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年收入多少算是中等水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一线城市:1万+

新一线城市:8000+

二线城市:6000+

三线城市:5000+

四五线城市:4000+

看到这个,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标准太低了吧?其实这一点都不低,甚至还有点高。

有些人把中等收入想象成少数人的收入层次,事实上我们我说的中等收入家庭也就是欧美常说的“中产收入家庭”。

什么中产?中产的定义是家庭收入高于最低25%,低于最高15%的群体,占比高达60%,是代表着绝大多数收入者的数值范围,这个数值涵盖范畴比较大。打个比方,一个城市收入最低的25%上限是2000元,最高15%的下限是1万元,那么2001-9999元都属于中等收入。

不过我国城市众多,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收入也不可能一概而论。在发达城市现在月入上万的人都是数以百万计,同时在很多四五线城市,月薪2000以下依然很常见,所以在三四线家庭收入在4000以上就可以超过最低25%的家庭,当然这仅仅是迈入中等门槛,是中等范畴当中最低的,并不是收入中位数。

不过即便是中位数,恐怕数值也远低于大家的想象,目前所有城市当中,薪资中位数超过6000块的也只有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广州也还不到5000块。

可能有些人说现在平均工资过万的不是都十几个城市了吗?怎么可能上海才刚过6000呢?

这里简单说下薪资中位数和平均工资的区别。平均工资是全部有收入群体薪资之和除以人数得出的数据,其中包括马云、刘强东、王健林这些企业家,以及郑爽、这些人的收入在内。而中位数则不同,中位数是在所有收入者当中处于50%位置的人,不高也不低的这个水平线。

打个比方,A公司有10个人,工资分别是2500、3000、3500、4000、4000、4500、5000、8000、2万、10万。这当中8000是主管,2万是副总,10万是老总。那么这公司平均工资是15450元。

而中位数则是(4000+4500) 2=4250元。

所以大家觉得15450和4250这两个数字哪一个更能够代表该公司实际收入情况呢?哪一个更能代表大多数人呢?想必还是中位数最靠谱吧?

虽然武汉、厦门、东莞这些发达城市中位数还不到四千块,但依然已经超过了50%的人。所以现实就是月入过万没那么容易,一线城市高薪人数多是因为人口基数大,在上海陆家嘴的甲级写字楼里边一样也有很多月薪四五千的人。而偏远五线城市,还有很多拿着一千多块工资的人。

因此开篇写到的数字其实已经不止超过了25%的人,恐怕超过三分之一都不止。尤其大城市的数值甚至都超过中位数了。不用看网上动不动就有年入几十万还哭穷的,自己挣多少自己心里都有数。

国家并没有公布中等收入的标准。所谓的中等收入,实际上主要还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想象,或者一些学者机构的自由划分。

2019年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曾经表示中国的收入群体已经超过了4亿人。国家的中等收入家庭的划分标准非常宽泛, 以标准的三口之家为例,年收入在10万元到50万元的 有购车、购房、闲暇 旅游 的能力 ,一般才可以被认为是中等收入家庭。这样家庭约有1.4亿个。其实,在很多网友看来年收入超过20万元就是富裕家庭了。

其实,每年的国家统计年鉴都会对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进行分组划分。根据最新的划分标准, 对于处于20%的中间收入组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6249元。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的家庭人口规模仅为3.1人,而且呈规模继续缩小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全国收入水平处于中间20%的2.8亿人,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6万余元,家庭收入仅约7.8万余元。

对于20%的中间偏上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1172元 。这2.8亿人,家庭收入水平仅为12万元。

所以说,如果家里有一个职工属于年薪过万的,这不仅能够确保家庭收入属于中间偏上,而且至少能够超越全国70%的家庭。

其实中国实在是太大了,大家又过于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因此总觉得大家的收入水平都很高。实际上全国有十四亿人,201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才达到了60.6%。

就国民收入而言,2020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刚刚达到3218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7131元。

所以说,不要被周边城市的繁华迷了眼,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很多人是很穷的。年轻人也不一定非要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困扰,中国还是非常大的,总是有容身之地的。

相似回答