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管理层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称谓与责任

不难发现,中国职场中有很多称谓,“工”、“经理”、“总”是常见的几种,这既与被称呼者的实际岗位性质有关,也有敬称、爱称等,当然也不乏包含称谓者的一些其它社交心理活动。人人都可称“总”,相比于西式的直呼其名,这是另一种普遍的文化习惯,但对于被称谓的人来说,仅仅是口头上的与具有实际职务,被称时的感受大概是很不一样的罢。据我来体会,前者我大概率会会心一笑,而后者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责任。这便是朗石工作生涯给我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

为什么是团队?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这是老生常谈。从亲身一人到公司和领导给予的机会下小团队的建立到部门负责人,我对团队有了一些更加细节及总体性的体会。对于平均实力平平的团队,做得好不好另当别论,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很多方面的事情;对于平均素质都很高的团队,当然能者也可以多劳,也可以很多方面的事情都可以做得相对挺好。可是对于第一种如何将有限的团队力量发挥到极致?对于第二种如何让团队的力量在一定限度内能跟得上业务的增量?这就需要术业专攻、有所分工,让平平者能专注某一项而极致发挥,让能者们可以在各自的工作板块上深耕细作达到1+1>2的效果。各岗位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为自己的工作结果负终责,其他人也不应轻易僭越其职责。

要求不达预期怎么办?

理论期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受沟通传达效果、执行者经历经验、思维方式各异等的影响,人能够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岗位技能和适应变化注定了人也不是只会执行程序的机器(至少人工智能目前还达不到大部分复杂岗位的要求),和预期不一致非常正常。但我认为,一是所要求的部分只要不低于预期值的60%就不应批评指责,否则就说明上下级沟通或是岗位能力态度出了问题,二是如果下属能有多余创新甚至超出预期的部分,管理者应当充分重视给予肯定并虚心学习不与争功鼓励进一步发挥效用,团队的能力不应受限于领导的能力,领导的格局决定了团队的格局。

员工激情从何而来?

能让有七情六欲的人卖力工作的因素无非是使命认同、成就肯定、尊重、关怀、钱几种,我之所以把钱放在最后,不是认为钱不够重要不管用,所谓工作最基本的就是为了生存所需,钱很多时候也能直接形成最简单粗暴的激励,不过只为了钱而工作的人一定不是高级人才、至少不会为团队带来长期价值、甚至会在利益面前作出不当取舍为团队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希望是前行的灯塔、每个人都想有自己的价值、相互尊重、因爱而感激,这些都是持久且强大的团队正能量。这些精神之源有助于打造真正的狼性团队,自信、坚韧、拼搏、具强执行力、有团队精神。

公平合理分工协调

当然,一个团队里有多个个体,尤其是发展成熟后的大组织,涉及到多个个体之间就犹为要注意个体之间的关系,作为管理者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尽量避免因自己的意志情绪而有所偏袒、要体现公平,否则会对团队整体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为既然是同一层级必有其各自位置和价值,故而也要明晰每个人的优势劣势,做到人尽其才。在公平和合理分工的基础之外,管理者要做的就是鼓励成员间的磨合,让个体之间能齐心协力,这也是除了日常工作交流外定期做例如团建活动的意义。

最不可缺失的是成功的信念

对于企业来讲,成功基本上意味着奋斗型员工的一切,一个团队的溃散往往从员工丧失希望开始,并且这种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传染。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及时感知到这种势头,并从自身开始反思,及时采取措施尽力扭转这种念头,如果还不行就要寻求公司层的帮助,一定不可让该种状态持续太久。这方面“自燃型”的人往往表现得更为出色,能够不断地自我走出低谷,迈向新的高地。

领导力的本质

能够指挥下属的人可以算是个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有领导力,淫威、利益绑架等在这个人人都倾向于独立、得到尊重、不再为基本生活发愁的时代已不再有效,现时的领导力更倾向于领导力的本质——影响力,这种情况就像把一个孩童放入一群没有多大利益干系的孩群里一样,该小孩的领导潜力,更在于其有没有让大家觉得有好玩的、友不友善、愿不愿意分享、是如何分享的,即大人管理者的团体价值追求、人品、情商等,有领导力的人一定是具有影响力的,且一定是积极正面的。

打造学习型组

市场竞争是激烈残酷的,时代在不断变化,人也往往讨厌自己的生活一成不变。如何让团队保持持续竞争力,让个人不断取得成就,让个人与团队共同成长,就要打造学习型组织。团队结合企业战略不断学习发现问题实践提升,个人不断将团队需求与个人规划相匹配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自律执行。如此,团队才能持续前进立于不败之地。

爱如山,忠诚如山

有人说职场是利益驱动的,工作上不应该谈论个人感情。我有所认同也有所不认同,公事的确不太应该情绪化,但并不代表就要不理会人性,除非雇佣的是一群机器,感情是把双刃剑,情绪泛滥干不成事但用好了可以鼓舞人心。光谈利益,树倒猢狲散。人心齐,泰山移。尤其是在团队发生困难的时刻,爱与忠诚往往就是那救命稻草,成员能不为利益所转移,帮助团队克服艰难、迎来转机。

千里马的千里之行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主要是在强调用人的重要性,所谓千里马不应仅仅理解为能力现象强的人,而应理解为所有能至千里者。建功立业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大事业,不在一朝一夕,能力现象强的“千里马”不一定能戒骄戒躁沉下心积跬步至千里,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作为用人者,当然希望得才能与毅力并举之马,快速至千里,但往往最终成为团队中流砥柱的是那些能力可能并没那么出色但能够锲而不舍的人。

后记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从新晋管理层角度的心得体会,既是向领导汇报自己近期的工作思想,也希望能与同事们一起探讨,并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未来的后浪提供一些借鉴。时代在召唤,历史的浪潮在变化喷涌,让我们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