“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首先,我们自己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不可轻诺寡信,维护好自己良好的社交形象。其次,善于甄别身边“信不足”的亲人、朋友、同事或者领导,重要的事情莫托付,俗话说不怕猪对手就怕猪队友啊。否则真的到了无可收拾的时候再感叹人心险恶世事无常就都是屁话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