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最近,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无法和父母沟通时有多绝望。



什么样的“沟通”让人只能生闷气?分享者说:


“他们在一旁数落我为什么不笑,摆着张臭脸给谁看,然后就开始翻旧账……”


“说我现在这么不听话,都是对我太好了什么的。”


“一旦我想和他们说道理,他们的音量就会调到很高很高,把我的声音完全盖掉,然后就变成了他们单方面的叨叨。”


“但凡我开电脑,一定要看我在干嘛,不给看……就说,我是你妈/爸,怎么就不能看了。”



这段令分享者快要崩溃的内容,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明明是最亲近的人,却不能好好说话,每一句话都要带刺。



同在一个屋檐下,如果父母总是习惯用打击、讽刺、贬低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别说孩子绝望痛苦,还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


《欲望山庄》有句话这么说:


“柔软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能伤人。”


父母能不能好好说话,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




热播剧《陪你一起长大》中一个情节:


何景华无意间发现女儿IPAD上和朋友老公的亲密合照,误会两人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情急之下骂女儿“不要脸”,咬牙切齿说自己有多失望。



还不停质问女儿是否和对方发生性关系。



就算女儿拼命辩解,她始终咬定女儿有意隐瞒,根本不相信女儿是清白无辜的。


事实上,女儿是对对方有好感,但不过是情窦初开的小懵懂。


可何景华搞不清楚情况,一个劲儿用最恶毒的话攻击伤害女儿。


她爱女儿爱得入骨。女儿想学唱歌,她想尽办法托关系找人帮忙,为了学费不惜和丈夫翻脸。


偏偏是这么爱女儿的她,嘴里出来的话都在践踏女儿的尊严,把女儿逼到离家出走。


都说,父母狠毒的话是世上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一句话,随时把孩子推向绝望的边缘。


到头来,父母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为孩子好”的名义,说着最残忍的话。


之前在综艺节目《夸就对了》中,见识到“毒舌评委”李诚儒对儿子李大海的“严苛”。


节目组希望他能好好夸夸儿子,分享对儿子的认可。


结果听到的,全是他的吐槽、不满和嫌弃:


“本来想夸几句就完事,现在看来,还不是夸的时候。”


“没有李诚儒这个父亲,你们知道李大海是谁吗?”


“台球没打出世界冠军,演戏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歌也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



也许是习惯了父亲这样的表达方式,李大海听完后显得很平静,但所有人都看到,在他眼睛里一闪而过的失望和落寞。



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


“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总被父母否定、冷嘲热讽的孩子,很难感知来自父母的爱。


爱的方式表达错了,家就成了最伤人的地方。




“你去死!”


“死了干净!”


“我晓得你这么不争气,你生下来我就要掐死你。”


这些话,能想象是父母对孩子说的吗?


在《变形计》中,观众目睹了刘珊父母对女儿的诅咒和残暴。


因不满女儿退学在家,瘫在沙发上睡觉,妈妈一走过来就恶狠狠地质问女儿前一晚的去向。



见没回应,妈妈硬拽女儿起来,不准她睡觉。



为了震慑住女儿,妈妈还用抱枕砸向女儿,破口大骂“给我滚”。



女儿起身想要离家,却和爸爸在门口发生推搡,这时妈妈按捺不住心里的怒火,直接吼道“你去死”。



就连爸爸,也在旁边火上浇油,不停骂女儿“你算什么东西”。



吼叫声、尖叫声此起彼伏,让人倍感窒息。


终于,女儿在父母的反复咒骂和打击下,破门而出,愤然奔向河边,想一跃而下跳河自杀。


虽然最终成功获救,可不难发现:


在刘珊自杀前,她早就被父母的语言杀死了无数遍。


为什么父母总是管不好自己的嘴,习惯用恶毒的话伤害孩子呢?


心理学家表示,大部分情况是因为父母爱子心切,以为越打击得狠,孩子就越听话懂事。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激将法”。


研究表明,“经常被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传递出来的全是恶意,所有“刀子嘴”,在孩子听来,都是“刀子心”。


杭州一位15岁的初中生,曾因为和妈妈争吵后跳楼,自杀未遂。


后来他接受精神治疗,没过几天,他又留下一封遗书,准备寻死。



信中他直言道:妈妈,你那句“你好给我去死”让我刻骨铭心。


就算妈妈平日里把工资全给他买东西,从不心疼钱。可那些不留情面的狠话,就像锋利的刀,从未停止刺伤他。


一次口不择言,一句冲动之下脱口而出的气话,内心再强大的孩子,都有可能被摧毁。


养育子女,本该给他们最好的庇护和满足。


无奈,那些不该说出口的话,彻彻底底毁掉了孩子的安全感。


既然父母都嫌弃自己、否认自己,那么活着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是故意要伤害孩子,置孩子于痛苦之中。


既然爱孩子,为孩子好,那么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就应该好好说话。


能管好自己的嘴的父母,会是孩子最大的祝福。


看过一部电影,《奇迹男孩》,主角奥吉的父母的说话方式令人折服。


由于奥吉一出生就要经常进医院动面部手术,他直到五年级才正式上学。


第一次离开家来到陌生的学校,奥吉感觉到所有人对他的残疾投来异样的眼光。


得知接待他的同学不友好,妈妈安慰他说“可能是那些同学对自己没那么自信”。



爸爸也在旁边观察他的表情,并适时给他一些建议: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欺负回去。



然而,长相狰狞的他还是成为别人热议的话题,甚至有人借此讥讽他、戏弄他。


回到家,他就跟妈妈说自己太丑了,不想再去学校了。


听到他这么说,妈妈立马放下手中的事情,蹲下来温柔地安慰他“你一点儿也不丑”。



爸爸回到家后,听说他在学校所遭遇的一切,也走过来开导他:


“我知道你不喜欢你的脸,但是我喜欢,因为这是我最爱的儿子的脸。”



不管奥吉适应学校生活这个过程有多艰辛,遇到的“不友好”有多令他伤心难过,父母都没有怪罪指责他。


就连他任性不想上学,父母也只是鼓励他安慰他,从不说任何重话。


有父母如此爱护着他,奥吉最终满怀信心迎接在学校里的一切挑战,得到大家的喜欢。


都说父母的嘴,是孩子的风水。


父母好好说话,就是告诉孩子:我爱你,你很棒,别怕。


这些话,就是打气加油,唤醒孩子的活力和热情,让孩子拥有自信的底气。


哲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只要孩子确信,自己在父母的眼里是独一无二的,优秀的,值得肯定的,那么他一定会更愿意和父母沟通,遇到困难时主动向父母求助。


父母言语上的善意,便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成长助燃剂。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和孩子的对话中。”


父母怎么对孩子说话,远比父母是什么人重要。


漫漫教育路,想培养出真正优秀、出色的孩子,父母要先管好自己的嘴。


唯有父母用鼓励代替打击,用肯定代替否定,用赞赏代替挖苦,孩子才有可能在爱中收获成长的能量。


切记,好好说话,嘴下有情,孩子未来可期。

作者:哎呀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